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人生没有后悔药-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11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当下,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和心灵都已经到了疲惫不堪的临界点,猝死、自杀事件频发,对生存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不可避免地支配着每个中青年人。全球销量达25万册的《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个秘密》告诉你,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活得很好,死时无憾?本书脱胎于作者的一档同名电视节目,他采访了超过200位年龄为60~106岁的老人,他们是别人眼中“找到幸福的人”,从小镇理发师到大屠杀幸存者,从土著人酋长到首席执行官,这些人总共有超过18000年的生活经验,而且充满热情和智慧,伊佐向他们提出一系列问题:什么能带给你最大的快乐?什么是你宁愿自己早点学到的?到底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书里伊佐分享了这200位智者的故事——有趣的、感人的或是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获得快乐和充满目标的生活的方法,还告诉读者如何把这些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以我的经验,人们最想要的两件事是寻找快乐和生活的意义。”伊佐写道。用这些智慧长者的故事与感悟来说明生活的每一堂课都使他们满足,并且不再惧怕死亡。这本书将使你欢笑,带你流泪,最重要的是,激励你去及时发现死前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介绍

约翰·伊佐(John B Izzo)现任Purpose Revolution Group公司总裁,过去25年里一直在探索关于价值观、工作、生活、领导力和成功的问题。他和同事们为超过500家公司提供顾问服务,包括价值观、工作、生活、领导和成功等内容。他的研究和观点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包括Fast Company杂志、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广播公司、ABC世界新闻、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曾出版畅销书The Five Secrets you must Discover before your die,全球销量达25万册。

部分摘录:
第一章 为何有些人能找到人生意义并幸福离世 明智的百分之九十在于明智得及时。
西奥多·罗斯福
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
索福克勒斯
为何有些人能找到人生意义并幸福离世?找到幸福、活出智慧的秘密是什么?人生在世,想活得有价值,哪些事情真正重要?这本书所寻找的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想睿智地生活,我们必须承认,人生存在两个基本的事实。第一个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有限且不确定,可能是100年,也可能是30年。第二个就是,在这有限且不确定的时间内,我们有几乎无限种选择来利用时间——我们选择把精力集中在某些事情上,而这些选择最终将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出生时,没人给我们提供人生的使用手册,从我们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开始流逝。
我们不喜欢“死”这个字。人类许多活动旨在将我们与人生的真相隔离开来:人生是有限的,至少在地球上,没人拥有永恒。有些人可能犹豫过要不要拿起一本名字里带有“死”这个字眼的书,心里害怕哪怕仅仅只是承认自己会死的这个事实,也可能会导致厄运降临。可能在读到这个字时,心里也有点不舒服,希望我能赶紧挪到下一个话题。
但是,正是因为我们终有一死,正是因为我们时日有限,发掘人生的秘密才十分重要。若我们能永生,那也不必急着去找通往幸福和人生意义的真正道路,因为享有永生的我们迟早会偶然但必然地踏上这条道路。然而,我们并不享有永生。无论我们处于哪个年龄段,死亡都离得不远。年轻时,我们可能觉得虽然死亡不可避免,但还离我们非常遥远。不过,我曾给各种年龄的人举办过追悼会,包括最近一位在肯尼亚旅行时去世的年仅33岁的朋友。我认为,死亡总是离我们很近,提醒着我们要好好生活。曾获诺贝尔奖的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把时间称作“邪恶的爱人”。一方面,我们知道时间是邪恶的,因为它会夺去我们在乎的一切事物,至少是我们这辈子所在乎的一切事物。另一方面,时间也是“爱人”,因为恰恰是死亡的不可避免才使得人生有了紧迫感和意义。我们时间有限,必须明智利用。
知识还是智慧 要知道如何充分过好这一辈子,需要的是智慧,而不仅是知识。智慧与知识不一样,而且从根本上讲智慧更为重要。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知识(即事实的数量)每六个月更新一次,但智慧却存在短缺。知识是事实的积累,而智慧则是辨别重要事物与不重要事物的能力。要是不能发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我们就无法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
