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宇宙》由知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所著,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天文科普名著,是豆瓣9.5分同名传奇纪录片的姊妹篇。《宇宙》一书将科学思辨和人文精神结合,从我们身边的锁事追溯到万物的开端,从浩渺的宇宙视角审视人类自身。作者在天文、生物、化学和地理学之间进行“异花授粉”,将科学与历史、艺术、人类学和哲学交织,向我们描述了宇宙了前生今世,帮助读者拥抱科学,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作者介绍 [美] 卡尔·萨...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2017年夏,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从菲利普·鲍尔的肩上取下一小块组织,用这些组织的细胞开展了一项特殊的实验。8个月后,这些细胞发育组装成了一个迷你大脑:细胞的种类不仅从皮肤细胞转变成了神经元,而且细胞之间还形成了大脑中那样的神经连接,能够传递神经信号。 随着干细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这类看似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在《如何制造一个人》中,...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我们的未来,是人和机器一起仰望星空的时代。 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例子,介绍了有关“未来算法”的新知识,重点拆解了排序、分类、搜索、递归几大基本的未来算法,轻松讲述了数据结构、模式识别、抽象、优化的定义和应用,并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新概念。 计算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计算机怎么解决世界上的问题。 计算思维可以让你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学会了计算思维,你可以看透互联网世界和AI是怎么运作的...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谁说科学非要一本正经地搞?世界上就有这么一帮科学家对诸多“不正经”的主题做过研究,涉及医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两性婚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谁是历史上最容易生气的科学家?恐惧与味道相辅相成?无嗅觉的男人不会追女性?止痛药的效果竟然与你的钱包有关?鸽子是绘画鉴别专家…… 面对这些看似荒唐可笑的问题,科学家却用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方法来寻找科学的答案。本书用搞笑、快乐的笔触向我们证明:科学不必一...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本套书是当代最伟大思想家、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关于探讨语言、思想、心智、人性以及人类进步方面的全美超级畅销书系。 本套书通过一扇了解语言器官、破解语法基因、进入人类心智的大门;一个关于语言问题最权威的答案;一些令人信服、生动有趣的例证;一场常识对谬论的彻底胜利。一扇进入人类心智的窗户;一次针对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最深刻的论述;权威解答“什么是智能”这一深刻问题,破解机器...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是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专门日本研究机构,为纪念南开大学成立100周年,特汇聚南开日本研究院百年来的日本研究论著精华! 全书共18卷组成,皇皇巨著超过700万字,作者全部是南开大学教授,包含了吴廷璆、杨栋梁、俞辛焞等国内日本史研究大家!从儒学史到社会史、从日本现代外交到经济转型、从近现代教育到中日文化交流,全书系统研究了日本历史与现今的方方面面。 中国学者研究日本的顶尖学术成果...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樱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的“国民之花”。五瓣的一重花是樱花的经典形象,但这并不是日本的天然樱花。 江户时代中后期,新品种“染井吉野”诞生在染井村,意为“染井的吉野樱”。这种人工嫁接的园艺品种,由于无法自然繁衍,只能插枝“克隆”,反而获得了塑造盛大樱花景观的能力。一重、五瓣,共同盛开如云霞,吹落如飘雪,染井吉野实现了千余年来日本所有关于樱花的美好想象。从明治时代开始,它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如...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20世纪70年代,日本刚刚结束汹涌激荡的战后重建。此前的十多年间,日本人口激增,经济起飞,制造业繁荣发达,文学、电影等艺术文化领域一片欣欣向荣。而若是稍往后看,彼时的日本又处在经济泡沫时代的前夜,即将被卷入全球化的旋涡中。夹在其间、看似不怎么起眼的70年代,实则继承了战后之初的辉煌发展成果,又昭示了日本文化大繁荣、走向世界的进步潮流,拥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1975年,20岁出头的伊恩·布鲁玛...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宋版书是古籍文物中的佼佼者,既体现了宋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盛况,也体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应用于文化传播的巨大功效,更者,是图书装帧走向美术化的成功尝试。所以,宋版书被后世视为珍宝,历经千百年时代更迭,虽一页半残,也是价值不菲。其间,无数具有文化情怀的学者、收藏家致力于散佚宋版书的搜集整理,其中的辛苦和幸福充满传奇色彩。本书作者对宋版书情有独钟,几十年关注、收藏、整理这些传奇经历,遂...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自1648年经路易十四国王特许创立,直到大革命爆发,一直是赋予艺术家自主的地位和全新的声誉。1666年,太阳王路易十四创建了罗马法兰西学院,那时的绘画头等奖叫做“罗马大奖”。其中勒布伦的事业与成就是太阳王宫廷荣耀最完美的体现;作为欧洲第一位画如其人的画家亚森特-里戈开创了礼服肖像画的绘画题材;让-安托万-乌东是路易十五时期最伟大的贵族肖像画家之一;从1664年到1673...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本套丛书既独立成册,又相互包容,在各自表达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一个方向或主题的基础上,通过中华文化这条主线,将各分册中的主题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本套书从周易、儒学、道学、佛学、甲骨文、文物考古、兵学、古典文学、民俗、饮食和象数等文化视角来诠释和探讨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之奥秘,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系列著作。各分册既独立又相互包容,在各自表达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一个...