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优雅老去-电子书下载

生活时尚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25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严谨、科学、但语言通俗易懂还不乏幽默,读起来非常流畅,让人爱不释手。作者Jerrold Winter教授1991年就出版了一本类似的书《True Nutririon,True Fitness》。最近出版的这本书是上一本书的极大扩充,主要是大量更新了过去25年来的医学文献和医学研究的确定的结论,书中每一章节都大量引用了全球知名临床医学期刊上面的临床研究的结论,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读。英文版全书共16章,363页。书中对于如何科学健身已经制定可行而有效的健身计划、市场上的各种维生素等饮食添加剂的科学发展史、临床研究疗效以及是否应该定期服用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才能年人常见病患如疼痛、痴呆、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根据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给出了确实可信的指导。本书是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少见的优秀科普书籍!

作者介绍

杰罗尔德·温特:美国布法罗大学药理学和毒理学教授,从教50余载,为医学生和研究生讲授药理学原理、成瘾的要素以及多种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这些精神疾病包括焦虑、拥有、精神病、痴呆、老年失忆以及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等。在教学之余,温特教授致力于向普通公众读者普及有关锻炼、营养、衰老以及精神药物的多方面知识。

部分摘录:
第一章 认识药物——药物的正面、反面以及阴暗面 我想先在本章打下一个讨论药物知识的基础。之所以首先讲药物,是因为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药物深切地影响着我们健康的方方面面。药物有时候对我们有益,有时候对我们有害。在接下来的几乎每一章,我都会谈到一种或多种药物。首先,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约翰娜·特林布女士讲给我听的,说的是她自己的婆婆,这个案例很好地说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不可预知性,尤其对老年人。 约翰娜的婆婆叫费韦德·特林布,当年87岁,住进了老年公寓的医疗中心。住院的最初原因,是有一天早晨醒来后,她感觉一站起来就会晕倒。她当时在吃的药只有一种,叫“万络”(罗非考昔),这是一种类似阿司匹林的药,用来治疗关节病。 “万络”因为增加中风和心脏病风险,现已被市场取缔。 在住院后的几个星期里,特林布女士服用了九种不同的药物,其中有三种药都会降低大脑中化学物质乙酰胆碱的作用。这些药的后果也早已清楚,会损害人的记忆力。为了治疗尿路感染,医院给特林布女士服用了呋喃妥因,这是一种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抗生素,由于其在尿中浓度非常高,因此医生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常会选用。但由于该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常常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此刻,该药对特林布老太太显露出了不友好的一面。 虽然她们自家人都认为,老太太只不过是因为住院,心里有点烦恼而已,但医院为了完善治疗方案、改善抑郁症状,也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是给特林布女士服用了两种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都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缩写为SSRI。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都在服用以下这些药来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些药物的名称人们大都耳熟能详:百忧解(氟西汀)、西酞普兰、百可舒、左洛复(舍曲林)和立普能。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一种潜在副作用,称为血清素综合征,包括激动、意识混乱甚至抽搐。现在还已知,有大量其他药物也会增加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所引起的血清素综合征的风险,这其中的一种,就是曲马多。曲马多是一种类似吗啡的药,用于止痛,医生给特林布女士也开了曲马多。几周之后,她就出现了血清素综合征。