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后浪汗青堂·海洋文明史(套装共4册)-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01) 137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海洋与文明》
本书从海洋的视角出发,重新讲述世界历史,揭示人们如何通过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及交换和传播商品、物产与文化。旨在揭示,各个人群、民族、国家与文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历史。作者展现了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无敌舰队》
本书在16 世纪整个欧洲天主教与新教势力进行激烈斗争的大背景下,对1588年发生在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著名海战进行了精彩描写,作者将丰富学识、清湛文笔以及精致的谋篇布局完美地融为了一体,使本书至今仍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经典著作。
全书以苏格兰玛丽女王受刑开篇,精彩记述了英格兰、西班牙、法国、尼德兰、教皇国等多方势力相继做出的回应,清楚交代了各国盘根错节的外交关系以及复杂微妙的政治局势,最终聚焦在英国舰队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内展开的一系列海战,刻画了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法国国王亨利三世、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海盗德雷克、无敌舰队总司令西多尼亚公爵等性格鲜明的人物。
作者将丰富的一手史料和大量二手著作冶于一炉,不着痕迹地加以巧妙运用,使历史细节、学术成果和叙事主线紧紧贴合,做到了雅俗共赏,堪称基于严谨研究的历史叙事作品中的典范。
《季风帝国》
本书重新展现了印度洋地区的文明, 以及在西方入侵者的掌控下它逐渐衰亡的历史。作者理查德•霍尔通过非凡的叙述能力和敏锐的分析,表述了从 16 世纪起欧洲人的出现如何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印度洋沿岸地区人们的生活:繁盛的王国被征服,以往的宗教与种族关系陷入混乱;而且,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出现,古代的贸易模式很快就灭绝了。
然而,尽管欧洲的枪炮可以在东方创造出新的帝国,但是其庞大的人口使得西方人无法长久地压制东方。而在印度洋数千年的变迁中,非洲巨人构成了印度洋长长的西侧翼,除了扮演缄默的旁观者,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 19 世纪中期之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各民族的潜能经受充分的考验,历史的季风重新吹了起来。本书从一个细微而无阻碍的视角重现了作者对于异域文化的理解。这部史诗般的作品想必能够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并且具有启发意味。
《海上丝绸之路》
15世纪初,中国的巨舰曾航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其航程远达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当郑和于1405年首次发起远航时,葡萄牙尚未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西欧也并未涉足印度洋。在15世纪之前的数个世纪中,东亚与西亚之间的各条航线都掌握在亚洲人手中,本书揭示的便是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条航线,以及沿线各文明的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被西方主导的地中海航路和大西洋航路掩盖。这条航路历史悠久,对于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各文明的交流和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从东非到东亚的航海者们都遵循印度洋的季风节律,穿越极其遥远的距离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在经济、政治及文层面促使各个文明区域相互联系。