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发现人文》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帮助我们从宏观上审视整个人文学科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绘画、雕塑、建筑、设计、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人文艺术门类的历史背景,从而建立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该书展示了不同文化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诸多思想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历史进程中塑造了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文化。 作者介绍 亨利·M. 塞尔是美国一位杰出的艺术史教授,一个非常...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烦人的蚊子的亲戚是可可树的主要传粉者。消灭一只蚊子可能意味着:啪!又少了一块巧克力 ·大云杉是存活了几亿年的物种,它携带的遗传物质比人类的多7倍 ·蜘蛛丝可以被制成人造肌腱和韧带;珊瑚能参与癌症的治疗 ·如果没有狼,那么罗马帝国将不会存在 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八堂自然课——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是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书,堪称一部现代版的《瓦尔登湖》。作者涉猎广泛...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光年尺度下的叙事,让人类显得无足轻重。但正是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我们能够突破肉体的局限,将人类的视野拓展到目所能及之外的世界,或许有一天,直到宇宙的边缘。 莱曼·佩奇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的初创研究者之一。关于宇宙大爆炸,以及宇宙其他重要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里。为了追寻这答案,人...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执业四十多年,检验超过两万三千具尸体 传奇法医深度披露停尸间里的真实故事 · ★尸体会说话,每一个伤口都是真相的一部分 对死者的照护,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BBC诚挚推荐,亚马逊万人好评 “一本打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 ··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法医病理学家,理查德·谢泼德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人是如何死亡的? 从“9·11”事件、巴厘岛爆炸案、伦敦七...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一位伟大的当代科学家揭示了十项深刻的洞见,阐明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物理世界。 在《万物原理》一书中,诺贝尔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以现代科学的深刻启示为基础,对现实进行了简单而深刻的探索。世界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运作的?维尔切克通过清晰准确的叙述,加上一份富有感染力的愉悦感,引导我们探索了关于以上问题的理解的基本概念。读完这本书,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身处的现实——会发现,它比以前看起来...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我们可能误会无聊太久了—— “人类的优势就在于无聊。” 《卫报》年度新知图书 - 无聊几乎无处不在,但在某些时刻变得尤其危险;没有人能免受其害,只是一些人遭受更多。“无聊的人被一种欲望所折磨,却不知道满足这种欲望的条件是什么。”《我们为何无聊》从心理学出发,解剖无聊,而后解决无聊。 - 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 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 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本书是霍布斯鲍姆的晚年文集。这些论文和讲演发表于2000-2006年,针对世界各地的不同听众,试图阐述和解释当今世界或其中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情势。本书的论述集中于五个领域:战争与和平在21世纪的发展,诸世界帝国的过去与未来,民族主义的性质与其不断变化的语境,自由主义民主的前景,以及政治暴力和恐怖主义的难题。 作者介绍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心情欠佳、压力过大、家庭不睦, 抑郁焦虑、双相障碍、记忆衰退, 翻开本书,用锻炼一键解决困扰许久的心理难题! ◎ 编辑推荐 ☆ 坏心情常常不期而至,压力总是没完没了,精神健康状况岌岌可危?想看心理医生,却怕被当作“精神病”亦或因高昂的咨询费望而却步?对锻炼莫名抵触,锻炼的Flag立了又倒,越锻炼越焦虑?临床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希伯特博士,根据自身经验,立足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依托大量...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为什么移民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不遵循供求规律?为什么贸易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工资下降?谁曾经真正解释了增长的原因和发生的时机? 从新德里到达喀尔,从巴黎到华盛顿特区,移民问题、收入差距、全球化困局、技术颠覆、经济增长放缓、气候变化加速等问题随处可见,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挑战。我们已然拥有了应对这些挑战的资源,但缺乏能够帮助我们消弭分歧、重建互信的理念,以及,我们常常错用...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朝日新闻:2014年,丈夫坦白36年前的出轨后,遭70岁妻子殴打致死 日本网络:在搜索引擎搜“丈夫”,最先自动显示的关联词是“去死” 小林美希的采访:虽程度不同,受访者都有过希望丈夫“去死”的念头 有恨意的妻子们为什么不离婚? 耻感意识、忍耐美德的束缚,隐形的歧视和不尊重令多少女性对生活失望? 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在何种程度影响着普通人的生存质量? -------------- 小林美希,...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这是一部预测当下到2030年全球人口、经济、商业、社会变化趋势的作品。 