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历史的“三峡”-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6-30) 110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进入曲折动荡的“历史三峡”,开始了缓慢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多少精英参与其间,汇入这股波涛汹涌的历史大潮。他们摇旗呐喊,蜂拥争先,浪卷船翻,惊险莫名。他们言忠信、行笃敬,默默耕耘,把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慢慢地推向现代化。
在本书中,历史学家唐德刚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对这些风云人物的功与过逐一分析,不偏不倚,展现出其对中国历史脉络的清晰洞察,以及对中华民族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从晚清到民国》《从甲午到抗战》《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书缘与人缘》《史学与红学》等,作品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以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部分摘录:
“护国运动”的宏观认知与微观探索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世界基督徒的“圣诞节”,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袁世凯做皇帝的“护国运动”“云南起义”八十周年纪念日。现在且谈谈“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和“云南起义”是怎么回事呢?这一问题,不但今日的读史者和治史者都不太容易说得清楚,就连当年亲身参与其事的基层人士,亦不甚了了。
记得远在一九五八年,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襄赞李宗仁先生撰写他的“回忆录”的时候,我才知道李将军一生的辉煌事业实是从他在“护国军”中“炒排骨”(当排长)开始的。在他第一次参加“讨龙”(龙济光,袁之爱将,时为广东将军,加封郡王)时,他头上中了一弹,打掉满嘴牙齿。这伤口如上移一寸,李排长就要为“护国”捐躯了。
他大难未死,因功递升连长,继续参加“护法战争”。李连长一次在战场上观察敌情,刚一站起,大腿上便中了一弹。他如迟起一秒钟,李连长也要为“护法”捐躯了。
李将军为着“护国”和“护法”,生死之际,空间上只差一寸,时间上只差一秒。他当时如为这一寸一秒之差而战死沙场,则后来的“北伐战史”和“国共内战史”,都要改写了。你能说,历史没有其“偶然性”?
李宗仁戎装照
可是李宗仁虽为“护国”“护法”出生入死,他当时对“护国”“护法”究为何事,却不甚了了。其后官高极品、戎马倥偬,当然就更是无暇过问了。直至他被赶出大陆,在纽约做寓公,经哥伦比亚大学之邀请,撰写其回忆录时,他对什么“护国”“护法”就不能再马虎而要略知其详了。
我那时是李的秘书和研究助理,有义务替这位上将研究员补课。为此我替他借了些李剑农的《民国政治史》、邓之诚的《护国军纪实》和陶菊隐的《督军团传》等书,让他去“研究”一番,以帮助“回忆”。谁知这些史书,对一位退休老将来说,实在太枯燥了,引不起他的胃口。后来我灵机一动,竟借来了蔡东藩的《民国史演义》。不意此书竟大受欢迎。不但李公本人,就连李夫人郭德洁也阅读起来,并参加讨论,由浅入深,触类旁通,就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你可别小看这部“演义”。它虽是一部小说,但是除了“小凤仙”一类花边,被加了些麻油辣椒之类的杂料之外,它对一般军国大事、政府文献、往来电讯,却都是抄自当时喧腾社会、而今已失传的可称为史学“第一手资料”的各种报刊——李氏夫妇当年也都曾读过或听说过的各种报刊。一经提醒,再加史书印证,在回忆上,每每有豁然而悟之感,也充实了我们研讨的兴趣。
此事后来被郭廷以先生知道了,他对我竟大为称赞,认为是特有史记。盖中国近代史中所谓“护国”“护法”等等军阀时期的烂账,纵是资深史家,耄耋前辈,对之亦鲜有不晕头转向者也。
宏观认知,微观探索
根据这一类治史的特殊经验,和个人数十年教读历史的些许心得,我认为处理像“护国运动”这种史学个案,对它宏观的认知和微观的探索,二者是不可偏废的。所谓“宏观的认知”者,并非认定某种史学理论作为框框,然后去搞“以论带史”,甚或“以论代史”。吾之所谓“宏观的认知”者,是看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本身的变化,然后聚积其相关史料而分析之,庶可回头看出这段历史发展的脉络。
换言之,历史家不是算命先生或诸葛孔明,未卜先知。历史家只是司马懿,“事过则知”,事情发生之后,把数据、资料输入电脑,按键分析,然后才能“恍然大悟”,长叹“原来如此”!因此“宏观认知”和“微观探索”实是社会科学治史的不二法门。所以我们治“民国史”,虽上智如胡适与梁启超亦难下笔,因其时间未到,数据、资料不足故也。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同时发生了史所未有的变化,瞻前顾后,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做点从大看小的宏观认知,对各项答案,像“护国”“护法”“西安事变”,做点从小看大的“微观探索”,下点“定论”,应该是此其时矣。所以本篇拙作,就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护国运动”加以透视而试论之。
共和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在宏观认知之下,我们对“共和民国史”,看出些什么“脉络”呢?
