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十六国史新编(全6册)-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15) 125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汉赵国史》 汉赵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内迁少数民族匈奴在内地建立的政权,也是十六国较早建立的政权之一。在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汉赵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使其京都平阳、长安地区的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本书根据现存史籍和文物考古资料,论述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匈奴的活动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叙述了汉赵国兴衰的历史,并对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做了大胆探讨。 《五凉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汉族张氏的前凉和李氏的西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匈奴沮渠氏的北凉。五凉政权管辖的范围东至今甘肃甘谷、天水,西及天山南北,将河西走廊等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在内。五凉历史是古代民族史、西北边疆史和古代丝绸之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为十个专题,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全面还原五凉政权的兴衰更替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成汉国史》 本书将巴蜀成汉政权放入两晋十六国时代背景下,对流民与政府关系,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外来群体与巴蜀地方豪强的斗争,巴蜀地区新旧“移民”的矛盾,巫觋文化,天师道信仰等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突破史学研究的单一视角,借助考古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成汉政权的历史进行多视角的解读。 《前秦史》 氐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继建立前仇池国、前秦、后凉、后仇池国等政权,后来逐渐与汉族融合。前秦的建立及统一北方,无疑是氐族历史上最光辉的时期。本书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既深入探索了少数民族建国史的一般规律,又准确把握了前秦兴衰的特征。全面论述了前秦政权兴衰的全过程,弥补了十六国史研究的多处空白。 《南凉与西秦》 本书主要是叙述十六国时在西北建立的南凉、西秦两个政权的历史。由于南凉、西秦两政权是由我国古代鲜卑族所建,故本书首先从民族史的角度,分别探讨了秃发、乞伏鲜卑的来源、迁徙及融合情况;其次,叙述了他们建立政权的背景和经过,两国与邻近各政权的关系,以及他们盛衰的历史。最后,对两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也作了一些探索。除了南凉、西秦及其建立者鲜卑族的动向之外,本书关于两个政权对整个西北地区发展所起作用的论述也极其深刻。 《合为一家: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十六国北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多元文化激荡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混居杂处、冲突融合得到了充分展示。本书分为“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认同”“北魏造像中的民族认同”两大部分,通过详细解读汉赵国号的取舍,赫连勃勃的民族心态,吐谷浑的“中国”认同观,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中所表现出来的胡汉服饰、姓氏、供养人形象的相互渗透等内容,勾勒出十六国北魏时期各民族之间相互认同的进程。

部分摘录:
