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精选集(套装 17 册)-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15) 147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全球化下的侨民战略与发展研究:以美国、爱尔兰和印度为例》
选取当今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发达、次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美国、爱尔兰及印度三个国家为例,系统阐述美国侨民战略的内容、实施机制和实施效果及其对我国侨民战略的启示,并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切入点来分析爱尔兰侨民战略,厘清侨民战略与爱尔兰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探讨印度侨民战略的提出背景与内容、机制、主要措施及效果。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
本书选择对1965年至2012年11月美国大选期间的美国华人政治参与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参与选举政治方式、参政团体的历史沿革、基本类型和参政方式、参与非选举政治的方式,指出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与障碍,从少数族裔政治参与理论和实践总结美国华人未来参与当地政治,维护和增进自身权益的正确路径。
《清代华侨在东南亚:跨国迁移、经济开发、社团沿衍与文化传承新探》
作者高伟浓以清代作为研究的时间维度,以越南、柬埔寨、缅甸、暹罗、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北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群岛、西婆罗洲、菲律宾十个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作为研究的空间对象,从迁移、谋生、社团、文化四个角度详细阐述了这一论域内的华人概况。作者采用了具有新颖性的研究角度,并为之收集了较为充分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1945-1976)》
主要对菲律宾战前华文教育的办学背景、历史演变、战后初期华文教育的发展机遇、华文教育的进步与繁荣、“菲化运动”与华校危机、菲华融合进程中的华文教育变迁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菲律宾的殖民史、国内民众需求、政府决策等实际情况,全面再现了菲律宾华文教育萌芽、发展、高潮、再次起步、进入稳定阶段的全过程。
《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延续与变革—1949—1956年广东侨批业管理政策研究》
本书通过阐述1949—1956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广东侨批业的具体管理政策和得以运行的宏观经济条件,从政权性质、历史因素、国家能力等方面,具体分析基于民间信任机制的侨批业经营的不可取代性和特殊性,以及广东侨批业进行国有化改造以争取侨汇资源等相关措施,体现了广东侨批业国有化的深入及侨批业经营意识从个体到国家的转向。
《民主改革时期的印度尼西亚华人》
介绍印尼是全球海外华人聚居最集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印尼华人是海外华人中历史最悠久、最为多元化的一个族群,也是海外华人中饱经沧桑、遭受过最多苦难的一个族群。长期以来,印尼华人一直是海内外华人研究学者高度关注的对象,国内外学者研究印尼华人的成果非常丰硕。
《侨情变化与侨务政策》
本书属基于国情和世情的大背景下,分别选取地区华侨华人、华侨群体、华人群体和难民(难侨)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移民法律为视角,重点分析侨情,论证不同领域侨务政策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完善的意见、建议和未来的政策方案。
《主权和移民:东南亚华人契约性身份政治研究》
通过研究东南亚学者的学术成果,以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问题为线索,首先述及其产生与构成,然后以身份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主权和移民质检的关系,再将这种关系置于全球化语境下作研究,*后得出马来西亚华人身份政治过程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从“旧约”到“新约”的过程。
《国际移民组织与全球移民治理》
本书试图以国际移民组织为个案研究对象,在全球移民问题治理兴起的背景下,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大路径展开对国际移民组织及其移民治理的分析与探讨,在全球治理的视角下考察国际移民组织在全球移民治理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机制、实证分析、全球比较》
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第二部分从宏观和历史的角度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侨务政策与公共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讨论东南亚的个案,以新加坡为例,讨论新加坡本地人如何看待中国新移民,以及国家如何在引进外来人才和保护本国居民之间取得某种平衡;第四部分是大洋洲华侨华人与公共外交的个案分析,讨论澳大利亚华文媒体、昆士兰华人新移民社团与公共外交的关系;第五部分分析了韩国侨务公共外交政策和俄罗斯对华公共外交政策。有助于推动国内外有关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推动华侨华人研究进一步发展。
《法治侨务论》
