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学习的逻辑-电子书下载

学习教育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43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老师讲课时明明都听得懂,为什么自己做题就不会?
高手的学习方法好像互相矛盾,到底应该听谁的?
学习已经非常努力了,成绩就是不见提高?
每天的学习时间怎么安排才合理?
……
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本书都将为你提供解决思路。
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维方法(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解读高效学习的4大策略(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进阶提升。
针对中学生在预习、听课、练习、复习各学习场景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均进行了解析,并提供了详细实用的解决方案。此外,作者针对课间运动、睡眠等学生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也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如果你在探寻高效学习方法、想要取得学习优势,本书将带你踏上一片新大陆。

作者介绍

叶修 思维方法专家,中小学学习策略专家,畅销书作家,自媒体人。
著有思维类专著《深度思维》,在知乎上回答思维方法与学习策略类问题的文章,获得超过80万收藏,全网文章浏览量超过2000万人次。
综合研究各类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超过10年,原创“深度学习的策略”“结构化 思维”“可视化思维”“换位思维”等多套课程,为超过10万名中小学生、家长、骨干教师、校长和区域教育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获得广泛好评。

部分摘录:
从毛坦厂到衡水中学 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代中国人对于读书和学习的传统认知是以苦为基础色调的。
这个古老的认知与今天的生活倒也还算贴近,因为中学生学习时确实是很辛苦的。这么多年来,我反复接触许多初中生和高中生,发现一个很有特色的规律——中学生的睡眠时间一年比一年短。初中生,最早的时候是晚上9~10点睡觉的,近年来已经延长到晚上11~12点;高中生一直是晚上11点以后睡觉,近年来已经延长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很多高中生告诉我,他们经常凌晨一两点才睡觉,偶尔熬到三四点也不奇怪,所以从来不会被“你是否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感动。
但更有意思的事情还在后面。我详细对比了各地的中学课本和考试试卷,发现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课本难度和中考、高考的难度基本是在逐年降低的。比如初中数学,将圆相关的高难度知识章节——如弦切角定理、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都从课本上删掉了,所以相交弦定理和二次函数的综合性难题更不会出现了;三角形的内心、外心等内容的考查也变得更简单。在高中数学和物理等较难的学科里,很多内容从必修变成了选修,题型考查的难度也在逐年降低。比如数学中复杂的数列构造、不动点类题型不考了,圆锥曲线的参数设置越来越简单;物理中运动学、动量、机械能、电磁场综合类型的超级难题也不见了。
总之,随着社会上对中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越来越少,考查的难题越来越少,然而学生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了。
由此可见,很多苦学的负担,并不是真正必要的,而是人为加上去的。到底是谁加的呢?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是参与者。当他们认为苦学很有必要、很有用时,就会主动增加苦的程度。
苦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又有两种地方尤其严重。第一种是高考压力极大的人口大省,苦学的程度会特别惨烈。比如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人口多、重点高校少,所以这些地方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就会特别大,苦学现象严重;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向下传导,又导致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变大,跟随性进行苦学。
我曾听一名山东的高中女生描述身边的学习情况:班级里很多同学是凌晨2点才睡觉的,大家对此很清楚。有时候,她晚上12点就困了,但依然忍着不敢睡,因为心里太焦虑了,一想到其他同学还没睡,自己居然这么“早”就睡了,内心就会产生负罪感,于是要强撑着到2点再睡。哪怕看不进去书,做不进去题了,她耗时间也要耗到凌晨2点。
当苦学成了风潮,甚至成了心理安慰,真的很可怕。
第二种是县城重点中学。县城重点中学其实并不仅仅指县城中的重点中学,而是泛指一种教学模式。它指的是在县城和三四线城市的部分中学里,由于高质量师资和课程体系的缺乏,学校管理者只能选择通过给学生施加巨大的压力,逼迫学生苦学来提高成绩的教学模式。几十年前,第一批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校尝到了一点甜头,然后这种模式就被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师资较弱的学校加入其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会经历下述多种体验:
一周有6天甚至6.5天的课程。
学校每天组织自习到晚10:30或者11:00,然后回家或回寝室学习到12:00或更晚。
作业量极大,每天完成作业后几乎没有空闲时间,有时甚至无法完成作业。
学校管理严格,经常是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
老师基本不重视学习方法,只强调多做题、多背题。
吃饭、走路、上厕所也不能停止学习,中学生随身带着小卡片学习,比如口袋里揣着单词卡。
……
其中,作业量大、睡眠时间短是苦学的核心指标。
几十年前此种模式的代表是毛坦厂中学,所以这种模式一度被称为毛坦厂模式。那时毛坦厂中学异军突起,以这种苦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时跟风者四起。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跟风者就会反驳:“你看人家毛坦厂中学,效果多好!”于是反对的意见就无效了。后来毛坦厂中学风头过了,倡导苦学者就换了另一个代表——衡水中学,跟风者说道:“你看人家衡水中学!苦学的效果多好,军事化管理多棒!”