我的第一份职业是长老会牧师。时年20多岁的我有幸与不少临终之人度过了大量的时间。通过那些经历,我发现每个人去世时的状态非常不一样。有些人去世时,一生意义深重,遗憾寥寥。这些人在走到生命尽头时,深感这辈子活得相当满足。还有些人在去世时回望人生,为错过真正重要的事而感到悲苦。尽管自己当时还年轻,我还是意识到,有些人找到了人生的秘密,有些人并没有。
死亡于我而言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我父亲去世时,年仅36岁。有天野餐时,他站起身来,然后就这么去世了。他的人生远称不上完美,然而就这么结束了,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我28岁时已经为别人举办了数十场葬礼,照顾了许多临终之人。我将与死亡的这种亲密接触视为一份极佳的礼物。也许是这些经历让我一直寻找着使人生圆满和有意义的秘密。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发誓说,在我的那一天到来时,我不会带着遗憾回首人生,想着人生也许能是另一番景象。
我妻子受训成为护士,她从年轻时候起,也见证了不少现实中的死亡。她的工作范围包括手术室、儿科癌症病房和急诊室。我们会定期谈论死亡话题。我们努力地在生活中意识到死亡的存在。
我妻子莱斯莉好几次差点丧命。她出生时先天性心脏畸形,出生才几天就做了好几次大手术。不过,三年前的一次经历再次提醒了我们,生命是多么脆弱。
当时,她去医院进行例行检查,做一次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外科手术。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当时只有10岁的女儿西妮说:“妈妈,你不用真的去做手术吧?”莱斯莉再次安抚了女儿,第二天早上入院接受手术。
接下来72小时发生的事在我记忆中仍是一片模糊。手术很顺利,她有些头昏脑涨,然后觉得有点不舒服。我和孩子们在医院陪她到晚上。次日她感觉好一些了,所以晚上我很早就离开了她的病房让她休息,跟她说我要去办公室办点事,第二天要中午才能过来。我们预计她一天之内应该就能出院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大约11点的时候,我给医院打电话,但我妻子却在胡言乱语,说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赶到医院才发现,昨天半夜里,37岁的她发生了中风。她看东西出现重影,并被转至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当日晚些时候,神经科医生让我做了至今为止此生最为艰难的一个决定。“你妻子得了中风,原因未知。我们现在必须决定是否使用血液稀释剂。这可能救她一命,也可能使出血更严重,这得看中风的原因。现在你来做决定吧。”权衡我所掌握的信息后,我决定允许他们使用血液稀释剂。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心都绷得很紧,感到心惊肉跳。
这种事情发生时,我们都会有各自的体验。我无法知晓我妻子的体验,但对我而言,接下来那几个月真是各种情绪交织混杂。我很忙,日子被各种会议和任务占满。哪怕是莱斯莉在家康复期间,我也还是继续让自己忙碌于诸多任务之中。回想起来,我意识到我很想陪在她身边,但当时并没有做到。我不断地问自己:我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对吗?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我朋友吉姆·库泽斯曾对我说:“逆境让我们看清自己。”但我不确定我喜不喜欢我看见的那个自己。她缓慢地康复,我悲伤地看着她每天费劲地完成以往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在此期间,我也挣扎着考虑我的余生。她这次中风提醒了我们,生命有多么脆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那年年末,莱斯莉基本康复了,我对此深怀感激。我感觉我们获得了缓刑。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经历粉碎了我们对健康和生命的肯定信念。生命短暂。我开始问自己:我真的已经发现生命中重要的事了吗?如果我现在离开人世,我能够说我已经找到人生的秘密了吗?当时我年近五十,加上妻子的中风康复,我踏上了书中跟大家分享的这段旅程,这段发掘“人生秘密”的旅程。
由于我想弄清楚何为人生中重要的事、何为有意义的幸福人生的秘密,所以这本书诞生了。随着年岁渐长,我发现自己日益迫切地问自己那些我这辈子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什么事才重要?走到生命尽头的我会想些什么?既然剩余的时日有限,如何度过才算明智?找到幸福、活出意义的秘密是什么?
我们最想要的两件事 在我看来,似乎有两件事是人类最想要的。弗洛伊德称,人类最主要的驱动力是趋乐避苦。我这辈子并没有跟精神病人打过交道,但我与各大洲的人见过面、听过他们的故事(一开始是以牧师的身份,后来是因为主持个人发展课程),由于我的经历,我认为弗洛伊德大错特错了。
从经验可知,人们最想要的两件事,一是找到幸福,二是找到意义。人们常常认为“幸福”这个词说起来太轻巧,比如“别担心,要开心”(意思是幸福而不自知)。我们也许把幸福看作由美食、性爱等愉悦事物带来的短暂快感。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