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索恩 日本史(全三卷)-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15) 122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日本史:律令国家的兴衰与武家政权的建立》 本书是英国前驻日大使、日本近代史学家乔治·贝利·桑瑟姆爵士的三卷本《日本史》中的第一卷,讲述了日本人的起源,描绘了王室宫廷生活,审视了圆滑的公家与好战的武家之间的冲突;详细描述了日本的封建社会,阐释了它的内部压力,以及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行为表现,尤其是13世纪最后几十年应对蒙古人攻击时期,以镰仓幕府瓦解结束。 《日本史:分裂与统一的280年》 本书是英国前驻日大使、日本近代史学家乔治·贝利·桑瑟姆爵士的三卷本《日本史》中的第二卷,讲述了新的封建等级制度、内战波澜、大家族的兴衰,以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特征。这一时期,日本与亚洲其他地区加强了联系,欧洲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也来到日本。本卷以入侵朝鲜失败和1615年德川家康在内战中获胜结束。 《日本史:江户时代》 本书为三卷本《日本史》的第三卷,对德川幕府统治之下两百余年的日本历史进行了系统介绍,是作者对前现代日本历史研究的收官之作。这一时期,日本国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容忽视的进步。在德川家康治下,一种维护大名领地的均势制度被设计出来,后被继承沿用。内战结束之后,国家集中力量于发展农业、手工制造业和采矿业。随着外国船只到来,日本传统的孤立政策被打破,第一波闯入者是1790年底的俄国人。此后,日本政府尽力让外国船只远离日本港口,但是在西方势力的压迫下,日本开始介入国际事务。

部分摘录:
土地 数百万年前,威力强大的火山运动将日本列岛从已知的海底最深处推至海平面以上,到今日形成位于北纬30~45度、背靠亚洲大陆呈弧形向外伸展的规模。这片群岛的最高峰海拔两英里,群岛东侧巨大的特斯卡洛拉海渊则深至海平面下5英里以上。地质学家称在如此狭窄的横向距离内,如此广阔的海拔范围将产生巨大压力,使得该处地壳火山众多,地震频发,极不稳定。
上述情况决定了日本列岛的形状、土壤构成及其居民习性;关于最后一点,如同其他民族一样,日本列岛的居民在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也会形成自身习性,我们可以大体称为他们的民族特性。与大自然的挑战相比,这种对环境的适应在重要性上毫不逊色;如果要完全理解日本历史的进程,就必须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所了解。不过在对此做出详细探讨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将日本放置在更广大的背景下,将其作为亚洲的一部分进行考察;尽管孤悬海外,但在地理和文化方面日本无疑仍归属于亚洲,具体来说就是北至西伯利亚滨海边疆区,西南达到印度,并囊括中国南部、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暹罗(泰国)、缅甸和菲律宾群岛等诸多盛产大米区域的那片浩瀚辽远的季风区。
这片区域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使其获得了一定的有机整体性,那就是季风的规律性。夏季季风从南吹来,越过热带海域,为炎热的大地带来暴雨;冬季季风起于亚洲大陆北部,将低温和通常干燥晴朗的天气带到南方。
拜这一固定的气候节奏所赐,东亚、东南亚住民的经济活动呈现出某些统一的特征。虽然近来东方农业社会因与西方工业社会的交流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大体说来其幅度仍然有限。当地的生活终究摆脱不了上述那种年复一年、规模广大的作物生长史诗所带来的影响。季风区规律的气候相位交替最适宜稻作文明发展,这些区域同时具备最肥沃的冲积土壤与最可靠的水源供应这两大有利条件,大型的定居农耕聚落由此应运而生。对这些农耕者来说,除非丰年,农业耕作仅能糊口,同时其生存界限还时刻受到人口压力的威胁。而他们正是最主要的生产者。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在简单工具、家用器具和衣物等的生产外则几无其他工业。由于农业在经济中的压倒性地位,土地成为财富的一般形式,统治阶级依靠租、税等与土地相关的收入为生。在上述背景下,统治者会出于自身利益而阻止变革,并压制甚至是最温和的反抗,于是亚洲社会的政治制度趋向专制。因此,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活动方面,整个季风区都具有悠久的保守传统。
