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亲密关系:重新发现自我-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2年前 (2022-07-01) 126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帕特里克一直是咨询师、生命教练和个人成长工作坊的导师。他响应了自己的精神召唤,协助人们去发现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使命。对他而言,接受召唤那天发生的事似乎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他相信一一个人越多地体验到自己真正是谁,这个人的生命就会越平和、满足和富足。
但是到目前为止,严重的自我怀疑已经折磨了他好一阵子,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否是对的….

作者介绍

克里斯多福·孟是一位在个人及团体教练领域有近三十年经验的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询师。他的教学遍及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近三十年来,他研究的领域着重于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的动力。 他注重思维创新,教学内容综合了先进的心理成长的根本原则与体验,他的工作启发了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他运用丰富的经验,帮助个体用直觉来引导行为,发现他们自己要找的答案,并体验到活在顺流之中的轻盈,进而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平。他所创造出的独特的体验性方法,使理论与生活无缝结合。 不计其数的体验过他的工作坊和教练课程的人,都对他的慈悲和幽默备感欣赏,他的工作更受到了那些被他的真实和知觉性所感动而生命做了转换的人的深深的赞赏和感激。
克里斯多福•孟经典作品
《亲密关系 . 实操篇》
《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亲密关系 : 重新发现自我》

部分摘录:
“数二”发生在2008年6月。那是一段简单而又惊人的经历。当时,他站在纽约的时代广场上,正把几枚硬币放进一个无家可归的女人手中。突然之间,他的胸口涌出了一股狂风,带来了一段简短的宣言:“我厌烦了总是害怕,我厌倦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人生的目的!我受够了。”这不是怨恨,也不是愤怒,只是发自内心的疲惫,源于他持续终生的深切渴望。自打有记忆以来,他就一直渴望能洞悉世事,驱散自己所有的恐惧和担忧。他希望有某种哲学理念,或是……某种东西……是自己能坚定不移地信赖的。
他希望能有个支撑自己的基础。这个基础绝对可靠,永不动摇,永不崩塌。但他总是陷入困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是不是在不偏不倚地追随“正道”。这让他感到失落又焦虑。他将恐惧投射向周遭的世界,导致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受伤害,包括肉体和情感上的伤害。主持工作坊和做咨询的时候,他内心深处总是觉得,如果自己不能持续满足学员和来访者的期待,他们一眨眼的工夫就会转身离去,留下他孤零零地咀嚼羞辱的滋味。
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倦怠感在他内心悄悄蔓延。与此同时,他模模糊糊地感觉到,有大事即将发生。
数三: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但我早就知道了! “数三”发生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酒店客房里。那是2008年11月的某天傍晚。再休息两天,帕特里克就要主持为期十天的“远见卓识领袖培训”工作坊了。他刚开始看一本朋友推荐给他的书。正在看第一页的时候,他突然抬起双眼,他……突然有种奇异的感觉!
想象一下:你某天晚上爬上床,昏昏睡去。睡觉的时候,你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骑马。你发现自己策马走进一片阴森的丛林,马突然消失了。你孤零零一个人,现在丛林看起来比之前还要阴森恐怖。你沿着小径走到一座房子前。一转眼,你已经身在屋内了。屋里看起来像一座博物馆,墙上挂满名画。不知怎么回事,你知道那些画都属于你!现在,你极其富有,超乎你的想象!突然之间,地动山摇,一头巨熊在你身后紧追不舍,你则踩着滑雪板,沿着山坡往下滑。但你脚下没有雪,你确定自己马上就会摔倒!就在这时,你灵光乍现,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你还是拼命地想逃离巨熊,沿着无雪的斜坡往下滑,但你意识到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一切只是一场梦。你既恐惧又不恐惧,甚至有点儿享受这种恐惧。
