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两次世界大战史(套装共2册)-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37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这是一部思路清晰、详略得当的一战史,用跌宕起伏的战争主线把德军兵败马恩河、毒气肆虐伊珀尔、坦克首秀索姆河、血肉鏖战凡尔登、战车突袭康布雷、美军血战阿戈讷等读者耳熟能详的战役片段串联起来,构筑了一幅全景画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首先概述每一年的总体形势与突出特点,然后分成小节,详细叙述各年份的主要事件。同时,书中还穿插着必要的专题叙述和分析,比如战争的起源、力量对比、各国的战争计划、坦克的飞机的兴起,等等。
★作者的两个强烈主张贯穿全书始终,首先是避免投入越来越多的生命来加剧失败,继而是寻求解锁困局的钥匙——指的是新技术、突然性、集中优势兵力与分割瓦解敌人。作为一部成书于近百年前的作品,其前瞻性让人折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以时间为主线,纵向梳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潮流起伏、形势发展,横向讲述欧洲、北非、苏德、太平洋等各个战区的重要战事。
★作者站在一名军事理论家的高度,对参战国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行动做了透彻讲解与精彩点评,对各国的战争愚行,特别是英国的连连失误更是不吝笔墨严加批判。
★书中没有拗口的术语和复杂的概念,作者一路大道至简、平铺直序,辅以*到的分析、深刻的反思,甚至辛辣的讽刺。无论是战史小白、对二战有一些了解的进阶读者,还是骨灰级的二战粉丝,都能各取所需,从中汲取营养。
★机械化战争论和间接路线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两条暗线,几乎在解说各场战役时都得到了体现和运用,因此这本书也是深入理解利德尔·哈特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

作者介绍

利德尔·哈特
●一战老兵,军事记者,知名军事历史学家,杰出的军事思想家
●和克劳塞维茨齐名的战略大师,被誉为“为将军师的上尉”,曾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爵士勋衔
●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间接路线”战略对20世纪西方的军事行动影响深远
●因为论著太有预见性,英国军情五处一度怀疑他从事间谍活动,窃取核心机密
●他的军事思想深深启发了隆美尔、曼施泰因、古德里安等将领,并帮助以色列国防军横扫宿敌、称霸中东
●代表作有《战略论:间接路线》《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等,编有《闪击英雄》《失去的胜利》《隆美尔战时文件集》等,每一本都堪称封神之作。

部分摘录:
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
1939年4月1日,世界各地的报纸都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内维尔·张伯伦先生的内阁正在改变他们的绥靖和孤立政策,已为波兰提供保证,保护该国抵抗德国的一切威胁,目的是确保欧洲的和平。
但9月1日,希特勒的军队跨过波兰边界向东挺进。两天后,由于要求德国撤军徒劳无获,英国和法国参战。又一场欧洲战争就此爆发,最终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盟国参战时有两个目标:当前目标是履行他们维护波兰独立的承诺;最终目标是消除他们自身遭受的潜在威胁,从而确保本国安全。结果,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他们不仅没能阻止波兰败亡后被德国和苏联瓜分,而且,在这场历时六年的战争以表面上的胜利告终后,被迫默认苏联对波兰的统治,背弃了他们当初对并肩奋战的波兰人做出的保证。
同时,由于所有努力都用于消灭希特勒德国,结果导致整个欧洲在此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和削弱。面对新的、更大的威胁,欧洲的抵抗力大为下降,英国及其欧洲邻国已沦为美国的穷亲戚。
这就是隐藏在胜利表面下的无情事实,苏联和美国的庞大力量投入这场反对德国的战争后,寻求胜利看上去充满希望,而胜利的实现却如此痛苦。这种结果打破了普遍存在的幻想——“胜利意味着和平”。它还证明了以往经历的警告,胜利就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而这种沙漠是以现代武器和无限制手段从事的一场长期战争创造的。
分析战争起因前,评估战争后果是值得的。认清战争造成的后果,我们就能对战争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做出更加现实的审核。就纽伦堡审判的目的而言,把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完全归咎于希特勒的侵略就足够了。可这种解释未免过于简单,过于肤浅。
希特勒最不愿意做的就是发动另一场大战。他的人民,特别是他那些将领,对这种冒险心怀恐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强调这些基本事实,不是要粉饰希特勒和热切追随他的许多德国人固有的侵略野心。虽说希特勒肆无忌惮,可他追寻自己的目标时向来很谨慎。而德国军方首脑比他更慎重,对有可能引发一场全面冲突的任何举措都惴惴不安。
战争结束后,盟国缴获了一大批德国档案,这让相关研究成为可能。这些档案表明,德国对自己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能力,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根深蒂固的怀疑。
