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历代名家词集精华录(全22册)-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4) 129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历代名家词集精华录》共二十二册,精选温庭筠、韦庄、李煜、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陆游、姜夔、辛弃疾、纳兰容若等十九位词人词作,并收录后人评论,再加《词品》《白香词谱》《词学通论》《白雨斋词话》《词史》《唐宋词格律》等词学著作,尽收历代词作精华。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晚唐的温庭筠和韦庄乃花间词派的鼻祖,合称“温韦”。温词工于造语,浓艳沉郁,韦词清丽淡朴,情深语秀。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难脱“花间”之风。后期词作的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以后苏、辛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并成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家,《李煜词集》备搜李煜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柳词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争取恋爱自由和个性自由的要求。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晏殊的词集名《珠玉词》,晏幾道的词集名《小山词》,合称“二晏词”。晏殊被后世评论者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晏幾道的成就更在其父之上。论者以为他精力尤胜,措词之妙,一时独步。
★欧阳修词集,北宋文教大昌,欧阳修是北宋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是主导古文运动的北宋文坛盟主,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文艺批评,乃至经史、书法、金石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是宋词空前的划时代的革新,也是宋词进一步的发展。
★黄庭坚词集,马兴荣导读。黄庭坚的词作别具一格,他喜用典故、俗语、僻字作词,词风直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备搜黄庭坚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并加以简单的注释。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本书备搜秦观词作及后人的评论。
★贺铸词集,钟振振导读。贺词有音乐美,艺术造诣颇高,善于化用前人成句,兼有豪放、婉约之长,开辛弃疾、周邦彦词先河,在宋词发展上有重要作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他脍炙人口的名句,人称“贺梅子”。本书备搜贺铸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并加以简单的注释。
★周邦彦词集,李保民导读。周邦彦是生活在北宋时期集大成的词人之一,谈词论道者,无不赞誉邦彦妙解音律,擅长审定占音古调,能自度曲。称赞其词最合于乐,并且雅致精工,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性,尊奉他为词家正宗、词坛圣手。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宋代理想的上层阶级的妻子不仅简单地献身于丈夫的家庭,她还要有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文学天才和人际关系中高超的技巧,使她可以保持家庭的繁荣昌盛。
★陆游词集,夏承焘导读。陆游诗作今存九千多首,蔚为大观,其词作量虽远不如诗作巨大,但成就和影响却也很大。前人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本书备搜陆游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还加以简单的注释,此外更有词学泰斗夏承焘先生的导读和编年。
★姜夔词集,李强导读。在南宋词坛上,姜夔”雅词”一脉,风格迥异于易安之婉约、稼轩之豪放,独有”清空”、”骚雅”之韵,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追求。姜夔一生清贫,未入仕途。他天生一副傲骨,从不趋炎势、随波逐流,其词作在同时代的江湖文人群体中秀然杰出,表现出一种清劲脱俗的格调。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在唐宋词史上,辛弃疾历来以豪放著称。而“豪放”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有机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为一种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辛弃疾“以文为词”,为通行既久、已成习套的词体开出新境,使词的创作摆脱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带来了宋词繁荣发达、多姿多态的昌盛局面。
★词品,岳淑珍导读。杨慎此著正文共304则,可谓宋代以来词论首部巨著。书中所论,多为唐宋词,或理论,或鉴赏,或考证。其论填词,穷本溯源,直至梁陈隋六朝,为前人所未及。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纳兰词以纯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细腻的描写、浅白流畅的语句、哀婉凄艳的风格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数百年来广为流传,“一人而已”(王国维)绝非谬赞。
★白香词谱, 清舒梦兰著,丁如明评订 。《白香词谱》既可当作词谱用,又可当词选读,颇为流行。此版《白香词谱》,增加了“注释”、“评析”、“说明”三部分内容。书后并附《词林正韵》、《词人简介》。