作者通过七年的社会观察和调研,大量参考智库研究数据、学者观点、社会热点,分析预测了未来十年的全球发展趋势,其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版图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者构思了一个逻辑严密的认识论体系,描述了八大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人口大逆转: 全球人口的失衡与下一次工业革命 银发族引领新潮流:跟上科技浪潮的...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纯粹的愉悦!艺术史大师肯尼斯·克拉克爵士回归艺术鉴赏的原点——观看绘画。怎样观看一幅艺术杰作?在那些杰作的画布里,隐藏着艺术家怎样的巧思妙想? 这是一部以丰富的艺术史知识引领读者观看绘画的大师指南。提香《基督下葬》、委拉斯开兹《宫娥》、拉斐尔《捕鱼神迹》、华托《热尔桑的招牌》、维米尔《画室里的画家》、伦勃朗《自画像》……克拉克爵士以其独特的艺术史家之眼,精选十六位艺术大师的经典杰作,细致阐析...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想一个自己从未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危险的,我们读书是别人替我们思考,我们不过是在重复作者的精神过程而已。所以一个人如果整日读书,他将逐渐失去思考能力。” 本书选取叔本华讨论思考、读书、两性、宗教等问题的经典文章,通过详细的论述启示读者,让读者能站在叔本华这位伟人的肩膀上,去进行自己的思考,发展自己的独立思想。 ◆李敖高度认可的哲学译者,用通俗的语言讲通俗的哲学 ◆叔本华,哲学史上不可被忽视的思...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人为什么会笑? 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教育?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 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 在这些答案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 人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社会动物。因此,我们的大脑不仅为狩猎、采集而设计,它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取得进步,而这种进步有时候是通过欺骗和自我欺骗实现的。虽然我们可能是自私自利的阴谋家,却又往往能通过伪装而获...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从我们记事起,“爱”就让我们着迷,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爱到底意味着什么? 诺拉·克雷弗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让八位著名思想家相聚在一场跨越时空的晚宴上,畅谈爱情、友谊和欲望。苏格拉底、波伏娃、弗洛伊德和康德等哲学家以老友的关系畅谈彼此的观点、分享各自的理念、争论约会应用程序的优劣、讨论爱是否会限制个人独立性。 这些讨论和对话轻松愉快,幽默十足,以颇具娱乐性的方式给我们启发,也引...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刑法学讲义》 爆红网络的“法律男神”罗翔教授为每一位普通读者写的刑法普及讲义。 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家庭、校园、职场、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处处都有违法犯罪行为,相应地,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刑法。 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津津有味”,读者直呼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中国文化史迹》共12卷,是一部以图片为主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百年前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壁画等文化史迹的著作。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于1918—1924年组织田野调查团,在中国的粤、苏、浙、鲁、晋、陕等地从事中国史迹调查工作,出版了《中国文化史迹》(1925年初版)。2014年起,复旦大学与东京大学合作,组织人员对此套书进行翻译,并结合今天的田野考察,以新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模式,进行学科融...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技术”,正如中世纪的“上帝”一样,已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然而,这个占支配地位的“技术”究竟是什么?在作者看来,技术是媒介,是可学习的东西,不止体现于令人惊奇的事物,更体现于让事物变得寻常的力量。这是一部技术史与技术哲学交相辉映的书,可谓史中有哲、哲中有史。本书从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现代、技术与未来等方面深刻剖析技术的含义,并特别开辟一章技术与中国,谈技术对我们生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此外...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豆瓣评分8.1,运用丰富视觉材料,讲述穿衣镜在全球流通中的故事。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崭新视角串联奢侈品、绘画和影像;聚焦全球贸易流通中关于镜像的视觉想象与艺术创造。) 《“空间”的美术史》(豆瓣评分8.8,以“空间”为线索,将作者多年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方法论的高度上进行整合,并从教育者的角度,首次为国内年轻学子开启“讲习班”模式,为学生总结自己以往...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迎来事业巅峰?科学创新的生命周期是多久?职业生涯中出现突破性进展的迹象是否存在?什么样的合作会带来成功?年轻的科研人员如何将成功概率最大化?我们经常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是成功的科学家,对科学的认知可能也是有限的。有人认为科学家取得成功是天赋、实力、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没人能说清这些因素在其中所占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科学学与网络科学研究权威王大顺,网络科学奠...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天际线丛书系列收录了《云彩收集者手册》《杂草的故事》《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鸟类的天赋》《水的密码》《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望向星空深处》《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共计8本书。 天际线,是天空与大地、自然与文明的交汇。译林出版社新知图书品牌以“天际线”为名,取其广阔、辽远之意,表达人类望远而知新的渴望。天际线丛书系列遴选了一批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的新知、自然、科普类选题,这些书均... 继续阅读 »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