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命运和选择-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16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第24卷《命运和选择》是中华史系列的总结之卷,易中天带你快速闪回,从3700年以前洛阳盆地上“中国崛起”开始,鸟瞰西周如何以政治智慧构建起华夏文明圈,又怎么把“产权不清”的锅甩给了子孙,再经战国两百年试错、变法与争鸣,中华终于步入帝国时代。此后,中华帝国史鲜明地分作四段:秦汉至三国410年,创建期;三国魏晋南北朝400年,试错、探索、整合期;隋唐两宋683年,高峰期;一气呵成的元明清647年,定型期。
一路走来,我们选择了变邦国为帝国;选择了独尊儒术,融合佛道;选择了打通南北,融合胡汉;遗憾的是,也曾选择了闭关自守,并以幻想自欺。为什么是这些选择,而不是其他?请看《命运和选择》的回答。

作者介绍

易中天
1947年出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
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易中天中华史”。
已出版作品:
《易中天中华史》(全24卷)《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6册)
《易中天谈美》《美学讲稿》《品三国》《先秦诸子》《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闲话中国人》
《品人录》《大话方言》《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国人的智慧》
《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费城风云》

部分摘录:
变法与争鸣 与上次不同,这回的选择似乎经过了充分讨论。
没错,百家争鸣。
争鸣似乎因孔子而起。因为先秦诸子派别虽多,但只要牵涉到中国未来的走向,便可以分为两大阵营:要么赞成和维护孔子,要么反对和批判,就连《老子》也不例外。
可以说,没有孔夫子,便没有后来什么事。
然而认真说来,争鸣又不是老先生挑起的,至少他没有主观故意。不可否认,孔子确实对当时的状况不满,很希望能够有所改善。他也有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而且愿意付诸实践,身体力行,可惜四处碰壁,并不成功。这才只好退而求其次,教书育人,无意之中创立了儒家学派。
确实,这原本在孔子的计划外。
结果,却惹毛了一个人——墨子。
墨子的身世在西汉已不可稽考,司马迁只为他写了寥寥二十四个字,附在孟子荀卿列传末尾。还有人说,墨子原本也是学儒家之术的,只因越学越反感,这才愤而出走,另立门户。没想到,他创立的新学派迅速走红,成为显学。[46]
这就又惹毛了一个人——孟子。
实际上,孟子时代的显学有两家:杨朱和墨子。用孟子的话说便是: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让以“孔门私淑弟子”自居的孟子完全无法忍受。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47]
显然,没有墨子,孔子不过自说自话。没有孟子,墨子也只是单方面地批儒批孔,质疑杨朱是他学生的事。称得上左右开弓,在两条战线同时出击的是孟子。直到这时,也才真正有了“百家争鸣”的意味,尽管其实只有三家。
那么,他们都争论些什么呢?
这得先看杨朱。杨朱的命运比墨子还惨,不但没人给他树碑立传,就连著作也没留下。直到东晋,张湛为几近亡佚的《列子》作注,残存在这本书里的杨朱言行,才重新浮出水面。但很快,张湛注的《列子》便被质疑是伪书。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写了《封建论》的柳宗元。这恐怕并非碰巧,而是必然。事实上,杨朱和列子都是道家学派的先驱,所以《列子》才会被唐玄宗尊为道家经典之一。然而安史之乱后,道家思想之不合时宜,已是明明白白。[48]
当然,这里说的是他们的政治主张。
道家的政治主张,并不像通常理解的“无为而治”那么简单。积极有为还是消极无为,只是技术问题,他们理想的社会却不需要治理。这就只能小国寡民——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或者如杨朱所说: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49]
换句话说,回到氏族社会甚至自然状态。
毫无疑问,这并不可能。就连墨家主张回到部落联盟的禹时代,也都无异于痴人说梦。尽管他们推崇大禹,首先是要弘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精神,其次则要借着古代圣人的名义,推介自己想象出来的美好社会。[50]