★词学通论,吴梅著,徐培均导读。《词学通论》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所谓通论,即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研究词。归纳起来,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词人及其作的评价。章“绪论”,谈有关词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第二至四章,分别为“论平仄四声”、“论韵”、“论音律”,皆围绕音乐问题而论词;第五章谈词之作法;第六至九章,为历代作家作品论。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著,彭玉平导读。在以核心范畴为主,持以批评词史,总结理论方面,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都堪称是导夫先路之作。20世纪30年代,吴梅《词学通论》名动一时,其中许多观点即取资于《白雨斋词话》,因而其价值和意义值得充分估量。
★词史,刘毓盘编定。《词史》综述词自唐、五代、两宋、金、元下及明清千余年间萌芽、鼎盛、复兴之演变梗概,颇多独到见解。该书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黄季刚《文心雕龙札记》、刘师培《中国古文学史》为20年代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四部权威性著作。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王国维《人间词话》用传统的词话形式以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著。 《唐宋词格律》详细讲解了唐宋词中较为常见的百余个词牌,说明词牌之来历及所属宫调,指出其适宜表达的情感类型,详析其定格、变格之平仄声律。对各个词牌之定格、变革,均列举传世名作,以便使人获得感性认知。此书即为唐宋词格律之书,也可作为唐宋词选本来使用。此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性,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广受到词学研究者和填词爱好者的欢迎。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花间词派代表。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韦庄,字端己,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柳永,字耆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有《乐章集》存世。
晏殊、晏幾道父子,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并称“二晏”。晏殊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有《珠玉词》存世。晏幾道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情深意笃,有《小山词》存世。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其文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乐府》等传世。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部分摘录:
晚唐温庭筠(约801-866)、韦庄(约836-910)为早期文人词代表作家,词作大都见录于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在词史上并称“温韦”。

温庭筠,字飞卿,本名岐。(庭筠,又作廷筠、庭云。夏承焘《温飞卿系年》疑其“本名庭筠或庭云;字‘飞卿’,则当作‘云’;被辱后乃改名岐,旋复本名。飞卿弟名庭皓,其一证也”。)祖籍并州祁县(今属山西)。史称庭筠貌丑,号“温钟馗”。
庭筠出身于官宦世家,先祖大雅(字彦弘)、彦博、大有(字彦将)兄弟三人均为唐朝开国功臣,位列卿相。唐太祖曾对大雅兄弟说:“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耳。”(《旧唐书·温大雅传》)庭筠在《书怀百韵》诗“采地荒遗野,爰田失故都”句后特作注明:“予先祖国朝公相,晋阳佐命,食采于并汾也。”大雅官至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彦博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虞国公,在家乡并州有采邑。但其身后家道渐趋中落,子孙后代不断迁移他乡,家族的并州采邑一片荒野,身为彦博裔孙的温庭筠感慨系之。
庭筠自称“弱龄有志”(《上杜舍人启》),当与其自幼受到的家族影响有关。虽说温大雅、彦博之后,温氏家族名望渐衰,但仍为官宦世家。温庭筠在《书怀百韵》中不无自豪地自述家史:“奕世参周禄,承家学鲁儒。”世代奉儒守官,如温大雅之子温无隐官至工部侍郎、五世孙温造官至礼部尚书,温彦博之子温振官至太子舍人、温挺官至延州刺史,曾孙温曦官驸马都尉。其中尚有数人与皇室联姻,即温挺娶髙祖女千金公主,温曦娶睿宗女凉国长公主,温西华娶玄宗女平昌公主。或许可以说,特定的家世背景使温庭筠意识到效命唐王朝是其当然职责,对其仕宦前程充满期待。
然而,温庭筠的现实人生并不如意。成年之前家居江南,今人考证其本人占籍,有无锡、吴中(今苏州附近)两种说法(参见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童年时曾拜谒进士及第初入仕途的李绅。数十年之后,科场失意的庭筠向身为淮南节度使的李绅献诗“感旧陈情”时,开篇即追述说:“嵇绍垂髫日,山涛筮仕年。琴尊陈座上,纨绮拜床前。”(《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垂髫日”、“纨绮”,均指少年。史载山涛(字巨源)与嵇康交善。后嵇康被陷害,临刑前对十岁的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晋书·山涛传》)嵇绍二十八时因山涛荐举而入仕。庭筠诗中以嵇绍自喻、以山涛喻李绅,又称“感深情惝恍,言发泪潺湲”,难以言表的身世忧伤充溢于字里行间。很有可能当年的相见,庭筠的父亲对李绅有所请托,后不幸早逝,故而庭筠感今追昔,涕泪涟涟。庭筠年少时的一则轶事也透露出其早年的不幸。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引述庭筠外甥沈徽称:“温舅曾于江淮为亲表槚楚。”槚楚,即鞭打。《玉泉子》对此事有较详细的记载:“温庭筠有词赋盛名。初从乡里举,客游江淮间。扬子留后姚勖厚遗之。庭筠少年,其所得钱帛多为狭邪所费。勖大怒,笞且逐之。以故庭筠不中第。”(狭邪,指歌楼妓院。)庭筠因此名誉大损,科场屡试不第。多年后,其姊见到姚勖仍恨之切齿,拽其衣袖大哭道:“我弟年少,宴游人之常情,奈何笞之?迄今遂无所成,安得不由汝致之?”应举而需亲友资助、长姊的深切疼爱,似乎也左证了庭筠的孤贫身世。
