•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原来你非不快乐-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2022年7月7日

简介

这本书是林夕在2007年至2008年间写作的关于人生与社会生活的作品专集,围绕“快乐/不快乐”的主题,内容涉及心境、工作、时事、社会民生、生命等等多个方面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直面“不快乐”,将苦痛解剖,从而找到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以安稳人生,改塑生活的面貌和品质。文字上承袭林夕词作一向的精致风格,蕴涵与晓畅兼备,殊值品味。

作者介绍

林夕,原名梁伟文,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翻译。曾任港大中文系助教、《快报》编辑、亚洲电视节目创作主任/节目部副经理、音乐工厂制作总监/总经理、商业电台广告创作及制作部主管/商业电台制作创作顾问/商业电台顾问。同时写歌词、写稿。
部分摘录:
前言:未知苦焉知乐
如果你寄情于许冠杰所唱:“快乐,是回家往浴缸里的一浸。”擦干身后呢?那只是用肉身的享受减压。那是一时的快感。
假若你把快乐寄托于每晚的节目,节目完毕后呢?那是一时高兴。乐极不可能永远忘形。
要是你将快乐交于爱情,以至结婚生子,那是长期替欢愉幸福卖力的豪赌,付出代价后赢了快活,万一输了呢?
即使你天生乐观到对老兵生死视若无睹,总难逃幸福并非必然的现实。
的确,快乐有太多近亲,开心 、放怀、高兴、快活、狂喜、兴奋、喜悦,在生活逼人及时行乐的大势中,很容易令人忽略了快乐的母亲,安乐。心境不能安乐,如何可保飘忽无常的快乐?
其实,快乐的天敌比近亲更多,不用佛家的三毒五欲五盖无明又长又深奥来吓人了,这些人性带来的,就简称烦恼与痛苦。从写作的思考过程,生成长的经验,以及我的信仰都告诉我,不面对认识痛苦,找到灭苦的方法,就只能靠逃避来享乐,依然与快乐无关。
说白了,这本书没有列出一千种快乐的方法,一万个快活逍遥好去处。还没放下心里的包袱,逍遥得到哪里去?没提供心灵的鸡汤,汤只能补身,我不自量力试图扮神农尝草药,所以选择残忍地把这包袱打开,理解痛苦的来源,才能为心把关,中有心无挂碍,才能让烦恼与痛苦贬值到视而不见,才能找回快乐的生母:安乐自在。
再说白点,举例,关于爱情,因安乐而快乐,就是做到“不错过任何挑逗,也不为任何人等候”,“不给我的我不要,不是我的我不爱”。
书名叫《原来你非不快乐》,副题该是“得你一人未发觉”。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决定,一如空气存在,用力呼吸才会发觉,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执著于快乐,便不快乐。
本书分为八章,小心的是,最后一章讲死亡,因为我深信未知死焉知生,正如未知苦焉知乐。对终极结局忌讳,没有想过探索之后的出路,之前的快乐都是一场快活的幻觉罢了。
可能,这都是讲得出还未完全做得到的一些体验,看完让大家失望,那么,在这里补充一个资料,原来快乐并不抽象,美国威斯康星州有一间实验室,采用最先进的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居然能捕捉脑部深层电流活动的细微变化,测出一个人对抗情绪痛苦的能力。试验中胜出者全是禅修有道之士,我看过他们的书,最重要的得着是:快乐不可能从外境追求,因为现实挫败难免,只能往自己内在的心修炼,才能无敌无惧于外在遭遇。不用找,不用追。
自语:我的快乐时代
该是九五年,曾在报章专栏道:“我写过最悲伤的歌词是‘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写《再见二丁目》的时候,是衷心觉得,即使原来自己在众人眼中本该快乐,遗憾在,当事人无知无觉,那对于快乐,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时间,是最幽默的,十三年后看这曾让我惊心动魄的两句歌词,如今看来,竟然让我对快乐开了窍。
不是因为时间令我遗忘当时的心情,而是在时间中希望又失望又希望,循环往复,终于证明快乐的确不用发觉,是正觉,“原来”两个字,提醒了我,所谓感觉,是随心境而生灭,并无绝对的真相或事实的概念,原来为同一遭遇,可以快乐,也可以不快乐。
听闻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将自己性格来一次检阅。自问拥有在世俗主流观念中认为是优点的一些性格:不惜代价追求理想,意志坚强不达标不死心。加起来,原来只落得个偏执。
有所热爱,本来是莫大的幸福。但热爱变酷爱,就成了偏执,酷爱歌词到对自己残酷的地步。曾经在车祸后缝了十几针,回家还是继续写;坚强意志,不睡就不睡,换来创作的快感,然后为那快感而不断追求更痛快的快感,与酷爱别人一样,忘了以坚强意志跟烦恼忧心不安硬碰,会抵消所得的快乐,其实那也是不快乐,是兴奋或诸如此类。与嗑药一样,会越服越多,永无止尽,直至效应递减到因兴奋泡沫爆破而失落。
吊诡的是,写歌词逼我对感情及生命的问题,为写得更深入而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地安慰失恋的人,如何让人把悲伤看透,那过程等于对着水中月,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因执著而生的失望,真如水中的月光,既不是月球,又何必执著于可实可虚的美丽。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