我个人教读民国史数十年,总是坚信:一部中国近代史(包括现代、当代)便是一部中国近代转型史。什么是“转型”呢?长话短说,就是把落后的“传统中国”转变成进步的“现代中国”。这种转型是一转百转的——小至鸡毛蒜皮、衣食住行、刮胡须、修指甲(微观);大到宇宙观、人生观,政经理论,价值标准(宏观),无一不转。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转得最突出、最敏感、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牺牲最重的,则是政治制度的转型,尤其是中央政体的转型——我们最后的目标,是把“君主专政”转变成“民主共和”。
从总体说来,我国近代转型运动是从鸦片战争(一八三九—一八四二)开始的,但是政治转型则迟至五十年后的戊戌变法(一八九八)——康有为、谭嗣同等企图把中国传统的君主专政,转变成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了,才由杨衢云、孙中山接棒,要用暴力革命来废除帝制,改采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总统、法院和参众两院制的共和政体。
果然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城内一声炮响,为时不过八十三天,到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美国式的共和政体,便在中国大摇大摆地出现了。这一记“辛亥革命”和随之而来的民初共和政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算个什么东西呢?那坚持“一次革命论”的国、共两党理论家都说是辛亥革命“失败了”——国民党认为是“革命尚未成功”,共产党就干脆讥之为资产阶级的假革命。那在一旁冷眼观察的党外人士胡适之先生,则扼腕叹息,他认为中国丧失了那一段最能实行民主政治的机会——因为民初政坛上那批活动分子,“都是一批了不起的人物”(胡氏亲口一再向我说的)。胡适暗中之意,实在是认为民初那批国会议员,都是有高度共和信念与民主素养的人物。他们比后来国民党的“立监委、国大代”不知要高明多少。他们失去了实行美国式民主的机会多么可惜!
上述三种理论,事实上都是一种在分析中国近代史时资料不足的看法。我们今日如聚积足够多的资料输入电脑,其结论就不一样了。通过宏观认知,我们觉得中国近代史上整个转型期,大致需时两百年,姑名之为“历史三峡”;而转型程序,尤其是政体转型,则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辛亥革命”既非成功,亦非失败,它只是这个历史三峡中的一个阶段之完成,一个险滩之通过而已。事实上,国民党的政权,也只是这个时历两百年的历史三峡里的一个阶段而已。
事过百年回头看,我们的政体转型(从独裁专制到民主共和)都还有一大段路好走呢!那么,我们如期望八十多年前历时只八十三天的辛亥革命,立刻就可化帝制为共和,岂不是天大笑话哉?
胡适之之兴悲,良有以也。孙中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我们的结论是:民初共和政体、代议制度之失败,原是个历史上的“必然”。
这个近乎武断的结论,我想当今的读史者和治史者,都不会有二话吧!
失败既属“必然”,那么失败后的民国孤儿,总得有条出路。为求此出路,事实上,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
孙、袁二人都认为民国政治其后的出路,必然是执政领袖的“个人独裁”。中山于一九一四年七月把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时,曾公开要求党员宣誓并按指模“服从”甚至“盲从”他一人。
袁世凯则自始至终圆谋建立合法或非法的个人专制的权力,从终身总统,到专制皇帝。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辛亥革命之后,时未到三年,以孙、袁二公为首的革命和保守的两派政团,都已一致承认:
(一)不适用于中国的共和政体已彻底崩溃;
(二)继之而起的政治形式必然是个人独裁。
三峡之水,不可倒流
因此民初孙中山、袁世凯,虽然在政治上是一对死敌,但是对独裁政权的看法,倒是一个铜圆的两面,没啥轩轾。可是他二人在中国近代转型史上的历史地位,却有“收山”与“开山”之别。
孙中山是属于后一形态的开山之祖。他虽然也主张独裁,但是在理论上他是有所为而为的独裁,他是要通过“军政”“训政”去实行“宪政”的“代议政府”的——做到做不到,是另外一回事。
袁世凯就不同了。他的个人独裁,在理论上,在实践上,都是个死胡同。袁在民国元年三月十日继孙文先生成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一九一三年秋季,他在镇压了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之后,于是年十月由新成立的正式国会选为五年一任的正式大总统;其后他又赶走国会中的国民党议员,解散国会,并由新成立的参政院,修改总统选举法,终于民国三年(一九一四,亦即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创立之年),又把总统任期延长至十年,并可连选连任,甚至不连选也可连任,那就变成终身大总统了。不特此也,他还可以“嘉禾金简”提名,秘藏于“金匮石室”之内,指定接班人作将来的终身总统。这样他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终身大独裁者了。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