为获得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将亚洲社会的这一方面同典型的欧洲区域——地中海地区——进行对比。该区域自成一体,因此在某些方面与季风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地中海诸国夏季由源自欧亚大陆的西北信风——它几乎不带水分——支配,因而当地夏季高温,但由于空气干燥而尚可忍受;冬季则雨量较大。信风虽不甚规律,但冬、夏两季持久而分明,因此地中海各民族通常都可免遭持续的寒冷与闷热下那种令人压抑的荼毒。与季风区相反,地中海气候的真正不利之处是干旱,干旱造成季风区与欧洲南部在生活方面出现了重大差异。
历史上,在欧洲文明的源头希腊群岛,农业发展严重受制于当地地形及其炎热少雨的夏季。耕地面积无望扩大,缺粮少谷迫使希腊人很早就开始通过殖民和贸易寻找生计。古希腊史大抵是一部航海史,而希腊文明则主要起源于那些具有航海传统的城镇。不可否认,自古以来亚洲季风区不同地区间的海上航行也很繁荣。然而,由于耕地广阔,水源充足,大量人口仍在田间耕作,同时航海贸易涉及的多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故而在诸稻作民族的观念中航海贸易并非至关重要。
在希腊和地中海的大多区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所依靠的并非土地收益,而是海运贸易。后者主要指干旱的当地(出口葡萄酒、橄榄油)与远方那些灌溉充分区域(出口谷物)之间的贸易。海运由无地人丁负责,他们有特殊的经验、技能作为资本;正是由于此,希腊的地主才不会像季风区的地主那样,形成一个对政治、经济权力普遍享有实际垄断权的食利阶层。
虽然地处季风区边缘,日本却毫无疑问地受到季风影响,并具有同东亚、东南亚季风区诸国一样的一般气候特征。因而在查阅下述日本列岛的地理特征概要时,也需要结合上文对整个季风区的论述。
由于岛弧南北跨度大,从距北极圈不远的高纬度区一直延伸到亚热带的日本列岛有着丰富多样的气候。日本人口最密集、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有着温和而又大抵能鼓励住民勤劳耕作的气候。这里冬冷夏热,但都能令人忍受。光照和雨量充足,地表植被繁茂,树木形态匀称,花卉秀美可爱,而急湍清流则为这幅美景赋以点睛之笔。山林、原野、海滨景色迷人,举世无双。这片土地适于哺育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民族,却也是笑靥背后暗藏贫苦的国度。造就美好自然风光的那些地理特征通常也预示着土地的贫瘠。日本四分之三的陆地是不宜耕作必要粮食作物的丘陵山地,尽管当地人通过勤劳修筑梯田堤埂,耕作了大量坡地,但是开垦的农地仍少于整个日本面积的六分之一。除此之外,还存在农地肥力低下的问题;作为季风区的普遍情况,充沛的降水带走了土壤中作物所需的可溶性矿物质,从而迫使农民大量使用肥料。再者,由于日本同其他季风区国家一样,几乎不存在下有错结盘根变为腐殖质、上有畜群提供粪肥的天然草地,即便是没有上述问题的优质耕地也通常会缺乏土壤有机质。
日本最肥沃的土地仅存在于某些范围不大的冲积平原,其中较大的仅有三个,均位于本州岛东濒太平洋的一侧,分别是位于东京湾口、面积约5000平方英里的关东平原,位于伊势湾口、面积约600平方英里的浓尾平原,以及位于大阪湾口、面积约500平方英里的畿内平原。在上述三大平原之上坐落着日本最大的城市,同时这些平原还作为粮食主产区,成为日本财富和权力的主要源头;历史上,对这些地区的争夺推动了日本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日本文化的一般特性,从而使三大平原在日本历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最早从日本西南前往中东部的部落迁徙无疑是为了寻找沃土。历数诸政治权力中心,就可以发现它们无一不是三大沃野上的稻作文化中心:伊势在上古时代便是掌管食物的女神丰受大神的住处;畿内[1]平原囊括了贸易都会大阪和古都京都;而关东平原则坐拥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地、后在1600年成为封建政权首府的江户(即现代的东京)。