现在,再想象一下:你坐在剧场里,观看台上催眠师的表演。他向观众做自我介绍,解释催眠是怎么回事,然后问有没有人自愿上台。你举起手,舞台助理选了你。你被引到台上,跟其他十来个志愿者站在一起。你证明了自己是绝佳的催眠对象,进入了极为深沉的恍惚状态。在恍惚中,你确信自己不是过去那个你,而是莫斯科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你伴着《天鹅湖》的旋律,在舞台上心醉神迷,又是跳跃,又是立脚尖旋转。你的屈膝和旋转动作也许很笨拙,但你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角色,觉得这才是真的。催眠状态解除后,你回到自己的真实身份,根本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同伴向你描述了你刚才的表演,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上述都是帕特里克·肯尼迪想到的比喻,用来描述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前一刻,他还在照常过日子,希望能赚到足够的钱支持孩子读完大学,努力成为更优秀的咨询师和工作坊导师,探寻如何在婚姻中保持和谐与爱,努力发掘自己的本来面目。下一刻,他似乎完全不一样了。催眠的魔咒彻底失效,一切都大变样了。
通过厨房里的那段经历,他已经明白,自己一直住在信念构成的牢笼里——那些信念就是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今,信念的“狱墙”再次开始解体,但这次解体似乎更深刻,也更彻底。他感觉到,这种全新的洞悉是永久性的。他觉得,自己已然经过了生命的某个点,此后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他过去从未有过这般了然的感觉。
过去,他体验过洞见、启迪、顿悟,还有一些可以称为“开悟”的短暂片刻。上述每种体验都伴有某种感受,比如膨胀、了然和敬畏感。然而,当他从催眠状态中醒来时,并没有类似的“连带效应”——也许只有了然感。但即使是了然感,也跟他过去所谓的“内心体验”截然不同。事实上,这一回显然缺少“特效”。没有云开雾散,没有号角响起,也没有天使合唱。他没有听到天籁,没有看到千阳之光,也没有尝到天堂之泉的甘露。他甚至都没有从椅子上飘起来——除了起身再去端一杯茶(但他很肯定,这是他靠一己之力完成的)。他只是头脑变得清晰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缺少光环——也就是所谓的特效或戏剧性效果,才使得觉醒体验在他看来如此真实。数十年来,他读遍了所有该读的心灵图书。那些书里描述了达到意识的超然状态。他原以为,假如有朝一日能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至少能体验到书里描述的一种异象吧。然而,觉醒体验跟他过去想象的大相径庭。
它很简单,简单至极:帕特里克·肯尼迪,你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你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所有信念都不是真的;你不是帕特里克;你不是老师、不是远见卓识的领袖、不是治疗师,也不是你自诩的其他冠冕堂皇的头衔。你不是堕落的灵魂,没有被天国拒之门外,也没有犯下可怕的罪行。你其实是……
就在此时,信念之墙在他面前轰然崩塌,他能看见了。他就像在眺望不断扩张的宇宙。在那里,语言毫无用处,只有“存在”这一简单的体验。[最新电子书免费分享社群,群主V信 1107308023 添加备注电子书]
他再次发现,自己最深信不疑的信念竟然是谎言。他原本深信,凡夫俗子必须努力争得通往天堂、开悟、涅槃或他们相信的任何心灵目的地的道路,而且需要老师的指引才能到达。从十四岁起,他就迫切地渴望洞悉真相。这种渴望包括对持久平静的向往,以及知晓自己的本来面目,清晰地感知人生的意义,解释为什么人世间和自己内心有这么多痛苦。
跟这些问题较劲儿多年后,他得出了结论:必须通过肉体和精神上的修行来追寻真理。由于他并不精通这些领域,他意识到,这个探索过程的关键是找到完美的老师。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一向是个糟糕的学生。不过,这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信念:为了追寻真理,你必须有知识、自律、好老师并献身正道。帕特里克觉得,如果这个信念是正确的,那么人生将是一条艰难的上坡路。但幸好他还相信,对真正的真理追寻者来说,受苦和挣扎是寻道途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帕特里克读过不少引人入胜的著作,书里讲述了普通人遇见拥有惊人智慧、力量或能力的神秘老师,老师主动向他传授“大道”。《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就属于这类故事。
