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元宇宙时代-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16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21世纪是元宇宙的时代,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真实与虚拟共生的新世界。这并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Facebook、微软、谷歌、英伟达、腾讯、字节跳动等国际国内巨头纷纷入场并布局元宇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对于人类文明和互联网技术将要进入新阶段的敏锐洞察。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我们该如何认知并提前布局?
《元宇宙时代》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完整展现了元宇宙这一数字世界的技术形态与商业图景。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对于任何希望读懂或者享受元宇宙红利的人来说,本书都不可错过。

作者介绍

金相允
韩国元宇宙项目核心学者,曾与三星、 LG、“现代”汽车(Hyundai)、韩国国家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所、韩国国家教育科学技术培训学院、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韩国科学与创造力促进基金会以及韩国创意内容机构展开合作,参与了众多元宇宙相关的项目。
目前任江原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正在研究如何让用户沉浸在元宇宙中并通过这种沉浸体验来影响用户。

部分摘录:
元宇宙鸿蒙开——全新数字星球的诞生 想象一下,在地铁车厢里,人人都是低头族,埋头看着手机。我们人坐在车厢座位上,全部心思却扑进手机世界中。再想想,在网吧里,五个人坐成一排,和另一个大陆的100个人结成联盟,向地球另一端的100多人发起“战争”。
还有,假设你还是个小学生,拖着不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暑期日记;大人们把流水账搬到了社交软件上,在网上发布各种生活日常,比如“我今天吃了什么东西”“我最近在读哪些书”“我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好事”。
我们的身体存在于现实世界里的一个真实的地球上,而我们的生活却越加频繁地参与到数字世界、数字地球中。我们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和互动,却为何要走进虚拟世界中生活?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探寻新世界、结交新邻里,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这些都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向往。然而人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是人性使然。在现实世界里,无论我们建了多少高楼大厦、研究出多少新型产品,无论我们走过多远的路、见过多少人,终觉不够圆满。于是我们构建起了一个数字地球,去追寻在现实世界中诸多的求而不可得。
数字地球是一个存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数字媒介里的全新世界,我们把它称为“元宇宙”(metaverse)。“元宇宙”是由表示“宇宙”的“universe”与表示“虚拟”或“超越”的前缀词“meta”组合而成。换言之,所谓元宇宙,就是“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由于元宇宙的呈现形式一直在不断演化,所以即便是此时此刻,我们也很难将它抽象到某个固定的概念上。把生活点滴上传到脸书、Instagram[1]或KakaoStory[2],注册成为在线社区的活跃用户,或者玩玩网络游戏,这些都是在元宇宙中生活的方式。
美国的技术研究团队ASF(Acceleration Studies Foundation,加速研究基金会)将元宇宙分为四大形态,分别是增强现实、生命日志、镜像世界与虚拟世界。这算得上是对“元宇宙”这个概念最简洁明了、行之有效的分类了,因此我在本书中也将基于这四大形态对现在和未来的元宇宙做进一步探讨。
你有没有在一款手机软件中捕捉过精灵宝可梦?有没有用过屏显前窗玻璃(HUD),直接将导航信息投屏到车前窗玻璃上?有没有用手机摄像头扫过书中的二维码,看到影像从书上掠过?如果有,那么你已经体验过什么是增强现实了。
你在Instagram中上传过今天的美食照片吗?有没有把最近在读的好书封面分享到脸书?有没有发布过自己正在工作或学习的视频博客(vlog)?恭喜你,你已经在创作生命日志了。
你有没有加入过某个歌星的线上粉丝俱乐部?有没有用过视频会议软件远程上课或开会?是否曾通过外卖软件点餐,或在爱彼迎上订房?如果有,说明你已经体验过镜像世界了。