秃发鲜卑的来源及其向河西的迁徙 公元4世纪初至5世纪2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割据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在北方,由匈奴、羯、鲜卑、氐、羌(即所谓“五胡”)等少数民族及汉族,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最主要的有十六国。所以,人们又称当时中国北方是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这十六国当中,就有由秃发鲜卑族在西北河湟等地建立的“南凉”政权。
秃发鲜卑是中国鲜卑族的一种,是从鲜卑族中的拓跋鲜卑分出来的一支。《晋书》卷一二六《秃发乌孤载记》、《魏书》卷九九《秃发乌孤传》及《太平御览》卷一二六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南凉录》[1]等记载甚明,云:
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2]
既云秃发氏祖先是“与后魏同出”,则其源当与建立北魏(后魏)的拓跋鲜卑同源。又南凉最后一个君主秃发傉檀的少子秃发破羌,在南凉亡后投北魏。《魏书·源贺传》记:“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世祖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贺本名破羌……赐名贺焉。”据此,知秃发破羌投魏后,太武帝拓跋焘因秃发氏与拓跋氏同源,赐姓源氏,名贺。既然秃发氏与拓跋鲜卑同源,那么秃发鲜卑又是何时由何地从拓跋鲜卑中分离出来,迁至今甘肃河西一带的呢?上引《晋书》等云,乌孤八世祖匹孤[3],“自塞北迁于河西”。据《新唐书》卷七五上《宰相世系表五》源氏条载:“源氏出自后魏圣武帝诘汾长子疋孤。七世孙秃发傉檀,据南凉,子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卷一○亦记:秃发氏“河西鲜卑也。与后魏同出,圣武帝诘汾长子疋孤,神元时率部众徙河西”。疋孤,即秃发乌孤八世祖匹孤,他既为拓跋鲜卑诘汾长子,故秃发氏原为拓跋鲜卑无疑。
至于秃发氏迁徙的时间,大致在拓跋鲜卑神元帝力微之时。据《魏书》卷一《序纪》记:“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内云拓跋鲜卑的远祖系华夏族祖先黄帝子昌意少子,这显然是拓跋鲜卑进入中原后,有意杜撰的。但所记其原始居地“大鲜卑山”,则是可信的。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石室”,这就确定了拓跋鲜卑原始居地——大鲜卑山的确切位置,即在今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以阿里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所在地)西北十公里的嘎仙洞(即拓跋鲜卑旧墟石室)为中心。[4]以后“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又经五世,“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拓跋鲜卑由大鲜卑山南迁所至的“大泽”,据学者们研究,应即内蒙古呼伦池。[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呼伦池北面的完工、扎赉诺尔等地发现了一批早期拓跋鲜卑的墓葬。这些墓葬应为南迁至大泽附近,过着游牧生活的拓跋鲜卑的遗存。[6]从宣皇帝推寅后八世,传至“圣武皇帝讳诘汾”,其父献帝邻命诘汾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7]。即是说,大约在圣武帝诘汾时,诘汾在父邻的指导下,又从大泽南迁,遭遇重重困难,始迁到匈奴故地。此“匈奴故地”,当为匈奴冒顿单于发迹的阴山一带(今内蒙古阴山山脉)。正因为拓跋鲜卑的迁徙,宣、献二帝谋划最多,故部人并称为“推寅”(钻研之意)。
图一 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遗址(周伟洲摄)
秃发鲜卑的祖先匹孤是拓跋鲜卑圣武帝诘汾长子,时拓跋部已迁至漠南阴山一带。诘汾死后,《序纪》记其子“始祖神元皇帝讳力微立”。关于力微,《序纪》记载了他出生的传说,云其为诘汾与“天女”所生,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而作为长子的匹孤却不能继立,仅分有部众,后即率所部从拓跋部中分出。这种情况,恰与东部鲜卑慕容部吐谷浑的迁徙相似。《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记: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慕容廆庶长兄,“其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及涉归卒,廆嗣位,而二部马斗”,因此发生矛盾,吐谷浑即率部西迁阴山。所谓“二部马斗”所引起的纠纷,应是因牲畜的发展,双方争夺牧场斗争的反映。[8]史籍未记拓跋部匹孤迁徙的原因,可能大致与吐谷浑迁徙原因相同,因此这种因畜牧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争夺牧场的斗争,往往是北方游牧民族迁徙的重要原因之一。
