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读城系列(套装共6册)-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5) 181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尽一座城的全部,因为人生命的短暂性注定只能窥见城市的一部分,而一本好的书,既可以带人窥探城市的细节,也可以带人俯瞰城市历史的全貌。让“读城系列”为现世生存在城市中的人提供一些关怀,开启一场纸上的古今之旅。
“读城”系列套装(共6本) 《布拉格:欧洲的十字路口》(新书) 被誉为“欧洲最美首都”的布拉格,拥有伏尔塔瓦河畔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其壮观的建筑群亦多彩多姿,从罗马式圆形大厅到哥特式塔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到巴洛克式大教堂,从新艺术风格的咖啡馆到立体主义风格的公寓楼……可谓包罗万象。 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布拉格是各方思潮、各国文化交汇碰撞之地,距今已有千年。 《巴黎:光影流动的盛宴》(新书)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探索法国》的作者格雷厄姆•罗布为你揭开“光之城”巴黎的秘密。 罗布精心提炼了自法国大革命至今发生在巴黎的真实事件,以一则则比小说更离奇的故事,带你走近一个个对巴黎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他们或者伟大,或者不太知名,或者已干脆被人遗忘。 书中的场景丰富多样,既有巴黎的采石场、地下墓穴、各式宏伟的古建筑,也有环城而设、让人惊骇不已的郊区地带。 《孟买:欲望丛林》(豆瓣评分8.9) 作为土生土长的孟买人,梅塔对这座奇幻之城如数家珍。 他以罕见的洞察力、惊人的细节和独特的切入点描绘与孟买的无限亲密。书中的故事次第展开,我们得以走入暗昧地带,见识穆斯林和印度教派面对孟买错综复杂的政商体系,为谁执牛耳不惜流血冲突。 我们得以跟随酒吧舞女,看她从备受凌虐、食难果腹的孩童成长为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青年。 我们也得以推开宝莱坞的大门,一窥其中的五光十色和森严等级。我们更得以认识那一张张渴盼的面孔,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从乡村来到孟买,却未能被孟买温柔以待……这座伟大的城市,或许注定要重复又重复这样的故事。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豆瓣评分7.0) 柏林——当今世上伟大的城市之一,它不仅是德国首都,也是欧洲重要的经济文化重镇之一。 进入此书,仿佛自己静止站立在柏林的街市,几百年的历史事件、声色犬马、白日、黑夜、浪漫、血腥,都风驰电掣般从眼前掠过。对历史的回顾使内心充盈,思想活跃。 《泰晤士:大河大城》(豆瓣评分7.6) 阿克罗伊德追根溯源般地把泰晤士河这幅神圣的画卷缓缓铺在我们面前,从她的过往,她的万物生灵,她独特的味道和迷人的色彩,到她的文化、法律、代代相传的魔法和神话,再到她的文学、贸易、气候,她的日生日落,潮涨潮汐,无一不是那样的魅力无穷。 《威尼斯:晨昏岛屿的集市》(豆瓣评分8.3) 彼得•阿克罗伊德的叙述既描绘客观事实,又富于浪漫传奇,构建出运河、桥梁、阳光下的广场、教堂与市场、节日与鲜花的生动氛围。 他带领我们穿越这座城市的历史,从四世纪避难者驶入潟湖的迷雾,到一个伟大商业国家的兴起、贸易帝国的建立、对抗拿破仑的战争,直至今日的游客入侵。书中包含了一个大千世界:里亚尔托桥上的商人,聚居区里的犹太人;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匠;狂欢节的面具与麻风病人悲惨的定居点;艺术家贝里尼、提香、丁托列托、提埃波罗。

作者介绍

格雷厄姆•罗布,备受赞誉的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专攻法国文学的评论家。1958年出生于曼彻斯特。曾任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院士。自1998年起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2009年获颁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12年被授予巴黎市金质奖章。罗布曾凭借《解锁马拉美》一书获得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独立学者奖。此后,他的《雨果传》一举摘得惠特布莱德传记奖和海涅曼图书奖,《兰波传》(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最终候选名单)和《巴尔扎克传》亦被列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又因《探索法国》获得翁达杰奖和达夫•库珀奖。其新作《巴黎人》荣登《星期日泰晤士报》及亚马逊历史类十大畅销书榜单。罗布的其他作品还包括《波德莱尔传》、《发现中土:绘制凯尔特人失落的世界》、《不列颠群岛的关隘》、《有争议的土地: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失落的世界》等。
