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变量4:大国的腾挪-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33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本书是“变量”系列图书的最新一本。著名学者何帆发愿要用30年的时间,通过这套书为中国经济立传。
在《变量:大国的腾挪》中,何帆继续他对中国经济的记录。他用双脚丈量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走访了新疆尉犁、宁夏西海固、广东海陆丰等地,访谈了棉农、返乡青年、老年创业者、企业家和生产线上的工人,找到了能帮你更好地发展的生存策略:腾挪。
通过腾挪,你可以重新发现优势,改变约束条件,破解看起来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何帆会在这本书里告诉你:
乡村振兴,不是靠农民返乡,而是靠在远方和故乡之间形成互动;
县城崛起,将成为未来文化创新的前沿、体育竞技的基地和美好生活的样板;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一个社会的负债,也能变成优质的资产;
别人“唯快不破”,你可以“以静制动”。别人寻找“风口”,你可以穿越周期;
……
大国的腾挪机会最多,这个时代的腾挪机会最多。
没有人能够全方位地碾压你。
如果有个问题实在解决不了,那很可能是因为,你问的问题是错的。
一条路走不通,就试试换一条路。熬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翻开这本书,带走反败为胜的力量。
●“变量”同系列图书:
本土时代三部曲——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变量: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
·《变量: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
·《变量:大国的腾挪》

作者介绍

何帆
经济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拥有20多年政策研究和市场咨询经验,游历50多个国家,每年阅读图书300余本。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得到App《何帆大局观》《何帆的读书俱乐部》《何帆·宏观经济学30讲》和《何帆报告》栏目主理人。现居深圳和上海。

部分摘录:
1.1 新型确定性年代 有三个中国人在天上待了三个月。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宇航员。2021年6月17日那一天,他们上去了。到了9月17日,他们下来了。回到地上有点不适应,有点像在游泳池里游了很久,爬到岸上,走路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抬哪条腿了。哪条腿都沉。9月17日还是刘伯明的生日,他很开心。在天上的时候,就想吃老家的紫花油豆角了。老好吃了。
离开地球三个月是什么感受?他们错过了好多热点。河南发大水了,那是我的老家。老家人说,桥都给冲垮了。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也发洪水了,淹了300多平方公里。那个吴亦凡最后还是进去了,涉嫌强奸罪。那个郑爽要补缴偷逃的税,还有罚款,2.99亿元。他们还在巡天的时候,东京举办了奥运会,中国拿的金牌不少,差一块就赶上美国了。在天上知道不知道这些事好像没啥关系。
天上地上,两个时间。
地上的时间就像被剁碎的肉馅。剁得太碎了,让人忍不住疑心里面是不是掺了啥不该掺的东西。日子过得越快,越容易焦虑。他们不是告诉过你吗: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他们还说,这是个VUCA的世界。VUGA,说的是四个英语词儿:不稳定(Volatility)、不确定(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1。
我要告诉你,不是这样的。聪明人的时间剁得最碎,里面掺的焦虑最多。要是我们时常想想,还有一个天上时间,要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离开地球三个月,看这个世界一定会更清醒一些。到了400公里以外的天上,再看地球,地球好像没那么亢奋。
不确定性当然会有,但几年前的扑朔迷离,到现在都已经尘埃落定。一个新型确定性年代已经到来。这就像是宇航员刚回到地上,从太空中的“无重力”环境,来到了“有重力”环境。宇航员们管这个适应时期叫“坐月子”。过去那个不确定的年代就像是“无重力”环境,新型确定性年代就像是“有重力”环境,踩上去更踏实。你也需要适应。
记住两个关键词,它们能帮你看懂新型确定性年代。
这两个关键词,一个叫“趋势”,一个叫“政策”。
趋势,就是大势所趋。大的趋势来了,谁也没办法阻挠。中国经济的大趋势究竟有多大呢?这么说吧,21世纪20年代的中国很像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如果你在1847年或1848年到了英国,你看到的将是经济萧条、农业歉收、社会动荡、没有成功的革命。但是,如果你在1851年到了英国,你将会看到万国工业博览会在伦敦成功举办,人们突然感受到了兴奋和希望。当时的一位作者写到,生活在19世纪50年代,就像“火车在一队令人厌烦的骆驼走过之后开动起来”2。如果你在1918年或1919年到了美国,你会看到,美国还没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走出来。人们歇斯底里地担心来自布尔什维克的威胁,经济一片低迷,政治丑闻不断爆发。但是,到了1923年,美国就进入了“柯立芝繁荣”。股市空前高涨,汽车、收音机、电视机、连锁店、分期付款,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的。“无论你是身处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还是走在新罕布什尔州和怀俄明州的乡间小路上,你会发现城乡同龄的女孩子们,都穿着同样的短裙,抹着同样的口红,脸上洋溢着同样的灿烂笑容。”3
大国崛起的时候,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些黄金时代,人们乐观到难以置信,自信到接近狂傲。过去和未来一下子清晰地展现出来。