很多学生告诉我,自己的学校就在执行苦学模式,校长声称,这就是他们从衡水中学考察回来得到的秘诀。学生一边写作业到晚上12点,一边不知道怎么抱怨,因为衡水中学确实大名鼎鼎,一名中学生实在没有能力去否定一种成名已久的模式。
只是一个小问题被很多人忽略了——其实衡水中学并不倡导苦学。
爱睡觉的学霸们 前文说过,苦学的核心指标是作业多与睡眠少,而这两者又是相关的——作业太多,所以睡眠极少。网络上常常又把衡水中学当作苦学的代表,可是到底有没有人研究过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并没有专门研究过此问题,直到一名衡水中学的学生来参加我的课程。那名学生不经意间告诉我,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为晚上10:00强制性熄灯睡觉,早上5:40起床——晚上睡眠时间超过7.5小时!中午还有50分钟的午睡时间——也是强制进行的。于是,她产生了一个小小的苦恼:睡眠时间太长了,有时候睡醒了不想睡了,还会被学校逼着睡觉,有点无聊……
这已经超过了国内大部分高中生所拥有的睡眠时间了,甚至对还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初中生来说都很充裕了。与外界想象中的不同,衡水中学的学霸们不仅没有熬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还睡得很舒服。他们优秀的成绩正是在这样充裕的睡眠时间中提高的。
这是偶然吗?
其实这并非偶然,而是共性,因为大部分学霸是睡眠爱好者。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成绩也不错,是班级第一、年级前五名。然而我几乎不熬夜,每天晚上大约刚过11:00就开始洗漱准备睡觉了,极少超过11:30。我早上起得也不早,大概6:30起床,算下来一晚上大概有7.5小时的睡眠时间。我在中午还会午睡半个多小时。
不仅我如此,班上其他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大多是早睡者。我的同桌是班级第二名,他每天晚上也是大约11:00睡觉。班级第三名貌似有点懒散,经常10点多就睡觉了。年级前十名的其他同学,但凡我沟通过的都是如此,晚上睡觉时间最晚不超过11:30。
而在班级的中游水平学生里,晚睡的就多了起来。我还记得后面两排坐着一位长得很高大的男同学,喜欢做很多课外教辅书,一直做到凌晨1点,第二天一脸疲惫地走进教室继续苦学。我当时很佩服他能够那么勤奋,却总也不见他的成绩有所提升。在本市的二流高中里,晚睡者就更多了。我的初中同学有些进了那些高中,聚会时他们就向我抱怨,说学校作业太多,要每天晚上做到12:30才能勉强做完。
不仅我个人经验如此,在我从事教育行业以后,遇到了很多学生和老师,他们跟我交流时也表示,班级里的前几名学生都不熬夜,反倒是中等成绩的学生经常熬夜。在学生中,大多数学霸睡得较早,一般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
看来,学霸大多是睡眠爱好者,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然而我还有一个疑惑:对学霸来说,睡眠多和成绩好,到底谁是因,谁是果呢?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智力超群、成绩优秀,所以不需要学那么长时间;而普通学生因为成绩没那么好,只能将勤补拙呢?