本书从加强法治侨务建设,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为目的出发,探讨法治侨务。全书共设十四章,前六章从法治侨务的宏观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法治侨务的现状、难点与面临的挑战,并针对现存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后八章从侨捐法、外籍华人签证法、外籍华人停留居留法、外籍华人在华工作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和谐世界之桥:华侨华人与中国国家软实力》
主要围绕海外侨胞与中国软实力关系的理论分析、海外侨胞的多元认同与中国软实力、海外侨胞与中国公共外交、华文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海外文化侨务平台与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侨务工作与国家软实力等议题,从多学科视野探索海外侨胞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全面展现了海外侨胞在传播中华文化、参与公共外交、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希望对软实力理论及我国侨务理论和外交工作理论的探讨有所裨益。同时,该书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要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的侨务工作和其他相关的对外工作具有一定助益。
《为了忘却的爱国者:南洋华侨机工研究》
本书综合运用云南省档案馆资料、台湾“国史馆”原始档案资料、民国时期报章等,结合中国与东南亚的各类记录,重构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南侨机工”事件以及该群体参与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面。通过对南侨筹赈总会招募和遣送机工返国、国民政府对南侨机工的管理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探讨南侨机工对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以及南洋华侨社会对祖国抗战的贡献等问题。
《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
以富于感情的文学笔法、精练的语言,娓娓道出一个华侨家庭几代人的百年繁衍与发展,活现了一部特别真实的私人生活史。作者运用连带追根、左联右穿、旁叙及他等手法,开创了家书作品的新体例。
《在地化与文化传承—第一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收录十篇在第一届婆罗洲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从历史发展、在地化、华人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探讨婆罗洲地区的华人问题,研究东马华人与当地土著族群的关系、东马华人宗族社会组织结构与形态、印尼华人社团的在地化、沙巴亚庇德教会的跨国活动、婆罗洲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等,有助于推进学术界对婆罗洲华人的研究。
《古巴华侨银信——李云宏宗族家书》
全书以李氏家族三代86封古巴华侨家书为基础,通过对每一封家书产生的历史背景、邮路、邮戳等方面进行研究,讲述了一个古巴华侨家族的百年奋斗史,重现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古巴和台山的家事、国事和天下事,让读者穿越时空隧道,了解百年侨乡台山及古巴历史的演迁。全书将邮史与历史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从打工者到跨国人才:当代中国人赴日留学30年》
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的实地调研,与一百多名在日华人深入访谈,通过问卷调查和参考日本政府统计资料的方式,全面记录这一被忽视的移民群体的生存状态。全书介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多元化的发展轨迹,记录他们的求职历程与跨国生活的实态,并探索其作为“新一代海外华人”的发展前景,使读者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移民和跨国教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部分摘录:
美国国家发展大战略 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其《国家利益:美国的帝国主义之路》一文中写道:“美国全球称霸战略有两个广义目标:维持美国的领先地位,即确认美国仍然是国际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民主,也就是说,要让美国的形象遍及世界各地。其潜在的信念认为,新的自由民主政府将有着更多的和平以及亲美倾向,因此是更好的模式。当然,这也意味着华盛顿必须关注全球每个国家的政治事务……因为他们实际上认为,美国是没有国界的。”[3]
2009年9月,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关系协会上的讲话中也表示:“如今,全世界比过去更加指望我们……对美国来说,全球领导地位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个机会。”[4]
虽然如今的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国优先”口号,先后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移民协议等,引发世界对全球化逆转的担心和美国放弃对世界领导权的猜测,但这些其实都是杞人忧天。正如上述希拉里2009年9月的讲话中谈到的,世界不用质疑美国主导和领导世界的决心与能力,没有全球化也就没有美国,只有全球化才能实现美国坚持的所谓全球自由贸易。