1936年,希特勒决心重新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他那些将领对这个决定和法国有可能做出的反应惊慌不已。鉴于他们提出反对意见,德国起初只派出少量象征性部队,以此作为一种试探。希特勒打算派部队参加西班牙内战支持弗朗哥时,这些将领又因有可能引发的风险提出抗议,于是希特勒同意限制援助规模。但1938年3月,希特勒却没有理会他们对进军奥地利的顾虑。
不久后,希特勒透露,他打算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收回苏台德区,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将军起草了一份备忘录,指出希特勒的积极扩张方案势必造成一场全球灾难,整个德国会沦为废墟。他在高级将领举行的一场会议上宣读了这份备忘录,获得众人赞同后呈送希特勒。由于希特勒毫无改变自己政策的迹象,贝克辞去陆军总参谋长职务。希特勒对其他将领保证,法国和英国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可这些军人根本不相信这种说法,他们策划了一场军事政变,打算逮捕希特勒和其他纳粹领导人,以避免战争的风险。
可是,这些军人的应对方案彻底破产,张伯伦接受了希特勒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还同法国达成一致,坐视德国剥夺那个不幸的国家的领土和防务。
张伯伦认为,《慕尼黑协定》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而在希特勒看来,这份协定代表另一场更大的胜利,他不仅打败了国外对手,还战胜了他那些将领。这些军人发出的警告,一再被他没有受到挑战、兵不血刃的成功否定,他们也就丧失了信心和影响力。这样一来,希特勒本人当然为一连串轻而易举的胜利踌躇满志。即便发觉进一步冒险可能会引发战争,他也觉得最多不过是一场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战争而已。一连串令人陶醉的胜利,其累积效应淹没了他疑虑的时刻。
如果希特勒确实企图发动一场涉及英国在内的全面战争,那么,他就应该全力打造一支能够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海军力量。可他没有这样做,甚至没把德国海军建设到1935年《英德海军条约》允许的有限规模。他不断向他那些海军将领保证,不必考虑同英国发生战争的风险。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告诉他们,至少接下来六年,不用担心与英国发生冲突的问题。甚至到1939年夏季的8月22日,他依然重申了这种保证,尽管他的信心此时已发生动摇。
既然希特勒这么急于避免一场大规模战争,那么他怎么会陷入其中呢?希特勒的侵略野心绝非唯一的答案,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答案,最重要的答案是他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宽容态度的鼓励,可这些国家1939年春季突然改变了立场。这种逆转太过突然,而且令人始料未及,这就导致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如果你允许某人在锅炉下面不停地加煤,直到蒸汽压力超过危险点,那么,造成爆炸的真正责任应当由你来承担。物理学的真理同样适用于政治学,特别是处理国际事务时。
希特勒1933年掌权后,英国和法国政府对这个危险独裁者的忍让,程度远远超出他们愿意对德国前民主政府做出的让步。他们动辄表现出避免麻烦、搁置棘手问题的倾向——为维持目前的舒适,不惜牺牲将来。
另一方面,希特勒总是过于合乎逻辑地考虑他的问题。他的政策方针以1937年11月阐述的一份“圣约”提出的思想为指导,这份“圣约”的一个版本收录于所谓的《霍斯巴赫备忘录》。这种思想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德国人口不断增加,因而迫切需要更多生存空间,这样才能维持国民的生活水平。希特勒认为,无法指望德国实现自给自足,特别是粮食供应方面。德国也无法通过从国外购买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东西,因为他们没那么多外汇。由于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再加上德国财政紧缩,他们在世界贸易和工业方面获得更多份额的前景非常有限。另外,间接供应的方式会让德国依赖于外国,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很容易挨饿。
希特勒得出结论,德国必须在东欧人口稀少的地区获得更多“农业有用空间”。不会有哪个国家自愿把这种空间让给德国,这种期望纯属徒劳。“自古以来的历史,例如罗马帝国和大英帝国史,都证明每次空间扩张只能通过粉碎抵抗和承受风险来实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可能找到无主的空间。”这个问题最迟在1945年前必须解决,“之后,情况只会变得更加糟糕”。一场粮食危机迫在眉睫时,一切有可能使之缓解的渠道都会遭到封锁。
虽说这些思想远远超出了希特勒最初的愿望,也就是收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丧失的领土,可西方政治家后来装模作样地说他们对此毫不知情,这纯属巧言令色。1937年到1938年间,许多政客私下交谈时坦率地说出现实情况,公开场合却三缄其口。英国政界提出许多论点,主张允许德国向东扩张,从而转移西方国家遭受的威胁。他们对希特勒寻求生存空间的愿望深表同情,而且让他知道了这一点。可他们刻意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以优势力量相威胁,又如何能让那些生存空间的主人屈服呢?
