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东城外-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2年前 (2022-06-30) 153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故乡不仅是一个充满浪漫想象的地理概念,更是所有的人生幸福和温情爱意充溢其中的港湾。东城外是作者的故乡,那里有他少年儿郎时的温馨记忆,拾柴火、割野草、挖野菜,捉鼠、晒秋、冬藏,那些老物件、老乡亲、老故事在他朴素、真挚地讲述中,弥漫出岁月所生发的无尽留恋和遐想……

作者介绍

谢新源,河南温县人。一九七九年底入伍,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心踪•游踪•神踪》《沧桑无语》《纯洁的季节》《阳光裹着记忆》《阳光点燃心灯》,长篇散文《母亲叙事》,报告文学集《流程》《地韵》《响云》,人物传记《追赶心中的彩虹》等。曾获广东省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奖、《解放军报》第二届“长征”文艺奖等。作品被译成韩文,入选中学生辅助教材。

部分摘录:
志书里的珍藏 感怀故乡,是人之本性,因为故乡像母亲一样,给予了我们人生偌多的恩赐。而故乡,更不曾忘记你我,哪怕是你我不经意间为她做过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故乡的记忆,多会令我们感动和感慨。
蟒河原来水量较丰富,本世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岸皆有堤。两堤间河床宽约十数米或数十米不等,汛期常涨溢决口泛滥。
1950年和1954年冬曾两次复堤。1972年又整修招贤至祥云镇蟒河堤8.2公里。
一日晚上,闲翻竖在书柜许久了的《温县志》,看到有这样一段记载,眼前一亮,心里紧接着又咯噔了一下:这不是我曾经参与过的那场修堤工程吗?怎么县志里还记着呢?
我有些激动。回想起来,这该是我参与为故乡做的第一件颇有意义的大事吧。
1972年,我十二岁,上小学四年级。
正值隆冬,放寒假前夕。那天早上,我刚准备出门上学,父亲说他先要赶到修河堤的工地上。
“等等,给你找几件换洗衣裳。”母亲走进里屋。
“来不及了,年前要收工,这就得走!”父亲急着说,拎过装了碗筷、脸盆、毛巾的网兜,夺门而出。
“过几天,敏儿放假,就让他给我送来吧。”说这话,父亲已走到了院中。在家里,父母都唤我的小名:小敏。
一大早,我尚睡得迷糊,隐隐约约听到生产队长法明叔和父亲站在院里说话:
“文之、信之、宝成、小逢、小旺,你我,咱们七个先去打前站。”队长提到的这几个人里,文之会做大锅饭,小旺会木工,宝成懂搭棚,信之和小逢是打井能手。
又过两天,副队长喜全带领队里壮年男女三十多人,包括我姐,高举红旗,拉着架子车,赶着灵角牛,浩浩荡荡,向着几十里外的工地赶去。
父亲一直没回来。
几天后,学校放了寒假。
那天,喜全回队拉面,母亲听闻,便抱出一包衣裳,递给我说,跟着你喜全叔,再送几件衣裳给你爸。
蟒河,发源于山西济源,自县西南入境后,一条直线似的向东流去。在它南面大概三五里之远,便是宽阔但水流并不算湍急的黄河了。历史上,蟒河水流一直丰沛,尤夏秋两季,以致过上几年河堤就得增宽加高。
工地紧邻着黄河滩,我到的时候,快要晌午。冬天里不常露面的太阳,不时探出云头。时有时无的阳光,一会儿令人目眩,一会儿苍然晦暗。黄河滩一望无际,空空荡荡,即便是很微弱的北风,在这里也吹出了它的狂烈,枯草亦不时纷纷卷起,飞飞扬扬。
