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大头侃人:任正非-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6-30) 162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企业家也可以讲得很有趣!
你没有听过的任正非与华为30年商战史。
【编辑推荐】
✦ 火爆全网人气主播!收听量超5.9亿!《大头侃人》重磅推出!
✦ 作者节目自上线以来,创造了素人主播百天点击量过千万的收听奇迹!上线仅10个月播放量破亿,与高晓松、梁宏达一起,成为蜻蜓全网 的前三甲主播!
✦ 一个有说、有笑、有哭、有骂、有心的任正非,一个繁华似锦、烈火烹油、激流涌动的华为。
✦ 讲透任正非与华为一起走来的辉煌与传奇:
任正非是一个注定要永铭中国商业史上的伟大人物,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企业家奋斗。他缔造的华为企业和他一样沉稳、低调,历经沉浮坎坷,却披荆斩棘,屡次登上时代的巅峰。
这一路,是九死一生,这一路,是万劫幸存,这一路,是屡败屡战,华为没有神话,只有三十多年连绵不断的奋斗血泪史。
【内容简介】
一个任正非,半部当代史。
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从任正非的成长经历来看,他其实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很多人说华为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那么华为究竟伟大在什么地方?它这些年凭什么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成为当今世界电信行业的王者?
偏偏任正非非常低调,从来不愿意宣传自己,所以外界对他知之甚少,偶有介绍华为和他的书问世,一时间洛阳纸贵。我们今天讲华为的故事,就要从头讲起。

作者介绍

于立坤
蜻蜓FM王牌主播,爆款栏目《大头侃人》收听量已超5.9亿。山东盛狮文化传媒联合创始人。
作者节目自上线以来,创造了素人主播百天点击量过千万的收听奇迹!上线仅10个月播放量破亿,成为蜻蜓全网的前三甲主播!
作者以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多元的观察角度,用特有的幽默和温情,深度剖析这个时代的商界巨子,为听众提供创业和投资借鉴。本书是他潜心研究、数易其稿、耗时最久的一部作品,深受听众喜爱。

部分摘录:
四十年磨砺 1983年,任正非离开了军队,踏上了深圳——全中国最有活力的这片热土。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在贵州安顺市镇宁县。
在中国的版图上,贵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所谓“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明代王阳明曾云“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贵州多山地,聚山万座成一国,史上素有“山国”之称。
贵州不若江南富庶之地,从来没有大批量出现过杰出人物,但贵州的杰出人物一旦从山旮旯里蹦出来,那就是鬼才、奇才。
任正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身上有贵州人那种“日鼓鼓”的精气神,所谓“日鼓鼓”,简单说就是倔、认死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算得上是科学天才的有一个杨振宁,算得上是商业天才的有一个任正非。其他的天才虽然无数,但恐怕不容易打进史书去。”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任正非只是新“贵人”,他的祖籍其实是浙江金华,祖父名叫任三和,来自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的任店村。
任三和有一门在黄宅镇远近闻名的手艺——制作金华火腿。他做出来的火腿色泽金黄、纹理明显,味道更是无可挑剔,深得吃货们的欢心,搁到现在的话,没准儿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老话说,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凭借这门手艺,任三和一家衣食无忧,后来还盖了一座气派的徽式四合院,这是中国商人的传统。北方商人建大院,南方巨贾造园林,千古一脉相承。
1910年11月16日,任三和有了一个小儿子,他给孩子取了个很出众的名字——任木生(看来这孩子是五行缺木啊),字摩逊,意为儿子长大后不逊色于任何人。
说起来还真有意思,任摩逊真的像他父亲希望的那样,自幼聪慧,好学善学,再加上家境殷实,大家都觉得任摩逊前途不可限量,将来是要“中翰林、点状元、做大官”的。
等到任摩逊读了几年书,他的父亲任三和老先生却不愿意再让他上学深造了,觉得读书再多也没有用,认识几个字会记账就行了,还是扎扎实实学门手艺更好。
任老先生还在大门正上方刻了“绳其祖武”四个大字,意思是要跟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后人应该继承父辈的手艺。任摩逊显然不这么认为,他更愿意做个读书人,而不是火腿大师傅,他要出去读书、见世面。父子二人就这样产生了冲突。
其实在我看来,人在世俗的物质生活之外,的确应该有一个精神世界。读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明理和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那个世界里,风雨不可进,国王不可进,只有自己能够无边无际地自由翱翔。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里说的,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任摩逊就是闪耀着自由光辉的这种人。