为什么大国崛起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呢?一是能量积累。这是物的因素。你要长时间地积累能量,才能让它突然喷发出来。中国经济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能量,虽然遇到了贸易制裁,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遇到了各种麻烦,但并没有伤到元气,依然生机勃勃。二是民族觉醒。这是人的因素。过去,我们总觉得别人都是对的,别人是标准答案。后来才发现,原来别人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做的也可能是对的。这种觉醒既是大众的觉醒,大众的朴素爱国意识的觉醒,也是精英的觉醒,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精英最终学会了跟别人平起平坐,适应了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自己探索出路。物的因素加上人的因素,这就是个大趋势。这个大趋势,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运。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第二个关键词是“政策”。在新型确定性年代,政策已经变得高度透明、高度确定。透明到什么程度,确定到什么程度呢?只要记住四个字就行,叫:国强民富。
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如果想让别人不敢欺负中国,或者,如果别人欺负中国,中国也扛得住,要靠啥?靠的是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说起来很玄,其实不难理解。用一个极端情况下的比喻来说吧。设想科幻电影里的一个场景,一场灾难来了。不管它是战争、瘟疫,还是洪水,总之,危机来了,生存就变得最为重要。这时候,什么人、什么技能是最有用的?会种庄稼,那是人才。会打铁,做铁锹和斧头,也是人才。会资本运作、兼并收购呢?不是说没用,而是说你的重要性在排序的时候会朝后排。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共同富裕”。你可能考虑较多的是自己所在的行业,自己所在的社会阶层的地位。可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民情和民意。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护共产党、拥护政府。我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越到底层和基层,越是能听到对政策的支持。在把握民情和民意这件事情上,领导其实看得更准、更透。
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都要围绕着“国强民富”这四个字去想。你做的事跟国强有关系吗?你做的事跟民富有关系吗?如果你做的事跟国强民富有关系,那发展机会很多。政府会支持,群众会支持,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如果没有想清楚自己做的事跟国强民富有什么关系,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回去再好好把这件事想清楚。
2021年,我们很像是站到了一座历史的分水岭的山顶。站在这个山顶上,我们能清楚地看见另一侧的风景,能看见在远处的目标。以前,我们一直在爬山,爬山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看脚下的路,不可能看得更远。2021年,我们中国人第一次有了一种“山顶视角”。你能看到:唯一确定的就是确定性。
你可能会问,确定性就确定性呗,干吗还是“唯一确定的”?所谓确定性,是指清晰地看到了远方的目标,以及前方的道路,这是以前没看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避免在关键的问题上犯方向性的错误。那为什么还要说“唯一确定的”?这是因为,虽然有了目标的确定性、道路的确定性,但不意味着一定能到达目标。上山路和下山路可不是一条路。跑过越野的朋友会知道,其实下山更不好跑,更容易伤膝盖,更容易出事故。
现在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特朗普下台了,拜登上台了,但美国还是把中国当作最大的竞争对手,还会用各种不择手段的办法来对付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的外部环境更糟糕了。国内的问题也很多。就说人口问题吧,我们突然发现,原来现在大家都不愿意生、不敢生了,那到底该怎么办?还有,我们在遇到外部压力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很多行业,很多重要的生产环节,是很容易被别人“卡脖子”的。
这么多问题,这么多挑战,该怎么办?有一个事实需要认清:我们还不是巨人,而是大卫。那大卫该怎么战胜巨人?4
1.2 腾挪 如果一个民族长期被根深蒂固的自卑感困扰,那么,她之所以能豁然开朗,获得一种源自内心的强大信心,大体来说,无非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她自己变得更好了。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基础设施的改善有目共睹。政府的办事效率今非昔比,对公众关注的事件反应速度之快令人赞叹。社会治安让人放心,中国是一个难得的人们到了晚上还能出去遛弯儿的大国。第二个原因是,别人并没有她原本想象中的那么好。这样的心灵冲击,已经来过好几回。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自由市场经济神话的破灭。2016年美国大选,动摇了很多人对美国民主选举制度的崇拜。2020年之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围堵,让更多中国人质疑西方世界一直标榜的价值观。那一套曾经看起来很美的价值观,一下子碎了,一碎再碎,碎得满地都是。
这两个原因都能带来民族信心的提高。乍看起来,第一个原因更直接,第二个原因更曲折。毕竟,第一个原因感知起来更为明显。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都曾亲身体验。但从效果来看,第二个原因的作用反而更大。他人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能看到我们的长相。我们的成长,并不只是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因为见得多了,就不觉得别人高不可攀了。说到底,你只需要有一双能看到真相的眼睛,一个能接受事实、尊重常识的头脑,就可以通过一次顿悟,获得思想解放——也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那么大的事而已。
为什么第一个原因的作用反而不如第二个呢?因为仅仅感知到我们比原来更好了,是不够的。多好才算足够好?中国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我们怎么能知道,不好的会逐渐消失,好的会越来越多?怎么就不可能是另一种情况:不好的越来越多,最后把好的也带坏了?更令人忧虑的是,外部环境已经变了。我们还能不能一直好下去?