结了厚冰的蟒河,两岸高高的河堤上人山人海。堤下,一行人挥锹装土,早被磨得锃亮的铁锹,在日光映照下划出一道道白光。堤坡上,有的肩挑箩筐,有的三五人推着架子车,有的摇晃手中皮鞭吆喝着拉车的马牛驴骡,随波逐浪般,将泥土和石块运上堤坝。而堤顶上,于飕飕寒风中,却全是脱光了上衣肩搭毛巾的壮汉。他们,或三四人手握粗硕的木杵杆,嗷的一声举过头顶,然后重重地砸向地面;或五六人各抓一根粗绳,奋力将百十斤重的石硪抛向空中,再使劲儿下抻,那石硪便添上了千钧之力落下;或抡动二三十斤重的铁锤,将一块块青石嵌入泥土里去……尤其那数不清、看不到尽头的红旗,遍插堤顶,在风中哗哗猎猎作响,和着此起彼伏的劳动号子、牛哞马叫,像在演奏着一场声势浩大、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交响乐大合唱!
我站在堤顶,全身热血沸腾。
“既然放假,就别回了。跟着我们干,来都来了么。”晌午吃饭,队长端着大海碗,走到我跟前说。
我抬头看了眼父亲,心里想:我才几岁,在这儿,我能干啥?
“烧水、送水总会吧?”队长看出我的担心。
“能行。”父亲帮我应承下来。
我留在了工地,除却烧水、送水,也帮着推车,或者洗碗、择菜,大都是些杂活儿。
一晃,四十八年过去,这事儿早消失在了我记忆深处。不承想,今天却在县志上看到了记载。尽管在工地的十几天里,我并没像那成千上万的壮年男女,出了那么多的力气。但我以为,这算是故乡的记忆了。故乡,把你我所奉献于她的,写进了历史,用另外一种方式,记录我们人生的斑斑点点。
引猪回灌工程:1977年10月,于西城外猪龙河东岸建引水闸三孔……1978年竣工。渠水可自流灌溉土地2.8万亩,回补(地下水)面积5万亩。
这是我在县志上看到的另一条记载。我参加了工程前期从猪龙河取水口到引水闸之间,一百余米引水渠的开挖。那年我十七岁,正上高中,学校放秋收假。恰逢收种大忙,壮劳力紧缺,队长就只好派活给了我们几位在校生。刚满十七岁的我,第一次被当作壮劳力来使用,记忆尤为深刻,但并未想到县志上会有如此详尽的记录。
在此之前,我曾翻阅过不少旧时志书,明清乃至民国期间的多记疆域、沿革、形胜、政略,以及节烈孝义,以颂王道、倡伦常为要,唯独缺乏记述地域经济生产这一社会发展的历史。眼前的这部县志大胆突破,补上了这一块。经历者阅之,能慰于故乡的记忆;而于普通民众,当不啻为爱国、爱民、爱乡教育提供了现实素材。
这大概亦是一届政府编修新志的旨要之一了!
于此,我的体会就很深刻。
还记得1976年我初中毕业,放假在家等待升学高中时,参加县际公路升级改造那件事。
其时,县里欲将南起招贤、北至杨磊的一条6.5公里长的简易公路,铺上柏油改造成高一等级的县际公路,我被生产队指派到有十四五人的工程队。要干的活儿其实并不多,也不重。一辆大型翻斗车,拉来冒着黄烟的柏油与石粒按比例搅拌好的铺料,倾倒于地,再装上小泥斗车,向前铺一截便送过去几车;一台小型压路机跟在后面,将众人推开摊平的铺料再次压平、压实即可。我负责推小泥斗车。
也就半个月,工程结束。刚好,我也该去高中报到了。
入学第一次写作文,要求记叙假期中一次有意义的劳动,不用怎么想,我就把这次参加公路改造的劳动经历给写了出来。当时,正值仲夏,劳动量不大,但头顶毒日头,一天七八个小时吸着浓烈刺鼻的柏油味,环境条件算是艰苦的。我在作文里着重写了众工友顶骄阳、抗熏烤的吃苦劲头,不想,竟被老师选送到全校优秀作文展上。不少同学在这篇作文前,从头读到尾,啧啧称赞……
现在,改造公路这件事也被记录到了县志里。
1961年初冬,整一岁的我,随父母从陕西蓝田回到家乡,一直到1979年冬应征当兵,头尾在故乡整整生活劳作十八个年头。仔细回忆,大概我也就参加过这三次大项劳动,未想却都被记载到了县志里。尽管不曾出现我的名字,依然感到这仍不失为我人生中的幸事。透过这些简短的记录,不仅我,还应该有更多的参与者,能够从中寻觅到自己的人生印痕,唤回那段美好的时光。
有时,我们遗忘了,故乡却永久地记忆着!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