1600年以前循环往复的内战实质上都是对肥沃稻田的争夺,而占有稻田的优劣则决定了封建社会的主要基础。虽然当地不宜稻作的土地上也种有相当数量的其他谷类作物(大部分属非灌溉作物,如大麦、小麦和小米)以及蔬菜、桑树和茶树,稻米却长期主宰着日本的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这算是传统问题——日本人长期以来都偏爱食用稻米,不愿食用其他谷类。虽然这一由来已久的口味足以解释水稻在作物种植上较其他谷类的近似独占性,但在此仍需说明,日本除了北部之外,其他区域均适宜种稻,某些地区甚至可以一年两熟。
亚热带气候温暖,夏季降水充足,灌溉便利,作物成熟期日照强烈,这些优势条件使水稻持续保持最高产。要种植水稻,人们需要在狭小的田间精耕细作,而农民生活的某些特质也由此形成。同时,水稻在日本食用作物中居于主要乃至垄断的地位,也使得当地农业经济面对异常气候显得尤其脆弱。纵观日本历史,我们虽然难以对其中的人口波动做出充分的解释,但是的确能发现它与水稻歉收的直接关联。这种现象不时出现,直至近代依靠作物多样化和粮食进口才消除了饥荒的风险。
由于日本缺乏其他自然资源,农产品在当地获得了特别重要的地位。日本的土地没有什么工业原料,因此就算是机器时代以前的那种工业也无法得到发展。在工业时代以前,当地的铁、铜、金、银以及水银产出有限;至于建筑及除带刃工具外的炊具制造业,来自高地森林的木材以及那些用途广泛的竹材就足以满足人们的大部分使用和装饰需求。
因此,从远古开始日本人就习惯于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我们可以就此惬意地推想,他们定是在物质生活相对单调的背景下习得了生活的艺术,并进而产生对自然的热爱与近乎民族传承的那种根深蒂固的审美传统。
虽然与其他季风区国家相似之处甚多,但因地理位置相对隔绝,日本文明很幸运地在没有外部入侵的情况下孕育出和平年代才会有的艺术。日本列岛最西端距大陆最近处约120英里,同时对小型船只来说在中国海航行通常也较为危险;此外,寒冷的“亲潮”(又称千岛寒流)和温暖的“黑潮”(又称日本暖流)这两大主要洋流分别从北、从南吹向日本海岸,令日本前往大陆的航程难上加难。再者,每逢冬、夏,强劲的季风分别自东北亚和东南亚吹向日本,这也阻碍了日本同中国间的海路交流。当然,上述两个方向的海路仍旧可以通航,而且在特定时段还较为安全。可是整体来看,情况不够理想,并不利于日本与外界持续而规律的往来。
日本与希腊等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地中海广泛而又规律的海陆风、晴朗的天气、众多的港口和显著的陆标都为海上航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促成了地中海诸国在政治、经济上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日本的地理情况虽有其不利之处,却因其偏远的位置促成了日本的高度独立,赋予日本文明一种即使非独一无二也算与众不同的属性。
我们应当记住,日本特定的地理特征充分诠释了关于气候及其对人类生活影响的一般论断。首先应重复强调的是,日本列岛南北跨度大,囊括了各种气候,其最为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位于北纬38度左右,该线以北冬季寒冷,夏季通常较为舒适,不致炎热,所以这片区域应被视为水稻种植的边缘,已经超出季风区的范围;该线以南气候炎热潮湿,宜于稻作。
对日本列岛的另一种地理划分基于地貌,只与气候间接相关。根据这种划分,日本沿本州岛东北—西南轴线,被分为互相平行的表里两带。表日本濒临太平洋,里日本隔日本海与东北亚相望。两带的地质特征在数个方面存在差异。[2]因其过于复杂,此处不做讨论。如果只是为了了解一般性的历史背景知识,只需知道上述差异存在并造成了表里两带在习俗、衣着、语言等方面的相应不同,这种不同对因交通困难而被隔绝的群体来说尤为明显。虽然不致对7世纪集权制国家形成以来日本人所体现出的同质性带来严重损害,日本各区域、各地方间的差异却绝对不容小觑。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