从建党一百周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只剩下不到30年的时间。这20多年,将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时期。在这段关键的历史时期里,需要的是战略选择和战略定力。
本书将介绍一个重要的战略思维:腾挪。这个战略思维,似乎天生就是为大国,以及大国的人民量身定制的。理解了这种战略思维,能帮助我们在遇到极大的挑战时,依然可以从容应对。
所谓腾挪,简单来说,就是用空间换时间。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腾挪”还是个围棋术语,它讲的是如果在局部战斗中处于敌强我弱的情况,如何避实击虚,弃取自如,变被动为主动。
只有在围棋这样广博的棋局中,才能找到腾挪的空间。拿国际象棋和围棋做个比较吧。国际象棋的第一步有28种下法,围棋有361种。国际象棋一局大约40个回合,围棋则可能长达150个回合。国际象棋中,每个棋子都有自己固定不变的角色,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恪守自己的规则。围棋中每一个棋子的价值都是模糊的。围棋中讲“地势转换”。守住靠边的“实利线”,就占住了“地”,拿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像手里持有现金。占领靠腹地的“势力线”,是想获得更高的潜在收益,就像投资股票,想抓住一匹“黑马”。地能转换成势,势能转换成地,棋局随时都在变幻之中。国际象棋的棋手交手之后,考虑的是如何把对方赶尽杀绝。下围棋的时候,如果棋逢对手,大家都是高手,很难出现一方碾压另一方,赢家全胜,输家全败的情况。高手之间讲的是共存,建立一种均衡,再从均衡中寻找更多的利益。“入界宜缓,不得贪胜。”5所谓的胜利,是在自己存活,对方也存活的情况下,比对方占有更大的优势。
只有大国,才有腾挪的空间。大国之间的博弈,犹如高手之间的对弈。我们来借鉴一下围棋的思路。假如你发现,自己下棋时,在局部处于不利的地位,对手的力量超过了你,你陷入了孤立的局面,该怎么办?
一种办法是认怂,但这可能使你从此失去翻本的机会。另一种办法是硬怼,但这可能让你全军覆灭。高明的棋手会选择腾挪。他不会和对手纠缠太多,而是会在另一个地方落子。落子的时候,高手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个子可能是要放弃的,也就是可能要被“腾”出去。但是,通过靠、碰、转身,高手又会“挪”到其他的位置。这一腾一挪,就很可能改变战局。高手会摆脱不利的局面,牵着对手的鼻子走。对手尽管在局部更有优势,但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优势。战线太长,他自然守不住。高手通过腾挪,开辟了新的战场。一腾一挪,死棋就变活棋了。
腾挪,就是要在己方处于不利局面时,先找到一个破局点,把你的优势押上去,形成一种反制的力量,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耐心地等待反转的机会。按照你的思路去打,而不是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从动态的角度衡量自己的实力,要有甘愿以巨大的牺牲捍卫核心利益的勇气,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新生力量。在考虑解决思路的时候,放眼全局,不拘泥于在一时一地解决所有的难题。大国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缓冲余地,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声东可以击西,边缘支援中心;头疼不妨医脚,负债亦是资产。在判断局势的时候,不在意某一时点、某一局部的得失。把自己的根据地连成一片,穿越起伏的周期。确保自己手里有足够的底牌,能一直留在牌桌上。要计算的不是每一局牌都能赢,而是牌打到最后,算出你的总赢率。要笑就笑到最后。
