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黄帝内经(精注全译)(全六册)-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15) 188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更是一部集医、史、哲为一体的千秋圣典。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八十一篇,内容以黄帝、岐伯等人的对话、问答来阐述病机病理。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引导我们顺应自然,提倡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皇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分珍贵的医学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国生命哲学之宗的思想著作,其内容涉及天文、历法、地理等多个方面。
★这部医术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例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出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在内容上,除了收录《黄帝内经》的原文外,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医学思想,我们还对原文进行了注释和翻译,并配有直观的插图。此外,我们还对其内容做了延伸,如 “关于《黄帝内经》的基本常识”、“《黄帝内经》对人体、疾病、 诊断的认识”、“《黄帝内经》与经络腧穴”、“《黄帝内经》与中 医理疗”、“《黄帝内经》与养生”、“《黄帝内经》与食疗药膳、 康复美容”,用浅显易懂的白话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黄帝内经》 以及相关知识。

部分摘录:
《黄帝内经》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在医学层面上,还是在科学层面上,《黄帝内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在医学层面上,《黄帝内经》建立起一种与西医有相当大区别的医疗思想体系以及相应医疗方法,也就是非对抗性治疗的思想、和谐思想、以调和为主的治疗思想与方法。
其次在科学层面上,《黄帝内经》提出了以整体论、模型论、过程论等作为特征的科学思想形态。此种科学形态不但具备人文科学的特质,并且极为强调个体性以及特殊性。另外,在看待生命方面,《黄帝内经》不但从物质的层面上,并且还从信息层面上看待生命;而并非利用对抗性的手段,而依靠调节、调和的方式来处理生命当中出现问题。
《黄帝内经》还包含了对人类本性本源的深刻认知与探索。例如其中的“内”,便是观察自身内在脏腑的各种运转情况与规律,也就是关注自身的内心与心理生活,应该懂得人生当中的很多道理。因而阅读《黄帝内经》能够培养诸多向内观察自身,学习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进而更加深刻地认知自我,关爱自我。
《黄帝内经》对人体、疾病、诊断的认识 《黄帝内经》将人看作是一个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与经络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体与自然界密不可分,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存在紧密的有机联系,各种联系都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达到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个脏腑、肌肤、筋肉、骨骼等组织与器官紧密地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这种整体性,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显著体现,临床上就是依据这种联系与影响来指导辨证施治。
人和自然的关系,《内经》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对人体产生影响。通常,人能适应自然界规律的变化。《灵枢·邪客》写明:“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一旦气候环境的变化过于迅疾,人体无法适应,或者由于人体调节机能出现异常,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时,就会生病。
天人合一理论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符”,“人参天地”、“与天地如一”。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即自然界万物)与人有着辩证统一的本原、属性、发展规律。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之一。
天人合一的医学意义主要是把人看作与大自然相对应并紧密相连的个体,相当于一个缩小了的自然界,其内涵与发展规律同自然界保持同步。其中,天人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表层的内涵;人天同数则是人与天道运数相对应。总之,这是将人体生命过程及其运动、衍化方式与自然规律作类比,说明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理论。
第一方面:人天同构,人体结构是天地结构的缩影。从结构上论证人与自然合为一体。
第二方面:人天同类,说明人体的形态虽与天地有所区别,但从五行属性的本质出发,则天地与人都拥有共同的五行属性。
第三方面:人天同象,人体的五脏六腑的功能与天地的功能是对应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方面:人天同数,人体的生理周期与自然的节律也保持一致。
阴阳学说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断地互相制约与运动、转化。这种运动与转化的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
阴阳并非完全水火不容或毫无干系,而是存在着彼此依赖、互相转化、制衡的关系。
阴阳具有相对性,因为阴阳是世间万物的两种内在本质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端。是自然界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事物和现象的概括。世间万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是,阴阳属性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比较的条件而定。比如人体中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内脏之中,六腑属阳,五脏为阴,所以阴阳具有相对性。
阴阳的互根,也就是中医学所说的“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也就是说阴阳虽然存在对立的一面,但又彼此依存,存亡与共,二者不可分离,否则都会毁灭。
阴阳的消长指阴阳不是静止的,而是永远变化,此消彼长的。比如午夜到正午,阳气逐渐增长,到正午到达巅峰,之后又减弱,到午夜降至最低,阴气则相反。
在一般情况下,阴阳始终相对平衡,如果“消长”关系超出正常限度,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阴阳某一方面的过盛,就导致疾病发生。
阴阳的转化指同一物体内的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阴转为阳,阳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黄帝内经·素问》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可能向热转化,热“极”时,便可能向寒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
《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不能违背),在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的互相转化是万物生成与毁灭的本质与源头),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阴阳上寻求解决)。”表明了中医治病从调理人体阴阳着手的根本原则。
阴阳与人体结构的关系为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
人体是否健康,取决于阴阳是否平衡,人体阴阳平衡,就健康无病,反之则疾病来袭。
人体阴阳失衡,就会出现相应病理症状,因此古人以阴阳两证来代表症状。阳证表现:发热、口渴、脉搏加快等,也叫热证;阴证表现:怕冷、手脚冰凉、脉搏减缓等,也叫寒证。即《内经》记载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此外,还有阴阳偏衰,是指阴阳一方正常,另一方偏低,或双方都偏低,出现虚证。阴不足,阳盛而生内热;阳不足,阴盛生外寒;阴阳均不足,则虚寒、虚热皆有。
阴阳还是诊断的总纲领。疾病千变万化,但本质属性始终不脱离阴阳,也就是说阴阳足以概括所有疾病的内在属性。
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性能同样不离阴阳,从药物寒、热、温、凉四气来看:寒凉属阴,温热属阳。针对阴阳的盛衰情况,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中医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为准则,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患者阳盛,就以寒凉属性药物为主进行治疗;患者阴盛,就以温热属性药物为主进行治疗。
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中医的基本哲学理念,与阴阳学说共同组成中医的基本世界观。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基本物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与变化,以相生、相克、相侮作为解释万物间相联系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工具。
中医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内部之间,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彼此联系,其次是以五行归属为基础,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行间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器官在生理活动中的关系。而在病理情况下,病情与五行失调的联系。
五行的属性:木,代表生机勃发,“木曰曲直”;火,代表升腾向上、灼热,“火曰炎上”;土,代表营养滋润,生化,承载,“土曰稼穑”;金,代表肃杀、清洁、收敛,“金曰从革”;水,代表滋润、向下,“水曰润下”。
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一是相生规律:生,含有生成、助长、推进的含义。五行之间,互相生成、循环不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既“五行相生”。
二是相克规律:克,含有牵制、阻挡、制服的含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牵制、相互克制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三是五行制化:五行相生、相克同时存在。假如只有相生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必要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都会凋零。所以相生、相克二者不可或缺。只有二者协调,世间万物才能生生不息。
四是相乘规律:乘,取其乘袭之意。是一种病理的错误现象。相乘是相克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克制过度,导致五行失衡。相乘顺序与相克一致,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乘土,即木克土过度,土被乘而虚衰,因此土不能生金,导致金弱,无力克制木。
五是相侮规律:侮,是欺侮的意思,与相乘一样,都属于病理的现象。但相侮与相克的顺序相反,所以也叫反侮,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彼此关联,通过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疗。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行相生,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治疗时:
1. 肝木乘脾土,即中医的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使用“培土抑木”(疏肝健脾)法。
2. 肾生肝(水生木)肾精不能滋养肝木,“肝阳上亢”而导致“水不涵木”,治疗时要滋水涵木,改善肝阳上亢的证候。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1)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