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挽救计划-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4) 154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一趟孤注一掷的太空远征,一座没有尽头的科学迷宫。 一次争分夺秒的冒险营救,一段跨越星际的真挚友谊。 浩瀚宇宙中,瑞恩·格雷斯是整个人类文明仅存的希望。但在醒来的那一刻,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他在未知的恐惧中寻找身份,从记忆的碎片中获取线索。这个肩负拯救地球重任的关键人物,现已命悬一线!人类文明究竟能否存续?在这场“挽救计划”里,一切都充满了挑战……

作者介绍

安迪·威尔,从15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执着的太空宅男,沉迷于相对论物理学、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凭借处女作《火星救援》一炮而红,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获七项奥斯卡提名。现专职写作。已出版作品:《火星救援》《月球城市》。《挽救计划》是他的第三部长篇科幻小说。

部分摘录:
等等,深呼吸,别妄下结论。的确,重力加速度过高,从这点出发,我开始考虑合理的解释。
我可能处在一台离心机里,而且是相当大的离心机。地球提供1g重力加速度,让这些房间以一定角度绕着一条轨道运行,或者以一定角度固定在一根结实的长臂末端,让这套装置旋转起来,向心力结合重力可以提供15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
为什么会有人建这样一座巨大的离心机,容纳医疗床位和实验室呢?我不明白。这真的可能吗?离心机的半径得有多大?它需要以多快的速度运转?
我认为我可以找到方法算出来。我需要一台精确的加速计。给桌上的自由落体计时足以应付粗略估算,可精度只能跟我按秒表的反应时间一样。我需要更好的设备,而且只需要一样东西我就能造出来,那就是一小截线绳。
我在实验室的抽屉里翻找。
几分钟后,我打开了半数抽屉,几乎找全了每样实验用品,可是没有线绳。正打算放弃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卷尼龙绳。
“太好了!”我扯出几米,用牙齿咬断,用一端系个圈,另一端绑住卷尺。在这项实验中,卷尺充当“摆锤”,现在我只需要把它挂起来。
我看着头顶的舱门,爬上梯子(比之前更轻松了),把绳圈挂在舱盖主闩销上,然后让卷尺的重量把绳拉紧。
这样我就得到了一个单摆。
单摆的妙处在于,无论幅度多大,它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周期——恒定,如果它获得更大的能量,就能摆动得更远更快,但是周期仍然保持不变。机械时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保证精度。单摆的周期只取决于两个变量:单摆的长度和重力加速度。
我把单摆拉到一边,释放它的同时启动秒表。我数着它摆动的次数,一点儿也不令人兴奋,我差点睡着,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等到了10分钟的时候,单摆几乎就不怎么动了,我觉得这时间足够长了,总计:346周,正好用了10分钟。
开始第二步。
我测量了舱门闩销到地面的距离,刚好为2.5米出头。我下楼回到“卧室”,爬楼梯已不成问题,现在我感觉好多了,进食真的有帮助。
“你的名字?”计算机问。
我低头看看薄薄的僧袍。“伟大哲学家摆动拉斯!”
“错误。”
我把单摆挂在靠近房顶的一条机械臂上,希望它能静止一段时间。我目测机械臂跟房顶之间的距离——1米左右。此时单摆比前一次实验时低了4.5米。
我重复实验,秒表计时10分钟,我记录摆动的周期数,结果是346,跟楼上一样。
我的天哪!
问题是,在离心机里,你离中心越远,向心力就越大。假如我在离心机里,此处的“重力”要比楼上大。可实际上并没有,至少没有大到影响单摆的周期。
可是假如我在一台足够大的离心机里呢?大到两次实验地点的重力差别极小,无法影响周期数呢?
让我想想……单摆公式……以及向心力公式……等下,我没有实际的力,只有一个周期计数,所以这里取决于一个1/x的因子……这个问题真的给我很大启发!
我有一支笔,但没有纸。没关系,我有一面墙。仿佛“发疯的囚徒在墙上瞎写”,最终我得出了答案。
假设我在地球上的一台离心机里,也就是说,离心机提供一部分力,其余的由地球提供。根据我的计算(每一步我都写出来啦!),这台离心机的半径得有700米(超过半英里),转动的速度得达到88米每秒,接近200英里每小时!
呃,涉及科学问题时,我基本上按照公制思考。有意思,不过大多数科学家都这样,对吧?甚至在美国长大的科学家也会这样。
不管怎么说,那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离心机……为什么要建造它呢?另外,那么大的设备会吵得很。以2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在空气中运动?至少不时会产生一些涡流,更不用说大量的风噪了。可我丝毫都没有听到或感受到。