匹孤迁徙的时间,上引《元和姓纂》云在“神元时”,即拓跋始祖神元帝力微之时。按《序纪》云力微“凡飨国五十八年,年一百四岁”;又云其在位四十二年,时是“魏景元二年(261)也”。则力微当死于晋咸宁三年(277),生于东汉熹平三年(174)。又据《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等记:三国曹魏的邓艾曾迁数万鲜卑于雍、凉间,其中当包括秃发部鲜卑,时在邓艾任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与蜀争战之时,即曹魏甘露元年(256)至景元四年(263)之间。[9]即是说,秃发匹孤之由塞北(即阴山一带)迁徙,当在神元帝继立之时(219)至曹魏甘露元年(256)之间。这段时间正是拓跋部神元力微在位之时。
匹孤率部从阴山一带向西迁徙,据一些史籍所载,最初可能在今甘肃河西的北面,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至宁夏的北部,以后才进一步向南迁入甘肃河西,与当地汉、羌各族杂处错居的。上引《晋书·傅玄传》记傅玄于泰始四年(268)上疏:“其五曰: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惟恐胡虏适困于讨击,便能东入安定,西赴武威,外名为降,可动复动。”又《资治通鉴》卷七九,晋武帝泰始五年(269)二月条记:“先是,邓艾纳鲜卑降者数万,置于雍、凉之间,与民杂居,朝廷恐其久而为患,以(胡)烈素著名于西方,故使镇抚之。”下胡注:“此河西鲜卑也。”关于三国曹魏时邓艾纳降鲜卑,使之迁于雍、凉二州间,与民杂处之事,《三国志·魏书》卷二八《邓艾传》未见记载。但因邓艾镇陇右,距晋泰始四年傅玄上疏不过十数年,故此事当可信。按邓艾之迁鲜卑,只有在其都督陇右诸军事任内才可行,而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是在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256)。[10]至元帝景元四年(263)艾破蜀,旋被杀。故邓艾迁鲜卑应在甘露元年至景元四年(256~263)之间。邓艾所迁的数万鲜卑,胡三省注为“河西鲜卑”(主要指秃发鲜卑),而晋泰始年间在秦、凉等地掀起反晋斗争的秃发树机能,即匹孤之曾孙。故艾所迁鲜卑中,当有匹孤所率的秃发鲜卑部。这样,匹孤所率的秃发鲜卑迁入雍、凉间之前,应在河西、陇右之北。邓艾都督陇右诸军事时,又将他们南迁入河西、陇右一带,与当地汉、羌各族杂居。
关于“秃发”一词的语源及含义,《晋书·秃发乌孤载记》云:
匹孤卒,子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而氏焉。[11]
据此,知“秃发”是鲜卑语“被”之义,因寿阗产于被,故用秃发为姓。“秃发”一词的原义可能有“被”之义[12],但此词的原义不一定由上述的传说而来。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秃发”即“拓跋”,译写不同之故。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二云:“案秃发之先,与元魏同出,秃发即拓跋之转,无二义也。古读轻唇如重唇,故赫连佛佛即勃勃,发从犮得声,与跋音正相近。魏伯起书尊魏而抑凉,故别而二之,晋史亦承其说。”钱氏之说,阐明了秃发与拓跋为同一词,之所以译写不同,是因魏收撰《魏书》时,尊魏(拓跋氏所建北魏)抑凉(秃发氏所建南凉)。故分别用不同的汉字译写,唐代所撰《晋书》又从《魏书》。又《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记有“《托跋凉录》十卷”(书已佚),此托跋,即建南凉的秃发。此亦秃发即拓跋之一证。
那么“拓跋”或“秃发”是什么意思呢?按《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记:“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因以为号。”“北人”当指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他们称胡(匈奴)父与鲜卑母所生的后代为“铁弗”。反过来,如果是鲜卑父与胡(匈奴)母所生的后代,又称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就应称为“拓跋”(秃发),也就是说,拓跋的含义就是鲜卑父、胡母所生的后代。[13]除了上引《晋书》云匹孤之妻、寿阗之母为匈奴胡掖氏(即呼延氏)外,《元和姓纂》卷三胡掖氏条云:“秃发思复犍娶胡掖氏,生乌孤。”以上二例均证明“拓跋”(秃发)系鲜卑父胡母所生子之意。
综上所述,十六国时建立南凉的秃发鲜卑,应源于拓跋鲜卑,其祖先匹孤为拓跋部首领诘汾之长子,约于神元帝继立之时至曹魏甘露元年之间(219~256)由塞北阴山一带向西迁至今甘肃河西、陇西以北游牧。到曹魏甘露元年至景元四年(256~263)之间,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的邓艾,迁秃发等部鲜卑至河西、陇西,与汉、羌等族杂处。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