遗憾的是,人们都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及时给她停药,她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幸运的是,特林布女士的儿媳妇约翰娜注意到了这种副作用。经与医护人员协商,把最近所开的各种药物全部停掉了。用约翰娜的话来说,“停药后,婆婆的神智恢复了。(阿尔茨海默病呢?怎么不见了?!)不仅神智恢复了正常,而且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能够进行日常的各种活动和锻炼了(这与她刚开始服用那些药物时卧床不起、神志不清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照)。婆婆身体恢复得非常好,我们去看她,她能和我们一起出门了,去她最喜欢的海鲜餐馆吃牡蛎,喝白葡萄酒,这让我们大家都欣喜不已。婆婆是2008年10月去世的,在去世前的最后几个星期,她一直在夸我们大家,说我们把她照顾得非常好。婆婆对家人的疼爱、感激和夸赞之情,溢于言表……” 约翰娜所讲的这个案例,虽然很令人感慨,但也只不过算一次医疗个案,医疗政策和医疗实践并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现代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存在固有的局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非医者的过错,而是药物与生俱来难以回避的,药物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正常的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带来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难以在某个个体身上提前预知,只能通过用药后的观察来发现。后面我会继续多讲一点有关药物的知识,还会告诉大家一个近期的研究结论。 该结论完全支持这个观点:对老年患者联合应用过多品种的药物,其结果往往是弊大于利。药物无法医治全部的疾病,对于某些老年患者,药物的使用可能带来益处,也可能降低带病生存的质量,这取决于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取决于患者自身的要求,需要双方细致磨合。 药理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化学物质与生命系统的相互作用。药理学家和医生所感兴趣的生命系统,就是人体。如果某些化学物质对我们有害,我们就称之为毒药或毒素,研究这方面的药理学,称之为毒理学。如果某些化学物质,能够治疗、预防或缓解疾病,我们就称之为药物,研究这方面的药理学,称之为治疗药理学或临床药理学。为了帮助大家对五花八门的药物能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下面我引入药物受体这个概念,并以费韦德·特林布女士的用药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来说说药物的名称。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上面列出特林布女士所用药物的时候,我是这样写的:“万络”(罗非考昔)、“Macrobid(呋喃妥因)、“Ultram”(曲马多)。括号外面的是药物的商品名,也叫专用名;括号里面的是药物的通用名。本书中,我一般主要采用药物的通用名称,除非商品名已深入人心,我才会同时也给出它的商品名。 我们继续来看特林布女士的案例。为了说明问题,我要对她所用的其他药物做个猜测。我们知道,有两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先假设是氟西汀和西酞普兰。而剩下的四种药,可选择的范围就太大了。给老年人常用的有阿普唑仑、氯氮平、美托洛尔和氢氯噻嗪。另外,准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是多奈哌齐。 罗非考昔、呋喃妥因、曲马多、氟西汀、西肽普兰、阿普唑仑、氯氮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多奈哌齐。我的天啊!这么多药物,它们怎么知道自己应该要去哪儿啊?但我们知道,我们希望这些药去该去的地方:呋喃妥因去尿道,美托洛尔去心脏,氟西汀去大脑,等等。上面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药物们不知道它们要去哪儿!实际上,它们哪里都能去。除少数例外,药物吃下肚之后,先由肠道吸收,再通过肝脏,最后进入血液循环。药物一旦进入血液,就将到达全身每一个细胞,深入全身每一个组织。于是就引出了药物受体的概念,药物通过附着于一种叫作受体的细胞结构而产生药效。受体很挑剔,它只对某种药物有反应,而对其他药物没反应。特林布女士所吃的药物,到达了她全身各处,但只对那些有合适受体的组织产生了药效。 如果药物能到达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那么它会不会去到我们不希望它去的受体呢?那些不相干的受体,又会不会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药物效果呢?答案是肯定加确定!