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大学中庸今注今译-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35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本丛书由出版大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经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怀瑾、毛子水、杨亮功等)进行注、译、释,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再版二十余次,深得学界赞誉。
本书以通行朱子章句本为据,章内再按文意分段,以便阅读。本书注释,力求简明,大体参照朱注,酌情采用他家之说以补正。本书尽量减少繁琐的考证,以做到通俗易懂,适于大众读者阅读。

作者介绍

王云五(1888—1979)
现代出版家,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对我国的出版、文教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商务印书馆的25年时间里,坚持以“教育普及、学术独立”为出版方针,出版了世人瞩目的《万有文库》《中国文化史丛书》《大学丛书》等大型丛书。

部分摘录:
大学1 子程子2曰:“《大学》3,孔氏4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5、《孟》6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今注
1 朱子编定《大学》一书,是依据程子所定的原本,所以朱子在本书的前面,先引述程子的一段话。朱子名熹,晚号晦翁,宋朝婺源人(今安徽省婺源县)。绍兴进士,历仕高、孝、光、宁四朝,累官宝文阁侍制。其治学大抵穷理以致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宋代理学至朱熹而集其大成。其讲学之所曰考亭,宗之者称考亭学派。又朱熹之父朱松尝读书于安徽省歙县之紫阳山,故熹居福建省崇安县仍牓其厅事曰紫阳书室。因此后人亦称熹为紫阳学派。世称朱子,又称朱文公。
2 程子:名颐,字正叔,洛阳人,宋朝大儒,世称伊川先生。其学本于诚,主于穷理,从学者甚众。
3 《大学》:本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宋以前并不单行,北宋仁宗天圣八年,以《大学》赐给进士王拱宸等,这或许就是《大学》单行的开始。后二程子有《大学》两定本,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把它和《中庸》从《礼记》中取出,与《论语》《孟子》合而为“四书”,复为之厘定章句与集注。《大学》凡有三本:一为古本《大学》,其间节次稍有不相承者,盖古人文法疏简,辞或不属,而意实可通,要于立言之旨无害;二为石经《大学》,节次不及古本,且中间窜入“颜渊问仁”至“非礼勿动”句,疑好事者为之;三为程明道先生与其弟伊川先生《大学》两定本,节次均不同。今本章句,为伊川所序次;而汇为经一章,传十章,则为朱子所定。
4 孔氏,即孔子。
5 《论》:指《论语》一书。
6 《孟》:指《孟子》一书。
今译
程子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为初学的人进修德行的门径。到现在还能看得出古人做学问的次序,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孟子》还在其次。求学问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去学,那就差不多不致有错了。”
大学1之道,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
知止5而后6有定7,定而后能静8,静而后能安9,安而后能虑10,虑而后能得11。物有本末12,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13者,先治其国1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5;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6;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7;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18;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9;致知在格物20。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21,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22以至于庶人23,一是24皆以修身为本。其本25乱而末26治者否矣;其所厚27者薄,而其所薄28者厚,未之有也。
今注
1 大学:《礼记》篇名。《礼记·大学》疏引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彰明其德于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朱子注:“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按:大学,我国相沿为大人之学,取其有别于幼学及小学。为讲究立身治世基本学问的一本书,其中包括自修身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大道理。
2 明明德:上一个“明”字是动词,下一个“明”字是形容词。朱子注:“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这里朱子所言天赋灵明的德性,即王阳明所谓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3 亲民:程子曰:“亲,当作新。”朱子阐发其意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王阳明则释亲民之意为亲近民众。
4 止于至善:朱子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王阳明则谓善就是良知,止于至善即是止于良知。
5 知止:止,名词。谓所当止之境,即至善之所在。知止,就是知道止于至善所在之处。
6 后:后与後同。后同此。