显然,道家和墨家,都是理想主义者。
相比较而言,孔子要现实得多。他虽然多次赞美尧舜禹和夏商周,却也明确表示,如果有从政的机会,能够做到的就是回到东周。西周和周公,是只能梦中相见的了。[51]
可惜,就连在梦中,也未必见得着。[52]
那么,东周的特点是什么?
以一个超级大国为中央之邦和国上之国,统领其他城市国家组成邦联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周天下实际崩盘,但是外壳还在,周天子名义上也还是共主。就是说,封建制虽然名存实亡,宗法制和礼乐制却尚未动摇。这就让孔子看到了希望,并将自己的历史使命确定为四个字:克己复礼。
复礼之路在于提倡爱心。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意思就是:没有仁爱,礼崩乐坏。为了挽救已经开始并且正在崩坏的礼乐制,必须高举仁爱大旗。仁爱与礼乐,相辅相成。有爱心则为礼仪之邦,守礼乐则为志士仁人。唯其如此,孔子才会对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53]
天下归仁,也可以说是“让世界充满爱”。
墨子却拍案而起。在他看来,礼乐制祸国殃民,仁爱说虚伪透顶。因为当真有爱心,就应该无差别,为什么要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先用繁琐复杂的礼来规范,再用劳民伤财的乐去平衡?如今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乱源正在于此。
因此,要想拯救天下,也只有一个办法:向全社会提倡平等互利的相爱。为了保证平等的爱能够推行,又必须同时规定自下而上的服从。这样一来,只要天子带头,世界便会真正充满了爱。这种无差别的爱就叫兼爱,无条件的服从则叫尚同——从村民到国君逐级认同于上,直至上天。[54]
很难理解无差别的兼爱如何与无条件的尚同兼容,惹怒了孟子则不言而喻。毕竟,维护礼乐制原是儒家本色。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只讲仁,孟子还要讲义,荀子则专章论礼乐。看来,太史公将墨子附在孟子荀卿列传末尾很有道理,而《老子》的说法更加有趣: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段话在《老子》第三十八章,而本章正是道家的批儒总纲领。批判者总是在被批判者之后,因此《老子》的成书时间绝不可能在孔子之前。至于失道之后必然讲德,失德之后必然讲仁,失仁之后必然讲义,失义之后必然讲礼,这是逻辑推理的结论,还是客观事实的总结,则不得而知。
儒家思想发展变化的路线图,却画得非常之准:
失道而后德——周公。
失德而后仁——孔子。
失仁而后义——孟子。
失义而后礼——荀子。
这可真是每下愈况。
事实上儒家思想发展到荀子,就已经走到尽头。荀子的得意门生韩非,则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是与时俱进的新锐学派,只有他们是反对回到过去,也不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为自己站台,穿着夏商周的华冠丽服,唱着尧舜禹的陈词滥调,冠冕堂皇演出“古装戏”的。所以,也只有法家的主张被统治者接受,并且运用于政治体制改革。[55]
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毛笔书写,抄在宽55厘米的丝帛上。同时出土的有甲、乙两种《老子》抄本。与今本先《道经》后《德经》不同,帛书甲、乙本的排序均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呈现的是西汉初年《老子》的面貌。湖南省博物馆藏。
这种改革,当时称为“变法”。
变法早就在诸侯各国开始。魏有李悝,楚有吴起,齐有邹忌,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可谓风起云涌。然而无论是谁主导操盘,都是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富国强兵为近期目标,兼并天下为长远打算。区别仅仅在于,那些实力雄厚的考虑如何出手,弱小的则琢磨怎样才不会被吞并。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从这个角度看,百家争鸣的思想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历史选择也其实是由实践者做出的。实际上,当诸侯各国前前后后地争相变法,荀子变得半是儒家半是法家时,新时代和新制度已是呼之欲出,只等有人为之揭幕、加冕和盖章。
帝国,正向我们走来。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