吗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啡提炼于罂粟,是用来缓解重度疼痛的首选药物。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创始人威廉·奥斯勒医生,把吗啡称为“上帝的自备药”。 吗啡的止痛作用之所以如此神奇,是因为它能作用于大脑和脊髓中的受体,从而减轻各种剧痛。然而,我们身体的消化道中也存在吗啡的多种受体。当消化道中的受体接受吗啡的作用之后,肠胃蠕动能力就会减弱,就会导致便秘。那你可能会说了,拿便秘来换疼痛,这买卖不挺合算的吗?但是你可要知道,便秘这种事其后果可大可小,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绝不可掉以轻心。罗宾·威廉先生,就是在手术后用了吗啡,结果不得不把神父都召唤了进来,“作法驱魔”,给他排便。不过,还是让我们先把这个话题说完整吧。有时候,我们不还需要故意诱导便秘吗?是的,确实是这样。过去很多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某种止痛剂可以用来治疗儿童腹泻。这种止痛剂,就是鸦片的酊剂,是天然吗啡。当然现在临床对付腹泻自有其他良药了。 药物受体的概念,是理解药物作用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各章内容里,我会经常提到这个概念。为了讲解大家都有可能接触到的各种药物,下面我还要再引入三个定义:药物耐受性、药物身体依赖性和药物成瘾。我还是以吗啡为例,来说明这三个概念。 假设我得了转移性癌症,疼痛难忍。医生给我开了吗啡,止疼效果非常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为了维持镇痛效果,必须给我加大吗啡剂量才行,这时就可以说,我对吗啡的止痛效果产生了耐受性,这种耐受性可以通过不断加大药物剂量来克服。几个月之后,我接受的吗啡剂量会达到相当大的程度。要是在我还没形成吗啡耐受性之前,这样的大剂量可能早就要了我的命了。药物耐受性,就其本身而言,其实是件好事。 在接受吗啡止痛期间,我的大脑除了经历了一个耐受性的变化之外,同时还经历了一个适应性的变化过程。然而,我自己是完全意识不到这些的。只有当吗啡停药之后,这些适应性才会显露出来。停药之后产生的各种体征和症状,统称为戒断综合征或停药综合征。这时就可以说,我身体对吗啡产生了依赖性。换句话说,当产生了身体依赖性之后,就必须继续服用吗啡,我身体才能正常工作。只要给我用上所依赖的药物,我就不会出现停药综合征。 长期使用吗啡所产生的身体依赖,还有一个更通用的叫法,叫做类鸦片身体依赖性。这个术语所体现的是,不管是从鸦片中提取的海洛因,还是人工合成的麻醉剂,如哌替啶和美沙酮,很多类似吗啡的药物都会产生类似的身体依赖性。类鸦片停药综合征,常常被描绘得非常戏剧化,比如电影《绵绵雨夜》《金臂人》《迷幻列车》里都有所描述。威廉·伯勒斯在其经典著作《瘾君子》中,也描述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些症状包括:坐立不安、焦虑、呕吐和腹泻、流鼻涕、肌肉酸痛、发冷、发热以及出汗,跟重度流感的症状非常相似。你一定还记得自己上次得流感时的惨样,要是有谁能瞬间救你于水火,你是不是都会恨不得要啥给啥、付出一切了?!因此,正是人们对药物的依赖性和对戒断综合征的畏惧,贩毒生意才一直兴隆。因为停药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直接取决于类鸦片药物的受体内药物的流失速度,所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逐渐减少剂量,是可以把停药的不适症状减到最轻的。 药物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是不可避免的药理现象,这与个人意志力毫无关系。作为人类,实际上包括一路进化到今天的所有动物,都会对某种药物产生身体依赖。至于药物成瘾,则是另一回事。药物成瘾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没有一个能令人彻底满意。美国药物成瘾学会,目前给出了一个生物学上的定义:药物成瘾是大脑回馈、动机、记忆和相关回路的一种本源性、慢性疾病。既然大家在药物成瘾的定义上无法统一,那我倒是倾向于使用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定义,即药物成瘾是一种不由自主地、不受控制地、渴望药物的一种行为状态,这个定义是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的前任所长阿兰·莱斯纳医生提出的。 我们刚刚讲过,吗啡可以引起身体依赖。事实上,只要我们都一致认为出现了停药综合征,那么这种药物,都可以符合我们的药物成瘾定义。直到不久以前,人们普遍认同的身体依赖有两种:一种是刚才讲的类鸦片;另一种是乙醇、巴比妥类。第二种身体依赖,酗酒者会对酒精产生身体依赖,一旦戒断酒精或者类似药物,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毫无疑问,长期酗酒或吸食鸦片,就会导致成瘾,即身体无法控制对其渴望。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成瘾。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