温庭筠虽早有经济怀抱,但终身未第,前后十年左右的仕宦生涯,主要任职地方幕僚,难有作为。其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漫游、求仕、应举、闲居中度过。其漫游足迹所历除京城长安及家乡江浙一带之外,尚有蜀中、湖南、湖北以及边塞绥州(今陕西绥德)等地。游历的同时也是在求仕,因而不断有干谒之举,其存世之文多为此类作品,如其《上杜舍人启》所说:“必由贤达之门,乃是坦夷之径。”虽然干谒之举收效甚微,但依然信心坚定:“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题西明寺僧院》)
干谒之外,应举也是求得“张华识”的重要途径。在科场上,温庭筠屡败屡试,其中有一次堪称功败垂成,即开成四年(839)秋通过京兆府考试,荐名第二,可谓成功在即。(据《唐摭言》卷二“京兆府解送”条,获京兆府荐名者“谓之等第”,中第概率为十之七八。)温庭筠颇引以为荣,在《书怀百韵》、《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中两度言及并作自注。然而他却成了开成四年京兆府荐名中唯一的罢举者,自称:“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自注)学者据诗中情调及当时的政局,指出庭筠放弃礼部考试,实为忧谗畏讥、远祸保身之举(参见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其后,大中年间(847-859),温庭筠又多次应举均告失败,却流传着考场替人作赋的舞弊劣迹。《北梦琐言》卷四谓其“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大中九年(855),终因代人作赋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之事暴露,次年贬隋县(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尉,至襄阳(今湖北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延入幕中任巡官。
大中十年(856)至咸通三年(862),庭筠先后在襄阳徐商、荆州(今湖北江陵)萧邺幕府任职,与僚友段成式(字柯古)等宴游唱和。段氏《嘲飞卿》有云:“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愁生半额不开靥,只为多情团扇郎。”“多少风流词句里,愁中空咏早环诗。”又有《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庭筠《答段柯古见嘲》云:“尾生桥下未为痴,莫雨朝云世间少。”又有戏谑之作《光风亭夜宴妓有醉驱者》。这些诗作展示出温庭筠宦游襄阳、荆州的某些生活场景,也显露出其多数词作的创作背景。
离开荆州回到长安,庭筠在鄠郊(今陕西户县附近)家中闲居了两三年,咸通六年(865)任国子监助教,次年主持国子监秋试,并将合格者所纳“声词激切”诗作榜示于众(参见刘学锴校注《温庭筠全集校注》卷十一《榜国子监》)。或许因所榜诗作触犯权要,庭筠为此获罪,贬方城尉而卒。

韦庄,字端己,谥文靖。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和温庭筠相似,韦庄也拥有显贵的家族,先祖中如韦待价为武后时宰相、韦见素为玄宗时宰相、高祖韦应物官苏州刺史等,但曾祖以下数辈均寂无声望,仕历无考。
韦庄的少年时光是在长安、下邽(今属陕西渭南市)度过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在其心中曾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兄弟。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下邽感旧》)然而这段天真漫浪的生活过后,韦庄便开始了应举落第、颠沛流离、坎坷困顿的人生道路。
大概二三十岁时,韦庄或因科举受挫而潜心力学,曾在虢州度过了十年左右的村居生活。咸通二年(861)入京应举再次失败,后辞家泛潇湘、游江南。
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军攻入长安。正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韦庄亲历战火,后逃至洛阳,写下长达四千四百多字的著名叙事诗《秦妇吟》,借一位逃出长安的女子即“秦妇”之口,正面描述黄巢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及其与唐军拉锯争夺、困守绝粮等情形,以宏伟严整的结构展现历史巨变的重大题材,在唐诗中堪称绝唱。
中和三年(883)春夏之交,韦庄自洛阳赴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府,开始了为期十年的避乱生涯。光启元年(885)十二月,唐僖宗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所逼出奔兴元(今陕西汉中市)。韦庄奉命前往陈仓(今陜西宝鸡市)迎驾,未入关辅而为兵乱所阻,折道山西返回金陵。光启三年,镇海军乱,周宝被逐。韦庄南下客居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市)、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市),深感异乡流落之悲:“天涯方叹异乡身,又向天涯别故人。”(《东阳酒家赠别二绝句》其二)“若见青云旧相识,为言流落在天涯。”(《送人归上国》)“避世移家远,天涯岁已周。”(《避地越中》)
大顺二年(891),韦庄辞越游江西、湖南,次年入京应举未中。乾宁元年(894)再试及第,虽已年近六旬,但对唐王朝的复兴及其自身前程依然充满自信,在《与东吴生相遇》诗中说:“且对一樽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及第后五六年间,韦庄历任拾遗、补阙等要职,个人仕途可谓顺达,然而国家面临的却是藩将割据争雄、朝廷形同虚设的残酷现实。乾宁四年(897),西川王建攻打东川,韦庄以判官随谏议大夫李洵奉诏入川和解未成,亲身感受到藩将对唐王朝的轻视,但其本人却得到王建的赏识。三年后,即天复元年(901),韦庄应聘入蜀任王建掌书记。此后直到去世,韦庄仕蜀十年间,为王建扩展势力,建立大蜀政权出谋划策,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即宰相)。武成三年(910)卒于成都,享年约七十五岁。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