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汉字精气神-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5) 123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汉字精气神》从汉字的起源入手,阐述古人造字的哲学思辨,连通古今,立足当代,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具有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全书内容叙述简洁,深入浅出。以三大板块展开:从提高个人修养的“生命之初”“立德树人”“君子之格”“德行之修”“高远之志”到担当社会角色的“尊长爱幼”“言而有信”“职场操守”“遵纪守法”“环保节约”以及树立家国情怀的“思源‘首丘’”“家国百年心”“境界须开更放开”“薪火相传”等,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修身立德的意识与主张一脉相承。我们既重视个体提升自身修养,也强调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更主张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具有高尚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张一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文化嘉宾,《百家讲坛》“解码汉字”系列主讲人,浙江卫视《汉字风云会》文化嘉宾。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主要研制者和起草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主要编写人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汉字文化的推广。

部分摘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无数思想巨匠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这种观念与精神于个人而言,是为人处事的德行标准;于一个集体乃至国家而言,则是强化自身以及同其他各方往来交流的思想和行为支柱。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中,做人做事的准则与理念随处可见,比如《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些中华文明的精粹,可以滋养人的灵魂,让人明白做人要有担当,要具有高尚的情怀,还可以培育远大的理想与志向。而特别有趣的是,一些汉字的造字意图本身恰好也可以体现中华文明的种种精妙。
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文字。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从孩童牙牙学语开始,父母便常常拿着卡片教孩子识字,“人”“大”“日”“月”……从这些最基础的汉字开始,一直到上小学、中学,我们将会学习3000—5000个汉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运用它们。不过,这些汉字的字形源流是什么,是怎么演变的,最初表达什么意思,又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意思,传达了什么价值理念……关于这些问题的知识除了大学中文系的文字学课堂仍在传授外,恐怕大多数人是并不知晓的。或许可以说,汉字承载的文化印记、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在逐渐被遗忘的。
譬如说“人”这个字,它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描画的是一个垂手站立的人的侧面形象。围绕着为什么用这种形式创造“人”这个字,曾经产生了种种猜测。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自谦”意识的一种体现,而“谦谦君子”则一直是数千年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为人理念。
再以“温”为例,古代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个字的右边由“囚”和“皿”构成,最初是通过给囚犯食物来表示“仁慈”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如果以仁爱之心待人,那么别人就会感觉到暖意,于是“温”后来便具有了温暖的含义。而更加重要的是,几千年之前的这种解释,能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人权”意识,因为在古人看来,尽管是对犯了罪的人,也要保证他们的生存权利。
类似“人”“温”这样的例子,在汉字中可以说不胜枚举。那些涉及修身立德、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的汉字,往往都可以从字形源头以及源流变化中一探文化的底蕴,例如何为“正直”,何为“尊重”,等等。当我们寻本溯源,探索这笔蕴藏在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钩一折中的宝贵财富时,重新“识字”的过程往往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感悟与启发。本书就拟从汉字的源流入手,管中窥豹,认真端详一下汉字所折射出的古人眼中的世界,感受一下古人对于善恶、美丑、对错、是非等的思考与认识。当下处于快节奏时代中的我们,想必可以从绵延三千余年的方块字中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韵吧!
从更宏大的角度来说,当今时代,党和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支撑的民族基因与民族精神,而且中国的价值观念在世界舞台上也彰显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继承传统、不断创新,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真实写照,而汉字以及它所携带的文化印记,恰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诠释源远流长、后浪推前浪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不断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我真的非常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和伟大的民族的一员,唯其如此,才能有这本小书的问世。
这本小书从立意到付梓,许多出版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辛勤的劳动,在这里要向他们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我也要感谢我的太太胡明和女儿张牧笛,感谢她们一如既往支持我的工作,尤其是对我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给予耐心指点,使我能够一直走在奔向“谦谦君子”的道路上。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并恳请各位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共同目标,能够对我不吝赐教。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