书中,作者丹·米尔曼(Dan Millman)遇见了一个叫苏格拉底的神秘智者。他开启了丹的心智,向他介绍了现实的其他维度,还教给了他灵修之道。当然,这位苏格拉底并不是真的存在。但帕特里克认为,作者创造这个人物是为了分享一则基本信息:你寻觅的答案就在你心中,但需要外人为你指出。老师会帮你治愈旧伤、转变信念、净化身心。这么一来,当真理之光最终显现时,你才能认出并持有那道光。
读到这本书之前,帕特里克曾痴迷于卡洛斯·卡斯塔尼达(Carlos Castaneda)的作品和书中唐望(Don Juan)的教导。唐望是一名萨满巫师,帮助卡斯塔尼达了解了自己真正的潜力,开启了他的意识,使其进入了许多不同的维度,拥有了许多神秘的体验。
故事虽然不同,但主题是相同的。
帕特里克喝完茶,走到酒店窗前,从二十三楼的高处俯瞰下方,欣赏槟城的海滨风光。他不禁露出了微笑,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一辈子都在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竟然对那个美妙的谎言深信不疑。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几个简单的字眼:你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
也许这个世上有老师、治疗师和心灵领袖的位置,也许沿着特定的道路前行、进行特定的修行有一定的意义,但这些并不是必要的。没有这些,你也能摆脱恍惚状态,从梦中醒来,看穿世界的幻象——不管你是怎么描述它的。世上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能向你展示你的真面目。你不管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都无法赚得真正的快乐。想体验无条件的快乐,本来就没有任何条件!在苦苦挣扎了四十年后,他终于清醒过来,毫不费劲儿地洞悉了真相。
他站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酒店的窗边朝外看去,渐渐意识到了脱离催眠状态的另一个意义。这不仅意味着洞悉真相,还意味着更能觉察假象。
“嘿,彼得,希望你还没睡。”彼得是个夜猫子,很少在中午前起床。对他来说,“清晨”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没呀,我大概半小时前就醒了。”
“真有趣,我也是呀。呃,事实上,我几小时前就醒了。”
“啥?你那儿不是晚上吗?”
“差不多吧——现在大概七点半。”
“你这么晚了还在打瞌睡啊?是不是时差还没倒过来啊?”虽然帕特里克和好友已经好几个月没见面也没打电话了,但两个人一下子就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就像他们一直保持联系似的。他给彼得打电话,是因为两个人年轻时有很多年都一起“追寻真理”,他觉得理应跟好友分享自己的最新体验。
“不,我是说我真的觉醒了。”帕特里克描述了自己刚才的经历。他说完后,电话那头的彼得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开口。
“你怎么知道的?”他最终问道。
“我就是……知道了。我猜的。”
“这可不能靠猜啊,肯尼迪。”
“我也不知该怎么解释。我只是在用语言描述根本无法描述的东西。我是说,那就像我知道自己在做梦,整个世界都不是真的——”
“对,对,对,”彼得打断他,“世界是个幻象,时空都不存在。我们三十年前就听过这玩意儿了。”
“这次不一样。”帕特里克一口咬定,“这不光是抽象的信息。”
“噢?不一样在哪儿?”
“我也说不好。这种感觉真是太怪了,彼得。一方面,我在通过这双眼睛往外看;但另一方面,我又站在通过这双眼睛往外看的人背后。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天翻地覆了;但另一方面,一切看起来又都一模一样。”
“砍柴挑水?”
“什么?”
“你懂的,佛教、印度教还是道教里有句老话,不管这话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开悟之前,砍柴挑水;开悟之后,还是砍柴挑水。”
“我一直没搞懂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也没懂,”彼得边打哈欠边承认,“没准就是砍水挑柴嘛。”
“哦,对呀,现在我懂了。”帕特里克连讥带讽,“但我不觉得这是开悟。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我是说,我有过各种各样的震撼体验,比如跟嬷嬷尊母在一起的时候,跟加思在一起的时候,还有跟……”
“更别提迷幻药、皮约特(1),还有你吃的那些神奇蘑菇(2)了。”
“对,不过那些都是暂时的。我们会在嬷嬷尊母脚边、工作坊或是其他地方突然亢奋起来,然后就结束了。我也不确定,但这次感觉不一样。”
“怎么说?”彼得问。
“它是无缘无故出现的,至少我不知道是为什么。而且,我觉得效果会持续下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1)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