德里克•塞耶,波西米亚历史专家、原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文化历史系教授,出版有《波西米亚海岸:一个捷克人的历史》《资本主义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和韦伯思想概论》《二十世纪之都布拉格:一段超现实的历史》《自找麻烦:超现实主义和社会科学》等多部著作。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的塞耶现居“牛仔城”卡尔加里,同时是阿尔伯塔大学社会理论与文化研究系的荣誉退休教授。

部分摘录:
始发站 我十七岁到巴黎那会儿[1],巴士底狱早已消失。旅行社提供的地图明明在东区标有“巴士底狱”的字样,但当我走出地铁巴士底站时,只见外面的广场上矗立着一根难看的青铜柱,此外别无一物,就连巴士底狱的废墟都没留下。青铜柱的基座上刻有日期:“1830年7月”,鎏金的字体已然黯淡。柱子背面还有铭文,颂扬巴黎人为捍卫“公民自由”而英勇献身。可是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这根青铜柱显然是为了纪念别的什么革命。何况1789年之后,连同国王在内的一众贵族都被送上了断头台,那么又是哪一个政权(或是哪一群人)在1830年血腥镇压了捍卫自由的巴黎市民呢?对此,纪念柱没有给出任何答案。等我回到英国,一个学长告诉我:除了1830年的革命以外,巴黎还发生过另外一起革命,就在七年以前。[2]
爸妈送我的十七岁生日礼物便是巴黎七日游。旅行社在巴黎军事学校附近的小旅馆替我订好了房间,另给了我参观巴黎古迹和在平价餐厅用餐的指南、塞纳河观光船的船票,以及一张可以在老佛爷百货兑现的礼品券。我打包了远超七日所需的衣物、急救用品和一本二手的《波德莱尔[3]诗选》。在遍访巴黎名胜之余,我的那些神奇且难以言表的体验皆因《波德莱尔诗选》的指引。我读波德莱尔的《巴黎即景》,也读他的《现代生活的画家》。波德莱尔在其中的一章里这样写道:“美妙与诗意充盈巴黎人的生活——奇迹包围着我们;眼不能见,却呼吸它一如空气。”我在圣雅克塔[4]附近的咖啡馆品读波德莱尔的文字。细雨模糊了往来行人的面庞,冷硬的哥特式建筑仿佛消散在蒙蒙雨雾里,就在那一刻,我当真见证了“眼不能见”的巴黎奇迹。
七天的巴黎之行还带给我好些有趣的发现。譬如埃菲尔铁塔对岸的小屋正是巴尔扎克一边躲债、一边写下《人间喜剧》[5]的地方。譬如我朝着圣心堂直走,站在可以仰望它那白色圆顶的高地[6],只见我脚下星罗密布的咖啡馆一片欢腾,所有的民间艺术家都在仿造相同的几幅油画作品。[7]譬如我曾终日徜徉在卢浮宫,既忘了吃喝,也忘了我究竟看过些什么。譬如我寻到了铺着砂砾的中世纪街道,也琢磨过石墙上令人费解的涂鸦——它们似是饱学又有政治抱负之人留下的。譬如我经过地铁里肢体残缺的乞丐,也经过旅行指南里不曾提及的街区,亲眼看到过《巴黎即景》所描绘的烟花女。
我那时对法语“照本宣科”,远不能运用自如。几番尝试与人对话无果后,我觉得保持缄默、细品巴黎方是明智之举。横跨巴黎市只需半天,我步行过数次,随后便对照公交路线图来规划当天的行程。不出一周,27路、38路、92路以及大多有着“随上随下”开放式后门的公交车已仿如旧识。我把坐观光游轮安排到了最后一天,基本在昏睡中渡过了塞纳河。等登上荣军院站的机场专线时,我的行李鼓鼓囊囊的,里头全是(依我看)价值连城的二手书。在巴黎的这一周太过充实,以至于没到老佛爷百货兑换小礼品也不怎么令我遗憾了。
返程的飞机直达伯明翰,我身边的乘客是个美国人。他试着同我闲聊,问我去没去过巴黎的拉丁区[8]。我回答说“没有”——尽管后来才意识到我其实是去过的,但到底已经迟了。“哎呀!”那美国人说,“你一定要再去一趟巴黎!没到过拉丁区,等于没到过巴黎。”