这越来越奇怪了。好吧,假如我在太空里呢?没有涡流和风阻,但离心机就得更大、更快,因为没有重力加速度帮忙。
继续计算,继续在墙上涂鸦,太空版离心机的半径将达到1280米——近1英里。还没听说有谁建造过那么大的太空设备。
所以我不在离心机里,也不在地球上。
另一颗行星?可是太阳系内没有任何一颗行星、卫星或小行星有这么大的引力。地球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固态天体。没错,气体巨星更大,可是除非我乘坐气球飘在木星的风暴里,否则不会在其他地方体验到这么大的重力加速度。
我怎么知道那么多太空知识?它们就在我脑子里,感觉就像是第二天性——像是我一直会用到的信息。也许我是一名天文学家或行星科学家,也许我隶属于美国太空总署、欧洲宇航局或者——
每周四晚六点,我都跟玛丽莎在高夫街的墨菲餐馆吃牛排、喝啤酒。因为认识店员,我们总是坐同一张桌子。
差不多20年前,我们念研究生时相互结识。她跟我当时的室友约会,他们的关系一塌糊涂(几乎跟所有研究生时期的爱情一样),三个月不到就分手了。可她跟我却成了好朋友。
店主看见我,笑着用大拇指指我们的餐桌。我穿过俗气的装饰,走向玛丽莎,几个空威士忌酒杯摆在她面前,她手里还拿着满满的一杯。显然,她先喝上了。
“你这是提前热身了?”我说着坐了下来。
她低头摆弄着酒杯。
“嗨,怎么啦?”
她喝下一口威士忌。“工作不顺。”
我向侍者打手势,他点点头,甚至都不用过来就明白我想要一份五分熟的肋眼牛排,旁边配上土豆泥,以及一扎健力士啤酒。我每周都点这些。
“能有多不顺?”我问,“能源部里轻松的政府工作,假期多久来着?你可能每年休息20天吧?只要去上班就有钱挣,对不对?”
还是没把她逗笑,她没有任何反应。
“唉,别这样!”我说,“谁给你穿小鞋啦?”
她叹口气说:“你知道佩特洛娃线吗?”
“当然,挺有意思的神秘现象,我猜是太阳辐射。金星没有磁场,不过带正电荷的粒子可能会被不带电的金星吸引过去——”
“不对,”她说,“是别的东西。我们没完全搞清楚,但那是……别的东西。不过管它呢,我们先吃牛排。”
我哼了一声。“求你了,玛丽莎,给我讲讲。你到底怎么了?”
她琢磨了一下。“讲就讲,反正大约12个小时后,你也会从总统讲话中听说。”
“总统?”我说,“美国总统?”
她又喝了一大口威士忌。“你听说过天照探测器吗?日本的太阳探测器。”
“听过。”我说,“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通过它获得了一些了不起的数据,棒极了。它沿一条绕日轨道运行,大约位于水星和金星轨道的中间,探测器装载着20种不同的仪器设备——”
“嗯,我知道,不用展开,”她说,“根据他们的数据,太阳的能量输出在减弱。”
我耸耸肩。“结果呢?我们在太阳活动周期的哪个阶段?”
她摇摇头。“与11年的强弱变化周期无关,有别的情况。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考虑了周期,还是有衰减的趋势。他们说,太阳的亮度比正常情况降低了0.01%。”
“好吧,有点儿意思,不过不值得在饭前喝三杯威士忌。”
她撇撇嘴。“我本来也有同样的看法,可他们说数值在增长,而且增长的速率也在增长。多亏了探测器上的高精度设备,他们及早发现了某种指数级增长的损耗。”
我向后靠在卡座上。“我不明白,玛丽莎。这么早就发现一种指数级增长的变化过程,似乎不太可能。不过没关系,就算日本科学家没有搞错,那能量去哪儿了?”
“佩特洛娃线。”
“啊?”
“日本宇宙航行研究开发机构仔细观测了佩特洛娃线好久,他们说佩特洛娃线变亮的速率跟太阳变暗的速率相同。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佩特洛娃线似乎在偷走太阳的能量。”
她从手包里掏出一叠文件,放在桌子上。看上去是一系列图表,她翻看起来,最后找到了需要的那一页,然后推到我面前。
X轴上标着“时间”,Y轴上标着“光度损耗”。还真是一条指数增长曲线。
“肯定有问题。”我说。
“没问题,”她说,“9年后太阳的输出将会降低整整1%,20年后这个数字将会变成5%。这可不妙,非常不妙。”
我凝视着图表。“这意味着一个冰河时代……马上要到来了。迫在眉睫的冰河时代。”
“没错,这还是最好的情况。作物歉收,大规模饥荒……我甚至无法想象还有什么灾难。”
我摇摇头。“太阳怎么会发生如此突然的改变?老天在上,它可是一颗恒星。恒星根本不会有这么快的变化。变化需要几百万年,而不是几十年。不可能,你懂的。”
“不,我不懂。我以前明白,可现在我只知道太阳要熄灭了。”她说,“我既不知道为什么,又不知道我们能怎么办。可我知道它在死去。”
“它怎么……”我皱起眉头。
她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总统明早发表全国讲话,我觉得他们在协调其他国家的领袖,同时宣布这个消息。”
服务员放下我的啤酒。“给您,先生。牛排马上就来。”
“我得再来一杯威士忌。”玛丽莎说。
“两杯吧。”我接着说。
我眨眨眼,刚刚又闪现了一段回忆。
这是真的吗?还是我跟深信伪末日论的某个家伙交谈后,产生的随机记忆?
不对,那些内容都是真的,一想起来我就害怕。它不是突如其来的恐惧,而是一直都在,就在那悠然自得地坐着,我已经感受到它很久了。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