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巴比龙》是法国作家昂利·沙里叶根据自己的真实越狱经历而写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昂利(外号“蝴蝶”)被人栽赃陷害,以莫须有的谋杀罪在1930年入狱,被判在遥远的卡宴(位于南美圭亚那)服终身苦役到死。然而,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在之后的13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逃狱,也一次又一次被捉回……昂利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功地获得了自由。其传奇的经历,跌宕起伏的故事,让人读起来欲罢。
本书的同名电影由英国著名演员查理·汉纳姆主演,2017在美国等国家上映, 2019年7月引进我国。
编辑推荐:
作者昂利·沙利叶用坚持不懈的抗争,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堪称“当代基督山伯爵”。
被美国《展望》杂志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看的越狱小说。最惊人、最感人的史诗之一。”
本书的同名电影由英国著名演员查理·汉纳姆主演,2017在美国等国家上映,广受欢迎。 2019年7月引进我国。
本书在坚持原著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当下的阅读群体,经过重新翻译、审校和修订,更适合当下的读者口味。
名家推荐:
这是一部稀有之作,近四百页的文字,读起来却丝毫不会让人产生倦意。
流放到魔鬼岛、囚禁在水淹的地牢、被饥馑折磨、屡屡挫败的逃亡、生与死的搏斗……作者引领我们穿越痛苦、恐惧、泪水,终至希望——心中有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书评周刊》
有史以来最好看的越狱小说。最惊人、最感人的史诗之一。
——美国《展望》杂志
这位新同行是个大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亚克
一部完美之作,引领我们穿越痛苦、恐惧、泪水和希望。故事叙述得仿佛一个童话,王子是笼中的蝴蝶,而那些巫师则化装为看守。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作者简介:
昂利·沙里叶(Henri Charrière),法国人。他于1931年被冤枉入狱,被判终身苦役,后流放到“魔鬼岛”。为了争取自由,他进行了长达十三年的辗转曲折的斗争,堪称“当代基督山伯爵”。这部作品写的是他的亲身经历。
译者简介:
木子昂,北京人,曾就读于巴黎政治学院,并获学士学位。喜读书,热爱自然科学,对西方文学与文化有浓厚兴趣,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现居法国里昂。
部分摘录:
1967年7月,如果一个60岁的“小伙子”没从加拉加斯的报纸上了解到阿尔贝缇娜·萨拉赞(Albertine Sarrazin)不幸死于一年前的地震——这个勇敢的、敢于对不幸微笑的如同黑钻石般闪耀的人物曾经出版过三部作品,其中有两部都是讲述她那不凡的监狱生活和越狱经历的小说,她也因此闻名于世——这本书是绝对不会问世的。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昂利·沙里叶(Henri Charrière)——他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外号“蝴蝶” [1] ——1906年出生于(法国)阿尔代什省的一个教师家庭,这个游手好闲、放荡不羁的小伙子被人栽赃陷害,以莫须有的谋杀罪名在1930年入狱,被判在遥远的卡宴(位于南美圭亚那)服终身苦役——是的,服苦役到死。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之后的十三年里他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经数次失败,最终成功越狱,重新获得了自由。后来沙里叶加入了委内瑞拉籍,在这个愿意接纳他的国家开始了新生。
1967年的7月份,沙里叶在加拉加斯的一家书店买了一本阿尔贝缇娜的小说《距骨》(L’Astragale ),看到书的封皮上印着“销量12300册”时,他随口说道:“这书是挺好。不过,如果这书能卖12300册,那把我的故事写成书,销量至少是它的四倍。”
事实证明他的分析是合乎逻辑的。自从阿尔贝缇娜的作品大放异彩之后,堆积在出版商们案头的同题材小说手稿就失去了出版的价值。在这个时代,将社会的不公、凄惨的遭遇、曲折的历险尽数写出来的作品有很多,但这些作品中真正优秀的却少之又少,因为它们大多缺少能与读者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的东西,而这正是他的故事中所富有的。于是沙里叶认为是时候将自己的故事写成小说了,就着手做了。
我所认识的沙里叶是一个乐观、睿智、热爱生活、豁达洒脱的人。在他正式开始创作这本书之前,他经常用南方口音的生硬语调像讲故事高手一样一连给我讲好几小时他的传奇经历。其实就连沙里叶本人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能把自己的传奇经历统统写进书里。也许是奇迹吧,一个没有任何文学雄心的人写的作品竟然大获成功了——我可以做证,他曾向我说:“我将我的故事寄给你,你找个职业写手去写吧。”事实上,他写的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正如他曾经向我讲述的那样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