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做情绪稳定的父母-电子书下载

学习教育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26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这是一本帮助家长稳定情绪、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书。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而在原生家庭的众多影响因素中,父母的情绪更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情绪稳定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心理上充足的安全感,满足孩子对情感抚育的需求,帮助孩子的心智发育成熟。 本书案例均取材于生活,大部分是读者来信或家长咨询,作者从这些真实的“鸡毛蒜皮”入手,以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细致精准的分析,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实现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只有理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精准地对症下药。

作者介绍

唐糖,原名赵山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师从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李少成,系统学习了情绪管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学知识,擅长从生活的琐碎小事入手,以深入而精准的分析解读其背后的道理。 不管是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还是婚恋关系,只有深刻了解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动机,才能真正改变错误认知和不恰当行为,避免矛盾的发生,道理殊途同归。

部分摘录:
我不想让孩子和差生交往:潜台词里的不信任 几乎所有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都伴随着父母对孩子的信任问题。
虽然父母都愿意相信孩子,但是在潜意识层面,父母很容易表现出对孩子的种种不信任。
比如网友们经常调侃的一个现象,“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天气降温时,孩子觉得不冷,没必要穿秋裤,但妈妈以“怕孩子着凉”为理由坚持要让孩子穿秋裤。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出于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但对孩子来说,他感受到的却是妈妈对自己的不信任。孩子会认为妈妈根本不相信自己有感知温度的能力,有主动添加衣服的意识。
这种“不信任”,不是说父母真的不相信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判断冷暖的能力,而是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被孩子解读为不信任。也可以说,这种“不信任”的本质,是父母自身缺少安全感的对外投射。
孩子如果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真正的信任,一方面他们可能会认同父母的怀疑,进而自我怀疑,变得胆小怯懦、缺少自信,另一方面又会感觉到羞辱和愤怒,由此滋生逆反和对抗。
孩子的感觉非常敏锐,越小的孩子,理性思维越少,直觉和感受越丰富。所以,父母真正的意思会被孩子准确的捕捉,如果父母自身缺少安全感,孩子就会接收到这种恐惧的负能量。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妈妈问:“我家孩子周五想跟她的同学去吃自助餐。目前暂定八个同学,本班的同学四个,其他班的同学四个。本班两男两女。两个男同学学习极差,倒数第一第二,女同学和孩子关系很好,其他同学不清楚。我不想让孩子跟这种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接触过密,你觉得呢?”
妈妈的这种担心,是对孩子“有能力不被差生影响”的怀疑。如果妈妈对孩子特别信任,相信他无论和谁交往,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品行和学习,自然也就不会有这种担心了。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孟母三迁、近墨者黑,这些道理不都告诉我们周围环境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吗?我怎么能放手不管呢?”
事实上,外界环境当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是家庭环境才是影响一个孩子核心人格的关键。就像一棵在肥沃土壤里长成的参天大树,虽然外面的大风会摇落它的枝叶,但是它却不会被风吹歪,由于它的根系扎实,自我修复能力也一定很强。
也许会有人接着问:“那如果能避免大风,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要经历一场大风的考验呢?”
我相信,这大概也是很多家长共同的想法。所以,我们以这件事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的探讨。
家长能获知孩子要和同学一起吃自助餐,而且其中两个男生成绩不好的信息,说明孩子非常信任家长。面对孩子的信任,家长不应该因为掌握了“情报”就禁止孩子参加活动,如果家长这样滥用孩子的信任,那么孩子下一次就很难再相信家长了。
孩子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他的心理需要。就像在现实中无法获得自我掌控感的孩子容易沉溺游戏一样,孩子想和同学聚餐,也一定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某些需要。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读懂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指导,甚至是限制。
很多不良的亲子关系,都是因为家长在管理孩子的过程中,只是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强行灌输给孩子,从而忽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家长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被理解,会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从而变得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家长如果不让孩子去参加这个聚会,无论给出的理由多么委婉,本质上都是在向孩子传递“我担心你,不相信你”的信号,这种信号会让孩子感觉到委屈和被控制,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导致事情的结果与家长的期待背道而驰。
因此,家长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应该直接强势地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让孩子跟“差生”交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差生”绝不仅仅只有这一次,今天孩子想和“差生”出去玩,被家长拒绝了,那么以后,孩子再遇到这样的同学,家长还能帮孩子一次一次地全部拒绝吗?
面对这样的情况,相信孩子并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果家长是品行端正的人,那么孩子也很难长歪,他们也许会因为一时的好奇和人品不端的孩子初步接触,但是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然后远离他们。进一步说,其实很多所谓的“差生”只是学习成绩差一些,并不是人品差,家长甚至可以引导和鼓励孩子当小伙伴的小老师,一起想办法帮助对方和自己共同进步,这样,对两个孩子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家长悲悯,孩子才会慈悲;家长公正,孩子才会平等。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家长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孩子的人格。
退一步说,如果家长确实无法应对自身的焦虑和恐惧,十分担心孩子和“差生”交往会受到影响,那又该怎么办呢?
第一,家长可以先从意识上对“自我的投射”和“现实的危险”做出区分。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往往源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一般是出于自己的主观认知,而一个人的主观认知又会受到自身经验的局限,所以我们需要时常拿客观现实对自己的认知进行矫正。比如说,一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认为这个环境不安全,这里的人都对他有敌意。其实这个敌意并不是真实的,而是源于他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投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家长常常觉得孩子处于危险的境地,然而,这大部分是来自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而不一定是真实的危险。因此,家长们重新校正自己的认知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尽可能多的了解情况,不妄下判断。
实际上,孩子的行为有很多“可能性”,不一定是家长担心的最坏情况。所以家长可以更详细地向孩子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沟通。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也许孩子在之前根本不认识那两个学习成绩差的男生,这两个男生只是其他同学的好朋友。家长对客观事实了解得越多,所做出的判断越准确,越不容易对孩子造成误伤。
第三,家长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忧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是不要强制孩子执行。
家长应该尽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包括忧虑、担心。
家长越真诚,孩子越容易沟通。
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有些家长把真诚当成了手段,虽然看上去在掏心掏肺,但本质上还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希望孩子能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做。这一点也许家长自身很难察觉,但孩子却能敏感地捕捉到,从而丧失对家长的信任和继续交流的欲望。二是孩子需要的是交流而不是说教。有一些家长特别热衷于说教,有时是想与孩子好好地交流和沟通,但是说着说着就变了味儿,变成在指责孩子的过错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归根到底,关于教育的“道理”并不难理解,但是具体执行的时候效果却千差万别,这是因为对于“道理”的理解,常常是受到每个人个体经验和认知局限的影响,这导致了具体执行时,因为细节的差异导致了结果的偏差。
信任孩子,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中间的偏差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的家长,不断地向孩子投注“我相信你”“你有自然向上发展的天性”“你不需要被我管控就能很好地自我管理”的信号,也有一些家长,不断传递着相反的信号。天长日久,结果会大相径庭。
播下爱的种子,会收获内心丰盈的孩子;播下信任的种子,会收获人格自律的孩子;播下引领的种子,会收获容易沟通的孩子。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检验家长水平的最好标尺。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