相比于大西洋航路,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仍旧缺乏相关研究,在很多方面几乎仍是空白。而且由于记载稀少且混乱,当今人们对于历史上这条航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具体位置等信息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对于这条航路的认识与研究仍旧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书聚焦于自远古到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各个海域历史,严谨分析了影响古代航路变迁的各种要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兴衰的原因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此外,本书作者也详细介绍了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的各种古代航海技术以及商路上流通的各种贸易商品,诸多内容层层相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条理分明的具体图景。

作者介绍

《海洋与文明》
肯•佩恩(Lincoln Paine),美国著名海洋史学者,供职于著名的缅因州海事博物馆,已出版专著5部(其中3部曾获奖),发表论文、书评等百余篇,现居波特兰。2009年至2012年间,担任南缅因大学奥舍地图图书馆诺曼•H. 摩斯远洋客轮收藏展的客席策展人与档案管理员,自2006年起,担任莱顿大学国际欧洲扩张与全球关系史研究杂志《行程》(Itinerario)的主编。
《无敌舰队》
加勒特‧马丁利(Garrett Mattingly, 1900—1962),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二战”期间曾在美国海军服役,1948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欧洲史,在现代早期欧洲外交史方面卓有建树。主要代表著作有《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 1942)《文艺复兴时期的外交》(Renaissance Diplomacy, 1955)《无敌舰队》(The Armada, 1959)。《无敌舰队》一书荣获1960年普利策奖。
《季风帝国》
理查德•霍尔是一名历史作家和记者,曾周游印度洋地区。他出生于 1925 年,在澳大利亚度过了一段少年时光。他在黑斯廷斯文法学校接受教育,曾在皇家海军的一艘驱逐舰上服役,后来去了牛津大学。毕业后,他先是为伦敦的《每日邮报》工作,之后他在非洲生活了 13 年,在那里他是《赞比亚时报》的编辑。后来,他成为《观察家报》英联邦方面的通讯记者和《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1986 年,他创建了金融和政治公报《非洲分析》。他为维多利亚时期的探险家萨姆、弗洛伦斯•贝克和亨利•斯坦利,以及现代商业冒险家蒂尼•罗兰写过传记。
《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
罗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德国汉学家,目前在慕尼黑大学任汉学教授。著有《中国、葡萄牙与南洋:海洋与商路,宗教与贸易》等书。

部分摘录:
大洋洲 大多数人都认为,大洋洲的岛屿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地方,可能也发生过海洋探险和迁徙的最神秘的尝试。它们分布在面积为大约 3,900 万平方千米(比非洲大陆还要大)的太平洋洋面上,包括从新几内亚岛以东的所罗门群岛到复活节岛以东 5,000 海里处,从北面的夏威夷向南到新西兰。19 世纪 20 年代,法国探险家朱尔斯·S.杜蒙·德乌尔维尔(Jules S. Dumont d’Urville)依据地理和人种特征,把这些岛屿划分为 3 部分:最西面的也是最早有人定居的是美拉尼西亚群岛,是一片位于新几内亚岛和斐济之间,大约在赤道以南的宽阔地带;东面的是波利尼西亚群岛,呈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将复活节岛、新西兰和夏威夷三地相连就形成了三角形的 3 条边;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位于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北面,跨越从帕劳群岛到基里巴斯共和国之间的太平洋洋面,包括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① 尽管许多细节尚不清楚,不过可供选择的剧本则己经有了。但是,人们普遍接受以下观点:欧洲人首先遇到的太平洋岛民的远古祖先起源于所罗门群岛,他们通常是自西向东穿过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而定居的,这一过程大约开始于公元前 1500 年。
