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日美博弈战-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5) 144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前期、90 年代中前期,以及 21 世纪初,作者常驻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的日本政府机构,得以近距离观察日美贸易战。基于这段经历,作者写成本书。目前,本书也是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国际学研究生院的指定用书之一。
本书从商品、产业摩擦到结构协议,再到广域经济圈共同规则,6个案例解读日美两国的贸易竞争。
正值中美矛盾不断升级之际,以本书介绍的日美贸易战为鉴,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对当前形势产生新的见解。

作者介绍

鹫尾友春
1947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关西学院大学商学院毕业,之后历任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JETRO)理事、海外研究所所长、世界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曾三次常驻美国(时任纽约研究所研究员、纽约研究所副所长、芝加哥研究所所长),得以近距离观察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变迁。
代表著作有《日本的国际研发援助事业》《从 20个角度解读美国1492- 2010 年的历史》和《最坏的打算、最好的预期:东日本大地震与日本产业的未来》。

部分摘录:
日美纺织品谈判及冲绳问题 谈判的本质 一般来说,有得有失是构成谈判的前提。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旅游景区买纪念品,大家想必对讨价还价的场景并不陌生。买家抱怨太贵而连连砍价,卖家则神情夸张地表示价格太低坚决不卖。最后,只要双方“忍痛”各让一步,多半可以成交。
这类沟通大而化之即为“谈判”“交涉”。双方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寻找自身及对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因此,一旦达到双方的满意程度,便可达成共识,谈判也被视为公平。当然,买卖双方交易意愿明确、意思表达清楚是谈判成功的前提。
然而,双方未必都希望促成交易,或者谈判不一定围绕同一个对象展开。还是以纪念品砍价为例。为了吸引客户,店家提出额外的条件:“如果你买下它,我就带你参观一处好地方。”此时,谈判的对象不再是纪念品价格,还掺杂了引领游客参观,即某种程度的导游服务。
再举一个谈判对象发生偏移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流行“互助”理念,宣扬不同行业之间的“双赢”。美国出于对本国电信行业的自信,逼迫日本开放该领域的市场,否则将对日本引以为豪的汽车行业采取进口限制。
以毫无关联的产业作为谈判的筹码,“双赢”才是谈判的目的。正如成语“声东击西”,无非是虚晃一枪,终究还是为了达成原本的目标。但是,面对这样的招数,对手显然觉得匪夷所思,“完全就是两码事”的怒斥也在情理之中。
梳理日本对外谈判的历史,结果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当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项被混为一谈时,日本鲜有“完全就是两码事”的驳斥。即使面对单个谈判对象,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争取的姿态也是少之又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缩减海军军备的谈判(又如华盛顿会议、日内瓦会议、第一次及第二次伦敦会议)便是最好的证明。英美之间虽然偶有矛盾,但最终还是联手迫使日本签订对自身极为不利的条约。反之,日本强势要求英美让步的情景则难得一见。日本谈判团秉承政府“避免卷入英美之间的争斗,恪守中立”的指示,其实于谈判来讲,未必有利。以退为进,与各国合纵连横的本意是坐收渔翁之利,但日本的如意算盘基本落空。
究其原因,一来是对“一战”中的表现心虚(出兵中国及西伯利亚地区等),担心国际舆论的指责;二来是受限于本国财政,原本就不敢奢望与英、美海军达到同等的数量和规模1。
因此,重塑国际形象,极力避免英美的联合打压,才是日本的谈判方针。为了实现这个隐性目标,代表团对舰队的数量和吨位做出让步。换言之,为了尽量避免和英美争得面红耳赤,日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谈判的攻击性2。此番姿态等于默许英美主导话语权,缓解舆论压力成为日本谈判的主要目标,对于关键的舰队规模自然一再退让。
此外,日本“以和为贵”的传统观念也多少影响了代表团的发挥。而且,基于根深蒂固的农耕思想,日本对于被国际孤立的后果未免比较悲观。从之后的历史演变来看,日本的做法显然值得商榷。
美国式谈判 言归正传,再看美国宣扬“互助”“双赢”的谈判风格。
回顾历史,与日本截然相反,把性质迥异、毫无关联的议题混为一谈堪称美国的拿手好戏,从其建国初期的两届大陆会议(1)就可见一斑3。
随着费城谈判临近尾声,弗吉尼亚州提议的废除奴隶贸易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基于州内黑人奴隶过剩,弗吉尼亚州政府考虑向周边的南方各州输出,因此希望禁止各州通过其他渠道进口奴隶。奴隶贸易本是自身的经济支柱,弗吉尼亚州却突然提出将“禁止奴隶进口”写入美国宪法,此中背景错综复杂,也是出于一己之私。