你玩过网络游戏吗?看过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吗?这些都是虚拟世界的写照。
按照真实世界的标准,元宇宙的价值有多大呢?我们不妨先看看那些掌握或控制着部分元宇宙的公司的总市值。截至2021年1月,为多家元宇宙的运营公司提供后台网络服务的亚马逊,市值达1.652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三。谷歌——旗下拥有主流视频博客、YouTube视频网站,市值超过1.283万亿美元,是世界第四大最具价值的公司。生命日志领域的龙头老大——脸书,市值已超过781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六。最后来看看腾讯,市值8620亿美元,其销售额占比最大的部分(占35%)来自游戏业务,也就是元宇宙中虚拟世界的一部分。综上,全球八大市值最高的公司中,半数与元宇宙密切相关。即使是像耐克这样乍一看与元宇宙、数字地球毫无关联的公司,自2006年起也已经紧锣密鼓地进入元宇宙寻求自己的位置。在过去5年里,相比同业其他品牌,耐克的利润获得了大幅增长,市值达到2190亿美元,是它的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的3倍。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再详细解读亚马逊、YouTube、脸书、腾讯与耐克的故事。
这些掌控着元宇宙与数字地球的公司,增长率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线下制造与分销企业,也就是说,元宇宙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正因为如此,如果仍然将元宇宙当作遥远世界里的传说、数字发烧友的臆想,或者觉得它无非是“95后”年轻人的游乐场,那将会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误判。
数字世界的地景改造:智人、匠人、游戏人、神人 “地景改造”这个词通常是指对宇宙中的其他星球进行改造,把这些星球的环境打造成适合人类生存、更接近于地球环境的行为。元宇宙,或者说数字地球的开创过程,正如一场地景改造。我们正在创建一个宜居的数字空间,而这个空间此前是陌生而遥远的。让我们从人类学家的角度简单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类通常被称作“智人”,也就是“会思考的人”。尽管学术界有一些小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智人最早出现在7万到20万年以前。一开始,智人祖先一直待在非洲大陆,度过了数万年的漫长岁月,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然而到了大约3万年前的冰川期末期,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开始用石头制作工具,并大量群居。这样的进步源于人类的思考能力。我们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捕猎?我们怎样才能保护族群免受外来的危险?在追寻这些答案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我们的认知能力去想象与设计之前不存在的东西,并将思考的结果通过我们称为语言的一种能力表达出来。最终智人成为地球上最具影响力的物种。现代教育的宏观架构其实就是围绕认知能力的开发设计的。我们怎样才能想出好点子?我们怎样才能吸取前人智慧的精华(各种理论、公式、定理等)并基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加以应用?
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指代人类的新词——匠人——出现了,意思是“能够制作并使用工具的人”。如果说“智人”的侧重点在于形容人类会想象不存在的事物,并会把这种想象传达给同伴,那么“匠人”的说法则更侧重于描述人类能够将想象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创造出大量的丰富资产。在19世纪以前,GDP的增长水平在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欧洲差别并不大。然而自美国与西欧各国开启了一种类匠人的模式,在制造和使用各类产业化工具上发力之时起,这些国家的GDP便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大洲的各个国家。纵观代表现代文明的各项发明,如电话、电灯、飞机、半导体、互联网、光纤等,无一不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的。如果把整个人类历史——从20万年前智人出现到现在——看作一张一米长的图表,那么我们所使用的大多数工具与技术都应绘制在最后一毫米内。
韩国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发布过一份有趣的报告。他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最喜欢的现代发明是什么?排名第一的答案可能有点儿出人意料,是冰箱。排名第二到第五的分别是互联网、计算机、洗衣机与电视机。我来问一个小问题:如果把排名第二、第三与第五的这几项发明合在一起,你觉得会是什么?
互联网+计算机+电视机= ?