当欧洲的水手们在 16 世纪穿越太平洋之际,他们不但震惊于它的宽度—从厄瓜多尔到菲律宾之间大约有 10,000 英里,而且也震惊于数不清的岛屿以及其中绝大多数岛屿上都有人定居的事实。自那以后,太平洋岛民征服远方岛屿并保持与其之间联系的能力一直是一个诱人的话题。1768 年,法国探险家路易斯·安托万·德·布干维尔(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在探险中来到了土阿莫土群岛,惊讶地发现了这里的居民,并十分好奇“是什么样的恶魔把他们安置在这样一个远离大陆的小沙丘上”。2数年之后,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认为,他在社会群岛(塔希提岛)遇到的居民的祖先起源于西太平洋,因此应从东印度群岛追溯他们的行进方向。3这一“太平洋航行”的明确概念是由有经验的航海家们在其同伴们的赞誉声中直接提出来的,并于 19 世纪时被取代。当时人们相信,这样一次没有欧洲人参加的航行只能是“意外漂流”的结果,而非有目的的航行。4有学者认为,来自南美洲的水手们曾移居到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新西兰的部分岛屿上。但是,20 世纪的考古学、语言学和航海方面的研究证明,大洋洲的定居点是在有目的的航行中被发现的;在 35,000 年前,太平洋上的航海家们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他们的船只和造船技术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而能够穿越数千英里宽的大洋。
人们在大洋洲的定居代表了人类全球流动的最后阶段之一。在大约 90,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跨过陆地,穿过西奈半岛(它将地中海与红海隔开),或者穿过厄立特里亚和也门之间位于红海口的宽 13 英里的曼德海峡而离开非洲。一些人从西南亚出发,沿着印度洋海岸前行。到了大约 25,000 年前,有人到达了中国南海一带。在最后一次大冰期时代,即从 10 万年前持续到 9,500 年前,大量海水变成冰川和冰河,致使东南亚地区的海平面比今天要低大约 120 米。今天广阔的浅海海床在那时都还是干旱地区。西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各个岛屿仍是昔日所谓的“巽他古陆”(今东南亚地区)的延伸地带,而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和塔斯马尼亚岛则构成了被称为“萨胡尔”(Sahul)或“大澳大利亚”(Greater Australia)的大陆,它们之间则是一片广阔的海域和岛屿,这是一个被称作“华莱西亚”(Wallacea)的生物地理学区域。5大约开始于公元前 5000 年的海平面上升,仅仅创造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岛屿和群岛的轮廓。
考古研究显示,在大约 50,000 年前,人们穿过巽他古陆来到萨胡尔大陆。由于制造独木舟所需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古老石器工具只有 20,000 年的历史,因此这些航行将不得不借助由捆绑在一起的原木制成的木筏来完成。6有现存证据的世界上最早的航行亦不会早于 7,000 年前,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更新世的航海家们则几乎完全是依靠木杆和船桨来推动自己的木筏前进的。虽然他们穿过了相当一段距离的海域,但是他们也没有必要航行到陆地的视线范围之外。看来,最早进行远距离航行的水手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在两个相互可见的岛屿之间航行。7在巽他古陆和萨胡尔大陆之间,以及新几内亚岛东部穿过俾斯麦群岛的区域,有着一连串相互之间可见的岛屿。在 29,000 年前,水手们穿过俾斯麦群岛中的新爱尔兰岛,到达所罗门群岛中最西面的布卡岛。这在航行技术上带来了一个新的高难度问题。新爱尔兰岛和布卡岛之间并非相互可见,但是在两个岛屿之间有一个区域,在那里有可能同时看见这两个岛屿。更加大胆的一次行动则是对马努斯岛(属于新几内亚岛北部的阿德默勒尔蒂群岛)的占领,在完全脱离人的视线的情况下至少要航行 30 英里才能够到达。这发生在不晚于 13,000 年之前。