德国文件表明,哈利法克斯勋爵1937年11月到访,给予希特勒莫大鼓励。哈利法克斯时任枢密院议长,内阁中的排名仅次于首相。从会谈纪要看,哈利法克斯告知希特勒,英国允许他在东欧放手大干。哈利法克斯的原意也许并非如此,可他的话给希特勒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事实证明,这一点至关重要。
1938年2月,安东尼·艾登先生一再同张伯伦发生分歧后(有一次,艾登提出反对意见,张伯伦让他“回家吃颗阿司匹林”),被迫辞去外交大臣职务,哈利法克斯取而代之。几天后,英国驻柏林大使内维尔·亨德森爵士拜访希特勒,两人进行了一次密谈,这是哈利法克斯去年十一月会谈的延续。亨德森爵士转达了英国政府对希特勒“改变欧洲”,使之对德国有利的意愿的同情——“英国现任政府有一种敏锐的现实感”。
相关文件表明,这些事件促成了希特勒的行动。他认为英国开了绿灯,允许他向东扩张了。这是个很自然的结论。
英国和法国政府接受了希特勒进军奥地利,把该国纳入德意志帝国版图的行径(这场轻而易举的事变唯一的麻烦是,许多德国坦克在驶往维也纳途中抛锚),这种宽容态度进一步鼓励了希特勒。事变发生后,苏联提出商讨一项集体安全方案,以此反对德国的冒进,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没有接受这份提案,希特勒听闻此事后倍感鼓舞。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德国对捷克人的威胁1938年9月到达顶点时,苏联政府再次通过公开和私下的方式表明,他们愿意同英国和法国联合起来,为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保护。这项建议受到冷遇。另外,决定捷克斯洛伐克命运的慕尼黑会议召开时,苏联被强行排除在外。这种“冷遇”次年造成了致命后果。
英国政府似乎默许了希特勒东扩,可当年九月,他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时,英国却做出激烈反应,甚至实施了部分动员,这让希特勒极为不满。但张伯伦屈从于他的要求,还积极帮助他把相关条款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这让希特勒觉得,英国这种短暂的抵抗威胁不过是为了保全颜面,以此应付温斯顿·丘吉尔为首的英国舆论的反对意见——他们反对政府的绥靖、让步政策。法国的消极态度也让希特勒深受鼓舞。所有欧洲小国中,捷克军队最为精锐,既然法国这么轻易地抛弃捷克盟友,那么他们似乎也不太可能为保护东欧和中欧同盟体系剩余的国家投入战争。
因此,希特勒觉得,他可以提早完成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吞并,然后再向东扩张。
起初,希特勒没想过对波兰下手,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攫夺德国的领土面积最大。波兰和匈牙利一样,曾帮助他威胁过捷克斯洛伐克后方,从而迫使该国屈从于他的要求。顺便说一句,波兰趁这个机会夺走了捷克一片领土。希特勒倾向于暂时接受波兰充当帮凶,条件是波兰把但泽港归还德国,还要允许德国获得一条穿过波兰走廊、通往东普鲁士的自由路线。希特勒认为,当前情况下,这些要求相当温和。可在当年冬季进行的一连串磋商中,希特勒发现波兰人固执己见,根本不愿意做出此类让步,而且对自身实力抱有一种过高的看法。即便如此,希特勒还是希望通过进一步会谈让波兰人就范。直到3月25日,他还告诉德国陆军总司令,他“不希望使用武力解决但泽问题”。可由于他朝不同方向迈出新的一步,英国随后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做法,这让他改变了想法。
1939年年初几个月,英国政府首脑觉得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过得更愉快。他们自欺欺人地认为,英国加快重整军备的步伐、美国的军备扩充方案、德国的经济困难,日益缓解了危险的形势。3月10日,张伯伦私下里表示,他认为和平的前景从来没有这么光明过,还说他希望年底前举行一场新的裁军会议。次日,塞缪尔·霍尔爵士(曾担任过外交大臣,是艾登的前任,现任内政大臣)发表讲话时满怀希望地指出,世界正进入“一个黄金时代”。诸大臣向朋友和评论家保证,德国因为经济困境无力发动战争,必须接受英国政府的条件,换取以商业条约的形式为它提供的援助。奥利弗·斯坦利和罗伯特·哈德森这两位大臣会前往柏林安排相关事宜。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