简单概括,腾挪这一战略思维,就是先顶住,再铺开,最后连成一片。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腾挪拆成寻找破局点、我打我的和改变约束条件这三个招式。在介绍这三个招式之前,让我们先看一场运用腾挪策略的经典名局。
1.3 绝地反击 2010年2月27日,在第二届BC信用卡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上,韩国棋手李世石遇到了中国棋手孔杰。李世石是韩国棋坛一顶一的高手,桀鹫不驯、棋风凌厉,但他的对手孔杰正处在围棋生涯的巅峰状态。孔杰出生于1982年,2009年12月夺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10年2月24日在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中击败李昌镐,拿到第二个世界冠军。强者运旺。这时的孔杰,几乎无人可挡。
孔杰执黑先行。开局未见波澜。黑棋在棋盘上方陈兵列阵,然后挥师南下。白棋在下方势单力薄,处于下风。战斗很快就在棋盘右下方展开。大敌当前,黑云压城。如果是别的棋手,可能会选择避敌锋芒,先躲一下。李世石的风格绝不是这样的。他不退反进,猱身而上,与孔杰短兵相接。
占据优势的孔杰自然不肯认输。他的攻势更加凌厉,继续围堵。白棋不断地挑衅,但在黑棋的包围下,形势更为险峻。黑棋直插心腹,白棋被切成两块。这时候,李世石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他只能救白棋的一半。要是全都要救,结果只会更糟,那就是兄弟们手拉手一起去死。
那么,李世石会救哪一部分呢?
出人意料的是,白棋没有在包围圈内做活,而是跳出了包围圈,在外边落子。难道白棋想要从外面包抄黑棋大军?但孤掌难鸣,白棋怎么可能实现反包围呢?
更重要的是,被留在包围圈内的白棋怎么办?不要了?这样离奇的打法,就好比是统帅在围城的时候抛开自己的部队,先跑掉了。
果然,黑棋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的。孔杰接下来一手棋,将价值近40目的白棋九个子彻底干掉。剩下的白棋子也已是他的囊中之物。白棋一共十五个子的大龙全军覆没。在棋盘的右下至右上,黑棋有了80目的实空。李世石开局80手不到,就落后80目,胜率跌到了7%。他从来没有处于如此劣势,看来,大势已去,他只能推样认输。
战局到这里,突然有了一个惊天逆转。
李世石注意到,黑棋在上方还有五子。这五个子可以是援军,也可能变成孤军。李世石开始酝酿一个大动作。他想把白棋连起来,北上阻击黑棋。你以为对手仓皇而逃了,他却过潼关、出秦川,顺着一条崤函道杀出去,要逐鹿中原。
舍弃了下方的战场之后,整个棋盘局势大变。这就是我们说的腾挪。
白棋封死了黑棋向边地发展的道路,反过来包围了黑棋。黑棋心知不妙,想要向外突围。在突围的时候,黑棋犯了一个错误。黑棋撤退的速度太快,战线过长。白棋紧追不舍,破坏了黑棋大块的眼形。黑棋犹豫了一下,想回头救援,反被白棋横刀切断,首尾难顾。孔杰遇到了跟李世石一样的两难选择:两边都想救,却不可能同时救活。
孔杰的选择是左右兼顾。经过一番苦战,上方的黑棋逃离了险境,暂时安全了。下方的黑棋却陷入了白棋的重重包围。无奈之下,黑棋放弃了中部的七颗棋子,转战下方,继续与白棋周旋。这时,李世石已经大大获利。整个棋盘的左边都成了白棋的实地。鲸吞了黑棋的七子之后,白棋在中原腹地的实空也膨胀了起来。但截止到这个时候,黑棋还有微弱优势,因为白棋在之前的战役中失血太多。此时双方若正常收官,依然将是白棋小败。
没有想到,白棋战斗力极其强悍,再一次发动了冲锋。白棋直接杀入黑棋的大营,正中黑棋棋形的七寸。棋局再次被拖入短兵相接的混战,孔杰的收官计划被完全打乱。著名围棋国手胡耀宇在点评这局棋的时候说:“棋下到这个份上,虽然孔杰还未输,但这就像是足球比赛中你原本是领先三球,没想到被对手连追三球成了3:3平,那么这时候虽然胜负还未分,但被追平的那一方的整个气势和心理都已经处于劣势了。”6
孔杰孤注一掷,想要反击白棋左上的阵势。数个回合之后,黑棋一支大部队悉数阵亡。孔杰只好投子认输。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