在之后的 10,000 年中,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依然限制着人们向东航行。虽然这里的古人显然在进行着岛际之间的珍品交易,如黑曜石(一种光滑的松脂石)就被频繁地买卖,但是这里的社会或科技的发展状况如何,人们目前还知之甚少。同样,该地区不是同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在 10,000 年前,新几内亚岛及其周围岛屿上的居民操着分别属于十几个语系的几百种语言,在其他任何面积相当的区域都不曾发现类似的情形。在大约公元前 3600 年,该地区的居民遭遇了新不列颠岛的威托里火山爆发的灾难。8一场社会组织的巨大变化及科技创新接踵而至,并影响到了美拉尼西亚群岛。人们开始在更广阔的地区生活,制造陶器,饲养狗、猪和鸡,发展更先进的渔业,并捕捉海滨生物。这一时期持续了大约 2,000 年,此后,来自东南亚的居民开始了新一轮的远洋迁徙。
这些新来者是操南岛语的族群中的一支,其祖先一般认为来自中国南部,他们向东移居台湾岛、菲律宾和婆罗洲(加里曼丹岛),在返回前到达了东南亚。② 在东部,这些居民以被称作“拉皮塔”(Lapita)的陶器而闻名,这种陶器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及俾斯麦群岛都有所发现。到公元前 12 世纪,他们开始与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的居民进行初步融合,并在航行途中与拉皮塔文化的传播者不期而遇。9拉皮塔文化的传播者从所罗门群岛向东南航行到美拉尼西亚群岛,到达桑塔·克鲁兹群岛、瓦努阿图(新赫布里底群岛)、洛亚蒂群岛和新卡利多尼亚岛。其中一支从桑塔·克鲁兹群岛或瓦努阿图向东到达斐济,两地之间的距离长达约 450 海里。到大约公元前 950 年,他们的后代继续航行到达汤加和萨摩亚群岛,这是人类最早在波利尼西亚群岛西部定居的时间。虽然殖民地与宗主岛之间的亲属纽带和贸易关系在定居之后仍通过双向交流而得到保持,但岛际间的关系则逐渐地松散了。然而,波利尼西亚人通常把汤加和萨摩亚群岛视作自己的故乡夏威基(Hawaiki)。
在经历了大约 7 个世纪之后,波利尼西亚群岛西部的居民开始向东和向南航行,远洋探险活动随之复苏。一系列的相关事件已经得到揭示。10最近有学者指出,在大约公元前 200 年,萨摩亚人和汤加人到达社会群岛,而更东边和更北边的马克萨斯群岛上的居民则来自萨摩亚群岛。500 年后,社会群岛和马克萨斯群岛的航海者到达复活节岛。复活节岛的面积不及曼哈顿的三分之一,是地球上最偏僻的岛屿,距离它最近的岛屿皮特克恩岛也位于 1,000 英里之外,距离南美洲则将近 2,000 英里。在大约公元前 400 年,社会群岛和马克萨斯群岛的航海者到达夏威夷。在大约 1,000 年前,波利尼西亚人在最后一波迁徙中从社会群岛向西南到达新西兰。
关于密克罗尼西亚人迁徙活动的记录不够清晰,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来自东南亚岛屿的居民、来自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拉皮塔人的北方后裔以及来自俾斯麦群岛的美拉尼西亚人已经到达了这片星罗棋布的岛屿(但来自台湾岛的居民则不太可能来到这里)。11关岛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也是位于最西边的一个岛屿,有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 1500 年就有人类在此定居。简单的考古记录暗示着,人们开始到达距离关岛约 1,000 英里的马绍尔群岛,并在大约公元前 1 世纪时到达距离关岛较近的加罗林群岛。但是从那以后,更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揭示出一种不同的发展状况。
我们尚不清楚促使拉皮塔人兢兢业业地航行到太平洋公海区域的原因。12人口压力可能并不是一个因素。航行距离过长,货物的数量与价值也十分普通,因此他们不值得去这么做,至少从赚取差价的角度考虑是这样的。一种更大的可能性则在于拉皮塔人社会的性质,长幼次序和继承法则可能会迫使被剥夺继承权的一代人独自闯荡世界。也许仅仅是出于好奇心,但是如果波利尼西亚人的航行是一种个例,那么至少在持续的层面上,直到 19 世纪的极地探险之前没有人做过类似的事。如同在任何其他的探险过程中一样,无论他们的根据可能会是什么,关键的潜在因素是他们拥有能够回到出发点的信心。总的来说,人类在太平洋上的定居是慎重计划的结果,而不是意外或出于“卓越的鲁莽”,这是被大洋洲的口头传说所证实了的一个事实。13
捕鱼是波利尼西亚神话的一大主题,这些神话证明了许多岛屿的真实存在,以及人类发现了从夏威夷到新西兰之间的诸多地方。根据传说,最早到新西兰的探险是由一位来自夏威基的名叫库皮(Kupe)的渔民领导的。14这次探险可能涉及社会群岛。这个故事讲述了夏威基渔民的鱼铒总是被一群章鱼吃掉,后来他们的领袖库皮决定进行追击,从而一路到达了新西兰。库皮显然参加过一次远距离航行,他的独木舟“马塔霍鲁阿号”(Matahorua)载有包括其妻子及 5 名子女在内的 67 个人。在库克海峡杀死章鱼之后,库皮以自己女儿的名字为海峡内的多个岛屿命名,并探访了南方的岛屿,然后从靠近今天的奥克兰港的被称作“Hokianga nui a Kupe”(意为“库皮伟大的返航地”)的地方返航回到夏威基。