翌年,我带着足够两周的生活费重返巴黎,决意找一份临时工。三周后我找到了工作,这一回在巴黎停留了半年。再后来,我对巴黎足够了解了,我也终于明白:我永远不会真正了解这座城市。谁让气势逼人的停车门廊[9]是巴黎最具特色的景观呢——它们牢牢圈住内院,外人休得进入。我在这样的巴黎交到了朋友,他们大多出生在巴黎以外,却对身为巴黎人感到无比自豪。这些人带我去巴黎的隐秘角落,单凭我自己没可能找到。这些人践行“生活的艺术”:被困在车流里时依然优哉游哉,非法停车就相当于捍卫人身自由;他们把街道看作公共博物馆,好仔细端详橱窗里的摆设……这些人向我示范佯装同侍应生争执[10]的把戏,也鼓励我早日练出放胆打量美貌异性的厚脸皮。仍是学生的我翻阅过小说和史籍,试图把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与眼前的事实匹配起来。我学会了区分不同年份的革命,替巴士底站外的青铜柱找到了解答,甚至弄懂了一部分墙面涂鸦(政治标语)的含义。但我所习得的新知识总归显得别扭,且多少和现实脱节。这是企图查考历史的旅人必然会有的烦恼:先入为主的经验难免成为绊脚石。为此我查阅了《巴黎街道历史大辞典》(雅克·伊莱雷[11]编)的全部七千条目,审视过所有我能搜集到的老照片。然而在巴黎的天空之下,即便最耀眼的探照灯也无法穿透笼罩古建筑的重重迷雾。哪怕我的法语已精进到可以偷听人们对谈的地步,巴黎大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咖啡店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也一再提醒着我:这座有着百万人口、变幻莫测的都市永不会任凭一个人完全读懂。
我们即将展开的这场探险是对法国历史的回顾,这回顾由诸多不同的声音组成。我们的第一站始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我们的终点站落在公元2010年。我们不时会穿越回中世纪乃至史前,以便探寻当时的历史风貌。最初的巴黎是塞纳河上的一座小岛,那里曾是巴黎西[12]族人的家园。后来的巴黎发展壮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郊区地带却在现代巴黎人的心中引发恐慌,比之它们当年尚有强盗和野狼出没时更甚。
我但愿这本《巴黎》可比拟一部微型的《人间喜剧》,城中居民娓娓道来他们的亲身经历,汇集成巴黎的一段段过往。《巴黎》的每一则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每一则故事也都是完整的。故事与故事之间有交错、有转折,这些交错与转折是驿站,是十字路口,是划定时空的里程碑(不论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还是把它们看作一种比喻)。在巴黎,不同的区域和建筑在不同的阶段消失复又出现,被不同的眼睛观察,见证不同的事件、不同人群的执迷和梦想,由不同的建筑师改造,受到不同岁月的洗礼。
直至十八世纪末,巴黎方才有准确的地图,少数巴黎人也方才愿意稍离他们的街区。但即便是在资讯发达、出行便捷的今天,对巴黎(或者任何一座伟大城市)的再发现都难免一定程度上的混淆与错乱。巴黎的街道分布、它的地形纹理、气候、气味、建材和巴黎人的喧嚣一起,构建出一种特定的现实。不论有多私密或多怪异,巴黎城的每一个异象和愿景都和它的节庆以及古迹一样,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一家之言的确会让我们的这场探险变为脚本已定的呆板旅程,可是某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刻或特定的人物必然携带特定的观点和叙事手法。因此接下来的每一则故事都散发特定的气息,都主张自己的立场,都以独有的方式向过去致敬。正因为有叙事的需要,所以才会对巴黎建筑风格的转换、巴黎的警力和政府部门的变迁、它的基础设施与公共住房、巴黎人的娱乐消遣以及一场接一场的革命详加阐释。这些故事当中没有杜撰而后植入的细节,除了奥斯曼男爵、希特勒和少数几位共和党总统,也没有人对巴黎的排水系统或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做过点评。
一个人如果像解题一样沿着尚且未知的方向启程,之后再对照地图追溯他一路行来的脚踪,没准能从中提取良多有用的细节。我在踏过长路、搭乘过公交或经历过背包游后,曾经试图再现这样的“意外之喜”,好帮助自己整理回忆:率性出行是为了创设一个探索的情境;比对史料则是为了往这个情境中添入更为细致的见闻和推定。巴黎的历史学家有志一同地写道:想对巴黎做通盘记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写《巴黎》,恰好重申并且放大了这种不可能。历代佳作(一些仍在版)对巴黎的历史条分缕析,这一点《巴黎》绝不能替代;但这本书也并非乍看上去的那样偏离对巴黎传统历史的描述。《巴黎》正如文化普及类读物《探索法国》[13],其创作亦需严谨的考证,目的就是绝不篡改和矫饰来之不易的历史数据。最重要的是,我写《巴黎》是为享受追索巴黎本身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我的读者亦然。因此,但凡开明的历史学家都会建议你: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不妨试着找找拉雪兹神父[14]公墓里到底埋藏着多少奇人奇案,不妨去戴高乐广场[15]和索邦广场[16]之间的每一家露天咖啡馆小坐,不妨把巴黎的十几条公交路线从头到尾乘一遍,不妨淘一淘从都尔奈勒[17]码头直摆到马拉盖[18]码头的每一个书摊。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