事实上,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想想,问号后面的这个物件甚至可以取代排名第一和第四的冰箱与洗衣机的功能。你大概已经猜到我说的是什么了。它就是现在人人都爱的东西,从不会远离手边,也是奢华衣着之外我们出门时随身携带的最贵重的物品了。没错,我说的就是智能手机。一部5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的价格已经与不锈钢冰箱和50英寸大小的电视机相当了。假如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纸上写下他们身上的东西,除了衣服和鞋子,还要把自己包里的物品也列出来,比如钱包、书本、化妆品、手机。现在做一个实验,要求每个人把这些物品一样一样逐个丢掉。我想除了底裤,手机很有可能是留到最后的一样东西。自从智能手机在21世纪初问世以来,我们与它的关联就在不断深化。它已不仅仅是一个电子设备,而是越来越像现代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有个词叫“身体意识”,说的是我们能够察觉自己的身体,并能直接操控身体的各部分。显然,智能手机已经进入现代人类“身体意识”的范畴了。学术研究和趣闻逸事都表明,我们总是能察觉出手机在哪儿,一旦手机离手几分钟,便觉得哪里不对劲。
那么,人们会拿这些价格不菲、好像长在身上一样的智能手机做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处在智能手机世界中心的苹果公司。截至2020年9月,苹果公司的市值超过2.378万亿美元,是全球价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每年通过其应用软件商店(App Store)收获天文数字级的销量。人们下载最多的是什么呢?韩国、美国、欧洲以及全球其他市场的数据都说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些数据都很相似。在下载量前20名的应用软件中,约70%是游戏软件,其余30%大多是社交软件或视频浏览软件。当然,因为涉及应用内购买,下载排名与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的销售额并不是直接成比例的。但显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主要用手机来玩游戏、上社交媒体、浏览视频网站。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这么贵重的手机被用在了游戏、社交软件与视频网站上,而不是商业等行业呢?这些行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是时候引出第三个用来描述现代人类的关键词——“游戏人”了。这个词出自荷兰历史学家与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它所反映的观点是游戏和娱乐自古以来是人类所有活动与行为的出发点。在早期时代,即手机、计算机、游戏机出现之前,甚至在史前时代,只要人类不忙于捕猎或生存,他们就会玩耍。史前洞穴中的壁画描绘的场景多是人们穿着兽皮跳着舞,做着不知名的游戏。为了避免在游戏中出现冲突,人们发明了规则。人们发现遵循规则才能令游戏中的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因为谁都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游戏中立规矩以求愉悦的做法,成为在一个共同社会中必须建立法律法规的底层逻辑。做游戏要守规矩、重承诺的观念深深扎根在人类文明中,人们开始约定打猎时要互相遵守的原则,以及打猎所获应如何分配。但不同族群对于游戏中角色的分配、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什么的约定不尽相同,这些差异成了不同的文化土壤,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演化成不同的文化,才有了这世界上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讲,人类与生俱来喜欢游戏,为了玩得尽兴建立了游戏规则,而这些规则则成了公共社会中法律、法规以及文化的根基。
类似的过程在元宇宙的形成过程中也能看得到。在元宇宙的四大形态(增强现实、生命日志、镜像世界、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出现得最早,并且在多元性与规模上也是发展最快的。网络游戏不仅是元宇宙的鼻祖,也是虚拟世界的典型代表。热爱游戏的人类——我们“游戏人”,使用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我们最喜欢的工具,开始在网络游戏中乐此不疲,于是网络游戏文化也扩展到包括虚拟世界在内的元宇宙中。
在创建虚拟世界与其他元宇宙形式的过程中,人类也得到了演化。在“游戏人”创造的元宇宙中,人类变成了“神人”(Homo Deus)。“神人”这个概念出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诺亚·赫拉利在2015年出版的一本书。“Deus”意为“神”,因此“Homo Deus”可以理解为“想成为神的人”。21世纪是历史上一段独一无二的时期。死于暴食或肥胖的人多于饿死的人,高寿无疾而终的人多过死于患传染性疾病的人(至少新冠肺炎大流行前是这样)。这在智人20万年的历史中从未有过。在最基本的需求与安全均已满足的情况下,人类开始追寻更高层面的价值,即永恒的欢乐与不朽的生命。从宗教角度来看,这属于神的范畴。在真实的地球上,我不敢说人类能否达到这一目标,或者说什么时候能达到,但这些梦想已经一点点地在元宇宙中实现了。元宇宙基于我们给自己设定的世界观、物种、资源与环境条件而运转,由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角色与人类在这里共存。不可否认,一片适合神人的乐土已经在元宇宙诞生了。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