老话说“儿大不由爷”,最终,任三和做出了让步,让他的这个小儿子继续读书。这个决定深远地影响了任氏一脉的命运,在后来任摩逊、任正非父子两人最困难的岁月里,任摩逊再三跟任正非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让他千万不要放弃学习。
1931年,任摩逊考上了北平民大经济学专业,随后在父母族人的期许中去学校就读,这本来是一个可以看到结局的故事:读书、结婚、继承家业或者做官……
但是,世事难料,这一年,局势骤变,日本入侵东北。天下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任摩逊和满腔热血的同学们不甘心做亡国奴,开始积极地参加各种救亡运动。
孰料祸不单行,任摩逊在大学读了三年后,他远在浙江的父母相继病逝了。这对任摩逊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是感情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二是经济上也失去了来源,他没有办法再上学了,只好辍学回家。
回到故乡后,任摩逊先后在浙江定海水产职业学校、南京农业职中任教,以维持生计。
1937年,机缘巧合之下,颠沛流离之中,任摩逊因同乡介绍,来到广州国民党412军工厂做会计。这个工厂主要生产防毒面罩,是军工产业的边缘产业,随着局势的发展,工厂先是迁到了广西,再从广西迁到了云南,又从云南迁到了贵州。
当时,烽火连天,每个人都是朝不保夕,谁也不会想到,412军工厂这段工作经历后来会给任摩逊及其家族带来那么巨大的影响,在未来的岁月中,整个家族因为这件事灾祸不断。
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让热血青年任摩逊丧失对人生和国家的热爱。他私下里宣传抗日,组织讨论会,举办读书会,用行动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个读书会里,人才荟萃,后来出了不少地方高级干部。
很快,任摩逊办的读书会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特务们准备抓捕他。
危急关头,任摩逊不得不另做打算,以送同乡回老家为由,离开了工厂。可他回到老家后也备受国民党特务的骚扰,为摆脱一路尾随纠缠的特务,他佯装得了恶疾,让村里人用轿子把他抬到当地的火车站。特务怕被传染,不敢靠近阻拦,任摩逊就这样机智地逃离了家乡,这一去,青丝变白发,天涯漂泊,如小舟逝于江海,再未归港。
为了不给老家的人带来麻烦,也为了找个安全的避难所,任摩逊乘着继续南下的火车再次返回贵州,在这个“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西南山国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漂流。
至于浦江的那个家,任摩逊再也没有回去过。直到1995年5月,已经85岁高龄的任摩逊,在儿子任正非的陪同下,最后一次逛了浦江县城,父子俩拍照留念,不知是近乡情怯,抑或是怕睹物思人,任摩逊最终没有迈进家门半步。
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人间万事消磨,任摩逊经历了种种生离死别,到头来恍有人生如梦之感,自故园返回贵州不到一个月,任摩逊与世长辞。
贵州过去是多以偏远闻名于世的,不论是“黔驴技穷”还是“夜郎自大”,都是在暗暗地表达这一地区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距离感。往事越千年,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如今的贵州已成为中国的大数据之都,因为气候凉爽、利于散热,可以为互联网公司节省不少电费的支出。
可在任摩逊所处的年代,贵州还是非常落后的。不过冥冥中自有定数,当年重返贵州后,任摩逊再执教鞭,结识了他此生的灵魂伴侣——程远昭。
程远昭是贵州人,在这个西南山国长大。非常幸运的是,就在同龄人结婚的年纪,她在父母的支持下念完了高中,在当时,她在当地算是个“大”知识分子。结识任摩逊之后,程远昭更是见贤思齐,不断自学精进,最后成了一名数学老师。
任摩逊和程远昭结婚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1944年10月25日,任摩逊和程远昭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这一年,任摩逊34岁,程远昭17岁。
家有添丁之喜,国有动荡之忧,看着这个呱呱坠地的儿子,任摩逊忧从喜来,想到自己北上京华读书正是青春放歌之际,孰料国破家亡、山河破碎,自己在大时代的洪流里颠沛流离,历经各种是非、无数成败……
任摩逊希望自己的儿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能明辨是非,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磨难所败,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以他和妻子认真地为这个孩子起名为任正非。这是他们的期盼,期盼这个孩子未来可以正本清源、明辨是非,这也是他们对孩子的祝福:江湖千秋磨难,任我行。
新中国成立后,任摩逊穿着土改工作队的棉衣,随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同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山区,在那里,他创办了镇宁民族中学,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不少后来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但他的一生如同枝叶掩映的春泥,不为人知。