我们不仅需要上面的例证,还需要一个逻辑解释。
睡眠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从理论上来探讨一下,睡眠是否能够成为成绩提高的原因。我们需要把相关性升级成因果关系。
先从求最值的角度来考虑,早睡和晚睡,哪个能给我们带来更高的性价比。
假设某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等于平均学习效率乘以学习时长,为了使最终学习成果得到最大值,我们有两个思路:要么提高平均学习效率,要么增加学习时长。当然,如果两个因素都能够提高是最好的,但这两个因素总体来说是负相关的。显然,如果你学习时间过长了,即睡眠太少了,那么平均学习效率就会降低。这有点像中学数学里二次函数求最值。
而所谓早睡与晚睡,以国内目前的中学教育环境来说,其实时间差别也没有那么大,大致为1小时。比如,同样是早上6点起床,那么晚上11点睡觉可以称为早睡,而晚上12点以后睡觉就算晚睡了,因此时间差距为1小时左右。而高中生每日的平均学习时长为12小时,所以延长1小时的学习时间,相当于一天的总学习时长增加了约8.3%。换句话说,假设由于晚睡了1小时而导致精力不足,使得一天的平均学习效率下降了7.7%,那么你的学习时间延长效果就被抵消了,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
7.7%,多么小!只要你由于犯困而在课堂上稍微走神了三四分钟,漏掉一个小知识点,你的学习效率就可能会下降10%以上!这还没有考虑即便你没有犯困,但由于睡眠不足导致大脑运转效率降低的情况。在大脑精力不足的时候,做10道数学题你可能就真正领悟了一两道,而在大脑精力充沛的情况下,你或许就能够全部领悟了——这种可怕的效率差距,需要用多少时间来弥补?虽然具体的数据很难精确测算,但根据经验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晚睡1小时所带来的平均学习效率损失,肯定不止7.7%。
实际上,学霸的总体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有充足的睡眠,所以精力旺盛,从而大脑清醒。于是他们专注力强,听课效率高,做练习时也不会走神。同时由于大脑精力充沛,他们的思考速度变得更快,原本需要2小时才能掌握的内容,现在可能只需1小时就掌握了。当总体效率提高后,他们就不需要学得那么晚了,进而腾出了更多休息时间,保证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形成良性循环。
由于每个人的身心状况不同,无法建立细致的数学模型来确定那个精确的最值点,所以你不可能得到一个精确的数据。比如对某名学生来说,一定要睡8.15小时才能获得最大学习成果,如果睡了8.05小时或者8.25小时,那学习效率就降低了。但根据大范围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区间,这就是我们在第八章中曾提到的作息安排。初中生适合在晚上9:30~10:00入睡,随着年龄和学业压力的增大,入睡时间逐渐变晚,高中生适合在晚上11:00~11:30入睡,或者略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调整。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大脑生长规律的角度来论述早睡的好处与晚睡的害处。
传统的认知是白天我们清醒的时候在学习,大脑在吸收知识,而睡着了以后,随着学习行为停止,大脑就不工作了,只进行休息。由于这个认知,很多人认为减少睡眠时间用来学习是可行的。但近年来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学习的过程不仅发生于人清醒时,也发生于人睡眠后。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后,白天学习新知识时所活跃过的脑区域将再次活跃起来,即大脑在自发地进行信息加工和巩固。如果缺乏这个过程——比如当天晚上熬夜严重——那么到第二天时,大脑就会陷入混乱、遗忘。
所以,缺乏睡眠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第二天的精力,降低其第二天的学习效率,还会损害其大脑细胞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当天所学知识的记忆!就像白天学习的过程是用水泥砌墙盖楼房,夜晚睡眠的过程是在等待水泥彻底干透,等墙面稳固,而熬夜就相当于把还未干透的水泥去除,把白天建好的楼房拆掉。
理解了这一层,我们就不由得开始替那些熬夜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甚至两三点的学生感到惋惜了。他们以为,到凌晨一两点了还在学习,虽然大脑没那么清醒,学习效率没有那么高了,但总比没学强,还是有勤能补拙的效果。实际上,他们早已进入负效率的阶段,导致越学效果越差,比没学效果更差,见图10–1与图10–2。
其实睡眠对人体的好处有很多,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在睡眠时达到高峰;在青春期长身体时,深度睡眠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人体的很多重要功能都在睡眠时进行,脑细胞的生长和结构重组正是其中之一。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