问题不在于美国会不会领导世界,而是美国如何领导世界。对于美国全球霸权来说,促进全球开放、民主、自由是其国家利益之所在和战略目标。对于如何实现这一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在美国外交智库中,保守派坚信军事和单边力量,自由派则相信双边、多边的全方位合作才是最好的途径,而在冷战后美国的外交历史中,自由派的主张显然更多地被采纳,比如反恐的全球合作战略、盟友战略等。
现在的特朗普政府对保守派的主张情有独钟,似乎更希望通过硬实力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在“美国优先”政策的主导下,美国退出全球移民协议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威胁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计划在2018—2019年度削减联合国会费2.85亿美元[5],等等,这些都是美国企图利用其硬实力来实现对世界领导的赤裸裸的表现。当然,能不能仅通过这些硬实力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其实充满极大的争议。比如,退出《巴黎协定》的后果正负两面都有。一方面,退出协定,美国大量恢复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不太需要顾及减排的问题,短期内对实体经济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在环保问题上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可能会让其在国际道义上受到抨击,其国际地位也会受到一些质疑。其他国家会认为美国是不负责任的,从而减少同美国的合作。再比如,退出全球移民协议,可以使美国暂时免除联合国安排的接收难民的义务,但是同时也打击美国人权卫道士的形象,与纽约自由女神像基座上的诗文“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欢迎来自世上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所展现之精神形成鲜明对照,彰显出美国人权价值观是何其伪善,美国的国家形象也大受影响。
而“巧实力”概念的提出者希拉里执掌国务院时期的美国,则对自由派的主张更加偏爱,想更多地通过巧妙而灵活地运用软硬实力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因此,在希拉里主政国务院时期,美国提出侨民战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希拉里于2011年5月17日在全球侨民论坛讲话中,提到了美国的侨务资源优势及其与巧实力之间的关系。她说:“目前,美国有多达6 000万[6]人属于侨民社群的第一代或第二代,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如果没有来自美国的侨汇,很多国家不知会怎样。与来自美国的侨汇总量相比,美国政府提供的对外直接援助真有点相形见绌。”[7]
希拉里认为,来自侨民社群的这些巨大资源,是面临“自然灾害、经济停滞、贫穷或内乱”等挑战无法完全应对的政府可以凭借和利用的。“是的,我们有组织的外交斡旋、我们的发展专家以及我们的防御设施,无疑都是强有力的。但是,我认为,在全世界建立激发创意和创新的侨民联盟,采取人民对人民的交流才是巧实力的核心。”美国所拥有的6 000多万侨民社群资源是其“参与全球事务的最宝贵资产”[8]。因为这6 000多万人熟悉美国及其祖(籍)国双方的文化规范,有动力也有特殊技能,可以与美国组织的和平队、美国国际开发署、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和国务院拧成一股绳。
事实也的确如此。每当世界有危机发生的时候,来找美国政府寻求帮助的美国人都是与危机发生地有渊源的人,他们或者有家庭、朋友在那里,或者与那里有其他的联系。比如,在海地发生内乱或日本发生大自然灾难的时候,那些在海地或日本有根、有生意或其他联系的美国人就来找美国政府,看看他们能够做些什么。美国介入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的很多想法就来自于爱尔兰裔美国社群,正是这一社群促使政治领导人和民间组织出面介入北爱尔兰和平进程,成功游说爱尔兰裔美国人投资北爱尔兰。美国也在萨尔瓦多裔美国人的请求下,去推动萨尔瓦多和平进程。为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美国还利用其庞大的侨民资源优势,创立“美国巴基斯坦基金会”,开辟了巴基斯坦裔美国人与其祖(籍)国的公开链接平台。美国国务院还帮助发起了墨西哥裔美国人领导倡议,鼓励墨西哥裔美国人全面参与墨西哥的各项事务,从肆虐墨西哥的严峻安全挑战到为那些想成为企业家的人和穷人开启机会之门等,不一而足。
根据希拉里主导制订的美国侨民战略计划,美国想要利用的侨民社群资源并不仅限于美国自身拥有的6 000多万“侨民”,理论上,世界上所有的侨民社群资源,至少联合国统计的2.58亿多[9]侨民都是美国政府要去开发和利用的。应该说,美国利用其侨民社群资源,在无须动用硬实力的基础上,将美国的势力和影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希拉里“巧实力”外交实施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很好地配合了美国国家发展大战略。
(二)美国侨民战略的内涵 虽然美国侨民战略整体上要服务与服从于美国国家发展大战略,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影响力推广到全世界,主导和称霸全球,但为了更好地体现如何服务与怎样服务,美国侨民战略有其特殊的具体目标和内涵。
根据希拉里于2011年5月17日在全球侨民论坛讲话精神和随之成立的“美国侨民接触战略联盟”的宗旨,简而言之,美国的侨民战略就是:以服务主导和称霸全球的美国国家发展大战略为宗旨,以国际侨民接触联盟组织为根本,把(全球)所有侨民社群动员起来,与加入国际侨民接触联盟的私人机构、公共机构和市民组织一道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社会与经济的发展[10],促进民主、平等、政治参与,等等[11]。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