这则提议自然遭到了南方各州的反对,结果正中弗吉尼亚州的下怀。这一步棋可谓意味深长,旨在借助南方各州的强烈反对之势堵住北方各州的废奴主张。简言之,弗吉尼亚州提议的目的首先只是纯粹限制奴隶进口,即便不成,至少可以预防北方各州要求把“废除奴隶贸易”写进宪法。通过双保险的提案确保本州立于不败之地,无论何种结果都能从中渔利。
就在此时,北方各州抛出与“废奴”问题毫无关联的提案,要求海外贸易必须优先使用本国船舶。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曾禁止殖民地的船只于本国靠港。虽然美国最终独立,但是该项禁令并未废除。这对于造船业及海运蒸蒸日上的美国北方各州无异于沉重的打击,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试图打破禁令。办法其实极为简单,只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美国同样实施禁令,在英国抗议之后再提议两国同时废除。为了提前准备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美国北方各州把“优先使用本国船舶”提上议程,此举与弗吉尼亚州的算计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此一来,两则毫无关联的议题同时浮出水面。各州明争暗斗,宪法的起草者也是绞尽脑汁。
首先,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表决,这对南北十三州的代表或许不难,但是,南方各州(除弗吉尼亚州)显然不能容忍宪法中出现“废除奴隶贸易”的字眼。其次,一旦接受北方各州优先使用本国船舶的提议,势必会增加农产品出口的成本,有损南方各州的利益。
无论如何,尽早颁布宪法才是头等大事。因此,心思各异的州代表极力回避对本州不利的条款,又不愿因为门户之争使得立宪成为死局。于是,他们只能含糊其词、搁置争议,留待将来联邦议会制定法案时另行协商。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稳住南方各州,明确“废奴”问题未来由联邦议会审议。鉴于南北方的矛盾显而易见,各州代表默认不在宪法草案中提及“奴隶”字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合弗吉尼亚州的心意)。
二是作为对北方的回报,南方各州同意:将来在议会表决“优先使用本国船舶”的议题时,不再坚持需获得2/3的赞成票才能通过,改为“只需票数过半”。考虑到南方5个州的总票数超过议会的1/3,一旦抱团,就根本无法实现“绝大多数同意”,因此这番让步也为北方保留了希望的火种。
综上所述,两个议题毫无关联,轻重缓急的程度于南北方也是迥然不同。宪法的起草者从中发现协商的余地,巧妙地达成“双赢”的成果4。由此可知,“互助”“双赢”的谈判模式在美国政治中实属常见。
日美纺织品谈判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渐入佳境,不料却因为纺织品与美国产生贸易摩擦。
当时的纺织品主要是棉纺织品。随着摩擦升级,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把冲绳问题摆上台面,借题发挥。经济蒸蒸日上的日本首次接触“互助”“双赢”的美国式谈判,讨价还价的筹码还是本国领土,只能无奈妥协。
具体还得从纺织品说起。日本于1935年超越英国,成为全世界出口棉纺织品最多的国家。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战前引以为豪的棉纺织业自然成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此,无论日本政府,还是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国军方均没有异议。而且,美国政府及业界还积极为日本的复兴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然而,日本的廉价衬衫逐渐在美国市场泛滥,甚至出现“一美元一件”的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美国纺织业从1955年开始敦促政府实施产业救济,限制进口日本产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两国政府签订了《日美纺织品协议》。
当时活跃于华盛顿的政治说客麦克·正冈(2)在自传中写道:“根据1956年美国国家棉花协会(简称NCC)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棉纺织品产量为96.2亿平方米。相比之下,从海外进口的数量只有1.56亿平方米。”他进一步指出,虽然美国进口的棉纺织品约75%来自日本,但与国内的产量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因此,日本的棉纺织品出口不足以动摇美国的棉纺织业5。
“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微乎其微,为什么美国只对日本采取限制?”在与反对进口日本产品的急先锋、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研究所副所长会面时,正冈毫不掩饰心中的疑惑,对方也是一语中的:“相比于目前的销量,我们更担心未来。”6
迫于美国的压力,日本业界率先妥协。1956年5月,双方就棉绒、格子布等廉价纺织品的进出口比例达成共识。
对此,正冈直言无法接受:“美国只有一家企业生产棉绒,格子布的生产大多采用老旧的纺织机,效率极为低下。即便如此,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只占区区几个百分点。廉价衬衫虽然流行一时,但是质量更优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这只是需求旺盛之下的短期现象……鉴于美国同期呈现贸易顺差的现实,美方的要求显然不合情理……无论如何,日方的妥协只会给美国留下胆小怕事的印象。”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