库皮认为这些岛屿是无人居住的,但是其他的传说和考古证据表明,当第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到达时,这些岛屿上已经有人居住了,可能是来自斐济的美拉尼西亚人。虽然新西兰比社会群岛或夏威夷更靠近所罗门群岛,但是其居民更难到达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居民同自己的故乡失去了联系。15在很久以前,南太平洋上最辽阔的、可见的且富饶的岛屿没有吸引水手们进行持续的远航,这主要归因于波利尼西亚人在其所处环境下所形成的航海模式。
大洋洲的航路开拓和造船业 在太平洋上航行,如果希望能够安全返回出发地点或在遥远的地方登陆,就必须要有高超的航海能力。新几内亚岛以东各岛屿的面积之和不到太平洋地区陆地面积的 1%,包括大约 21,000 个岛屿和环状珊瑚岛,平均面积不足 60 平方千米,而其中大多数岛屿要更小。16正如大洋洲的探险和定居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成就,其航海实践也同样是独一无二的。17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来说,世界各地的航海者所共享的基本因素包括:观察天体(作为导航),研究风向和海水,跟踪鸟类、鱼群和鲸鱼的行动。太平洋上的船蛸之所以出名是由于其相对的重要性—它们与一些重要现象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本身就在粘附到某个物体之上的同时进行着记录和观察。
在赤道和南纬 15~25 度之间的地区,航海依赖的是季节性的东南信风。“信风”(trade wind)这一名称的由来并不是因为它们被贸易船队所利用(事实上所有的风都是如此),而是取自“trade”一词在古代表示“稳定而有规律”的含义。18从所罗门群岛出发的水手们利用有规律的季风满怀信心地顺风航行。如果他们没有发现新的大陆,信风最终会送他们返回,使他们能够向西返回家中(14 至 15 世纪时欧洲人在大西洋探险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个与此相似的策略)。因此,探险是有目的的双向航行的产物中最重要的部分;新岛屿偶尔会被发现,这是船只在海上迷失方向的结果。从所罗门群岛向桑塔·克鲁兹群岛和位于东部及东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亚岛的最初探险也证实了这一设想。在赤道和大约南纬 20 度之间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其余地区,定居模式也是如此。
新西兰的定居活动则是个例外。虽然北岛的最北端位于南纬 35 度左右,距离所罗门群岛大约有 2,000 英里,但从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部出发进行探险的人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其实是在变化不定的风带较远的一侧,他们很难抱有安全返回的期望。因此,与马克萨斯群岛相比,人们并不怎么重视这里。马克萨斯群岛位于所罗门群岛以东约 4,000 英里处,但是人们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已到达那里。新西兰同样位于纬度更高(也更加寒冷)的地区,它与赤道间的距离要比夏威夷长 900 英里,位于一个更易遭受恶劣气候影响的地区。这些环境因素足以解释为什么最初的定居者最终放弃了海路(ara moana)而返回波利尼西亚群岛。即便如此,毛利人并没有完全背离大海。在大约 1500 年时,他们到达了位于新西兰以东 430 英里处的查塔姆岛,该岛可能是波利尼西亚水手们最后一个定居的岛屿。
人们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现如此多的小块陆地,是由于他们对大洋环境的熟悉,以及依靠与其目的地没有直接联系的现象,来“扩展”其有目的的登陆范围的能力。19这些深奥的知识通过口授而世代相传,其中一些技术在其他的航海传统中同样存在。这些技术包括:跟随以海洋为生却在陆地上栖息的鸟类,留意不同于鱼类或海洋哺乳动物的物种,寻找因自然火而产生的烟火,以及识别礁体上海水颜色的变化。太平洋地区的水手们培养出一种能够通过观察海水的涨落,在通过岛屿时避免偏离航线的能力。20天上的云能够通过颜色、移动速度和形状的变化,预告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岛屿的出现。此外还有一种岛屿的“幻象”,是岛屿上方的一种微弱而让人产生错觉的柱形光束,在环状珊瑚岛与环礁湖上尤其明显。总之,这些现象扩展了水手们的观察范围,使之能够察觉到 30 英里外的陆地的存在,并极大提高了在海上发现哪怕最微小的地点的可能性。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