7 定:谓志有定向。
8 静:谓心不妄动。
9 安:谓所处而安。
10 虑:谓处世精详。
11 得:谓得其所止。
12 物有本末四句:此处四句,承上启下。一方面结束上文三纲领之说:“本”指“明明德”,“末”指“新民”。“终”指“能得”,“始”指“知止”。另一方面则系引申下文八条目之义:“本”“始”指“格物致知”,“末”“终”指“平天下”。“本”“始”是“所先”,“末”“终”是“所后”。谓能明了事物的本末终始,知所先后,则循序而行,自能渐进至善之境,也就是近于大学之道了。
13 明明德于天下:意思是使天下人都能彰明其灵明的德性。
14 治国:治,平声,动词,理之也。治国,就是治理国家。
15 齐家:谓整治其家。
16 修身:谓修明德性而达于实践也。
17 正心:朱子注:“心者,身之所主也。”正心,谓端正一身所主的心。
18 诚意:朱子注:“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谓心之所发一本于诚而无自欺也。
19 致知:朱子注:“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王阳明则说:“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意谓吾心本有良知,不假外求。
20 格物:朱子注:“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王阳明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有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朱子与阳明两种说法,在外表观之,似是内心外物,亦即唯心唯物之分,其实都不外乎穷理尽性的功夫,没有什么重大差异。但后者(阳明)所说的含义,更易了解,除对其客观事物穷其所以然之“理”与“性”的功夫以外,还有其主观的(良知)选择判断而得到最正确的认识的意思。因为他对于事物穷极其真理之所在,正义之所归,以内心之良知而充实其功夫,以增进其真理的知识,而不是只从外表的物质所得的意识,算作其真知真理的知识,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所在。
21 国治:治,去声,形容词。国治,谓国家经治理已臻完善之境。
22 天子:古称统治天下之君曰天子。奉天承命之意。此君主时代之特称也。
23 庶人:谓普通的人民,无爵秩者。又众也。
24 一是:一切的意思。
25 本:此处系指修身而言。
26 末:此处系指治国、平天下而言。
27 所厚:指身家而言。
28 所薄:指国家天下而言。
今译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明自身所本有的灵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除去旧染之污而自新,而且要做到极完善的地步而坚持不变。
能够知道当止的至善之境,然后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做到了,然后才能所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然后才能处世精详;能够处世精详,然后才能得到当止的至善之境。
凡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终结和开始,能够明白这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切合大学的道理了。
古人要想彰明自身的灵明的德性,使天下人都跟他一样自新,必定先治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好自己的国家,必先整治好自己的家;要想整治好自己的家,必先修好自己的身;要想修好自己的身,必先端正自己的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必先诚实自心所发的意念;要想诚实自心所发的意念,必先推极自己的知识;而推极自己的知识,就在于研析穷究一切事物的真理了。
一切事物的真理研析穷究明白以后,知识就无所不尽了;知识推极到无所不尽的地步以后,自心所发的意念就自然真诚不妄了;自心所发的意念到了真诚无妄的程度以后,主宰一身的心自然就端正了;心端正了以后,身也就修好了;身修好了以后,家也就可以整治好了;家整治好了以后,国也就可以治好了;国治好了以后,天下也就可以太平了。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要以修身为根本。如果不先修身而致乱了根本,要想其他的事如治国、平天下还能弄好的话,那是决不可能的;把切近自己的身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啊。
右经一章1,盖孔子之言,而曾子2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3,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今注
1 经一章:依《博物志》:“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由于经文浑奥,则传以明之。《大学》一篇在《小戴礼记》中,本来不分章节。上面这一段,朱子以为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故曰“经”。以后十段朱子以为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故曰“传”。即是将《大学》一篇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按此经一章是一篇的总论,先述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次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以下再于传十章中分别阐说。
2 曾子:春秋时鲁国武城人(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中之大贤。事亲至孝,作《曾子》十八篇。
3 错简:古时无纸,文字多写在竹简上,书籍则依竹简次第编列,用丝或皮革穿联起来,日久断损,竹简的次序乱了,称作“错简”。
今译
(朱子说)右边这一章经文,乃是孔子所说的话,由曾子传述出来的。后面的传文十章,则是曾子讲述《大学》的意思,由他的弟子记录下来的。旧的本子竹简次序很有些错乱,现在依程子所订定的本子,再参考经文本子,另编传文的次序如左。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