当时任家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任正非曾回忆说:“我们家炒菜是有盐的,当地认为有盐炒菜的人就是富人了。我们不能完全说是很穷的穷孩子,但是,我们和城市的孩子比起来,认识确实太孤陋寡闻了。”
不过,随着家里的孩子日渐增多,生活就变得捉襟见肘,任摩逊最小的儿子1956年出生,整整比任正非小十二岁。
那时,任摩逊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教育上,家里的担子只有程远昭一个人扛。虽然如此,她却从不抱怨,朴实善良、性格开朗的她成了这个九口之家的顶梁柱。
根据大头的观察,一个家族中,妈妈的素质往往决定了后代的命运,前有孟母三迁,后有岳母刺字,都雄辩地证明了娶妻娶贤的重要性,程远昭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妻子、伟大的母亲。
当时,程远昭最大的使命就是保证一家人活下去,她总是把其他人照顾周全了才顾得上自己,平日里张罗着家人吃上饭,她自己便开始拾掇灶台,等活计都干完,家人又都吃完了饭,她又得开始忙前忙后收拾,吃不上饭成了常有的事。
程远昭身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女性和知识女性的优良品质,她勤劳、耐苦、慈爱,生完孩子当天就下地做饭,忍饥挨饿时而有之,同时她也上进、努力、不服输,在教学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全家人活下去……她的这些特质深刻影响着年幼的任正非,是他不服输、开朗个性的源头。“好父母胜过好老师”,诚不我欺。
生活艰辛,可无论怎样煎熬,任摩逊夫妇从不多吃一口粮食,他们家那时就已经很“时髦”,实行“分餐制”,但不是为了避免传染疾病和远离病毒,而是共餐这种模式下,大孩子会多吃,年龄小的孩子吃得少,因为粮食总量不够,就会有人饿死。他们给每个孩子定量,不能争抢,这样尽管大家都忍饥挨饿,但保证了没有一个孩子饿死,这样“残酷”的规则,保证了家族的完整性,而程远昭那份本就不多的口粮经常出现在饥肠辘辘的孩子的碗里。
“我从小到大,最大的记忆就是吃不饱,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最大的梦想是想吃一个馒头。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想是不是有个馒头吃,并不是追求好好学习,将来有什么发展机会……”许多年以后,任正非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的时候,如是说。
这段难忘的岁月,让任正非初尝了人生艰辛的一面。
到了三年困难时期,任正非一家的情况更加窘迫,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文章里是这样描述那段艰难岁月的:
……每个学期每人要交2~3元的学费,到交费时,妈妈每次都发愁。我经常看到妈妈月底就到处向人借钱度饥荒,而且常常走了几家都未必借到。
直到高中毕业我没有穿过衬衣。有同学看到很热的天,我还穿着厚厚的外衣,就让我向妈妈要一件衬衣,我不敢,因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学时妈妈一次送我两件衬衣,我真想哭,因为我有衬衣了,弟妹们就会更难了。我家当时是2~3人合用一条被盖,而且破旧的被单下面铺的是稻草。
上大学我要拿走一条被子,就更困难了,因为那时还实行布票、棉花票管制,最少的一年,每人只发0.5米布票。没有被单,妈妈捡了毕业学生丢弃的几床破被单缝缝补补,洗干净,这条被单就在重庆陪我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
我们家当时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高三快高考时,我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吃,被父亲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
高考前三个月,妈妈经常在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
1963年,任正非凭借顽强的意志,以中上的成绩考入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2000年,该校被并入重庆大学),不得不说,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这是命运给予他最好的礼物,它开启了任正非后来的人生所有可能。
进入大学,任正非决心不辜负父母的苦心,学习十分刻苦。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能赚钱孝敬父母,家里的生活会慢慢变好。可是没想到,就在这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我们从任摩逊的几张老年照片以及他的往事中可以看出,任摩逊是一个性情沉稳、低调内敛、不苟言笑、认真严厉的老知识分子。在“文革”前多次运动中,任摩逊都很低调,所以没有受到冲击,但这次他没能躲过去。
虽然1958年任摩逊以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入了党,但因他曾经在国民党军工厂工作,以及他积极的革命进步意志,造反派给他扣上了“修正主义”的罪名,他很快就被打倒了。
在此期间,任摩逊常被造反派推到大街上游街示众,那个时候流行给他们这些“五类分子”头上戴高帽,脸上涂上墨,让他们在众人簇拥中接受批斗和拳脚,人格尊严荡然无存。
有一次,任摩逊曾经的学生指着他质问:“开学第一天,你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向我们宣扬孔孟思想,你承认不承认?”
这个学生指的“宣扬孔孟思想”是什么呢?其实是任摩逊在开学典礼上引用了孔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但在当时,这也成了罪名。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