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索恩人物传记 生而为王(全13册)-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15) 121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索恩人物传记 《生而为王》(全13册) 天生的王者拥有世人望尘莫及的想象力和行动力 他们能构想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并敢于砍断死结、突破残局 君主小传,历史大戏,穿越漫长世纪回望帝王人生 早于纸书,先读为快,独家首发
《埃赫那吞》
[德]赫尔曼•A. 施勒格尔著 杨稚梓译
埃赫那吞是埃及法老中最为著名也最为神秘的一位,他的太阳颂歌在《圣经》中流传至今。然而,他驾崩后仅仅几年,人们就永远地离开了他的都城。有关埃赫那吞和他的新宗教的一切要么毁灭了,要么深埋地下。直到19世纪和20世纪,这位法老和他的妻子纳芙蒂蒂,以及他撰写的作品和他修建的建筑才重见天日。发掘工作仍未结束,直到今天,这位神秘的法老依然让人们对他的性别和疾病、他的世界观和一神教的历史作出种种猜测。赫尔曼•A.施勒格尔在最新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讲述了埃赫那吞的故事,介绍了他在真实的世界史上的意义。 《亚历山大大帝》
[德]汉斯-约阿希姆•格尔克著 王诗文译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对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赞不绝口。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超越了人类已知的所有其他国王。与此相反,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却更倾向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亚历山大的行径: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初获启蒙的精神故乡(希腊)大开杀戒,难道他是精神健康的?他的暴行毫无止境,一代帝王如同贪得无厌的野兽。本书旨在帮助现代读者对亚历山大这个既是掌权者、将军,又是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多面性格形成自己的认识。 《汉尼拔》
[德]佩德罗•巴尔塞洛著 丁树玺译
历史学家李维(Livius)评论汉尼拔有着“无人可及的果敢与沉着。他是最好的骑兵,也是最好的步兵。然而这些如此伟大的美德却被天平另一端极大的恶行所抵消:毫无人道的残忍;更甚于普通迦太基人的不忠;不敬畏上帝,不遵守誓言,没有虔诚的责任心”。这本传记将翔实且生动地呈现我们所真正了解的汉尼拔的形象,以及他对于罗马、迦太基的历史意义。 《恺撒》
[德]马丁•耶内著 黄霄翎译
恺撒的上升之路不见得有多大新意:他长期遵循的行为方针虽然令同阶层成员不悦,但是并未造成无法消除的对立,新意在于恺撒投入之大。人人都为了仕途负债,但是恺撒借债之大胆已经到了濒临险境的地步。他玩的是孤注一掷的赌博,而且似乎从未担心过自己会输。本书刻画了罗马历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赌徒恺撒的自负、果敢的性格,展现了一个强者无与伦比的运气和他勇于突破常规、创造例外的精彩人生。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
[德]曼弗雷德•克劳斯著 王瑞琪译
克利奥帕特拉的名字已经成为传奇,但是也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她所知甚少。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她对后世每一代都有着神奇的影响。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由人转述,克利奥帕特拉的故事都是受男人影响的。尽管她是一个独立区域的统治者,但她仍然无法独立行动。此书遵循她的成长轨迹,讲述了最后一位埃及女性统治者从童年时期到青年时期,再到神秘自杀的生命阶段。很少有女性像克利奥帕特拉一样,让画家、作曲家、作家和导演如此着迷。对一些艺术家来说,这个名字承载着一位统治者的形象,而在其他人心里,则是伟大的情人的形象。还有一些人认为她是吃人的野兽,是不道德的妓女、淫妇,同时也是挥霍无度、奢侈疯狂的象征。她充满异国情调,她本人和她的名字成了男人的美梦与噩梦。 《奥古斯都和他的时代》
[德]维尔纳•埃克著 林晓萌译
在奥古斯都下葬那天,全罗马城和意大利行省的成百上千的居民赶来参加这场葬礼。火焰燃起时,一只鹰飞向天空,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已经升到了诸神所在之地。随后,一位元老院议员发誓,宣称他看到了逝者的灵魂向诸神的方向飞升。这个被诸神所接纳的人究竟是谁?独裁者?救世主?还是国家、军队、社会和文化的重建者?或者简短些:罗马世界的重建者?对于这些,以及其他有关奥古斯都强权政治的问题,维尔纳•埃克用一本引人入胜的传记给出了回答。 《尼禄》
[德]于尔根•马利茨著 王洁辰译
尼禄本有可能成为一个像样的戏剧演员,然而命运却使他成了皇帝。他试图以一种古怪的方式将这两种职业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招致了严厉的批评,而且最终使他断送了性命。于尔根•马利茨在这部传记中记述了这位罗马君王的一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他作为独裁者和基督徒迫害者的典型而被载入史册。然而罗马城的既得利益者及帝国东部的人民发自内心地爱戴他,他的东方政策和他的荒淫残暴一样,长久地影响着与罗马帝国息息相关的众多地区与民族。回望历史,多少是谣言,多少是真相?尼禄又“该往何处去”? 《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时代》
[德]曼弗雷德•克劳斯著 徐涵婧译
曼弗雷德•克劳斯在传记第一章即以倒叙开篇,从对326年君士坦丁执政二十周年庆典的描写引出一个贯穿全文的冲突。本书回顾了君士坦丁一生中各个重要的折点,包括取得权力,征战东西方,对罗马传统信仰、基督教和异教的态度转变,尼西亚公会议,受洗等,同样穿插大量对文献可信度的讨论,比较不同论调,推断君士坦丁本人实际上可能持何种观点和主张。对尤西比乌斯的君士坦丁传记的文本考据也是本著作的写作重点。 《查士丁尼大帝:统治、帝国和宗教》
[德]米沙•迈尔著 陈思艾译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查士丁尼大帝极大地塑造了晚期古典时代,这本传记却清楚地向我们揭示了,时势对皇帝本人的影响比皇帝留给时代的烙印要深刻得多。皇帝和立法者、世俗统治者和神学家的多重光芒交叠在他身上。与其他查士丁尼传记不同,米沙•迈尔笔下的皇帝肖像充分展示了大帝在军事冲突、重大灾害、内政危机和神学斗争等事件中的多彩形象,以及一个复杂的、充满深刻变迁的“查士丁尼时代”。 《中世纪时期的皇帝:从查理大帝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德]贝恩•施耐德穆勒著 陆瑶译
这本书精练地讲述了中世纪诸位皇帝的历史,并对皇帝统治这种政治形式进行了分析。贝恩•施耐德穆勒为中世纪时期罗马帝国的发展打上了皇帝个人的烙印,描述了9至16世纪帝国历史中的决定性阶段,以及帝国制度与制度塑造者之间的关系。而在此之后一直持续到1806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如何为后世所认识,也在本书结尾得到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萨拉丁:苏丹和他的时代(1138~1193)》
[德]汉内斯•默林著 周锐译
埃及和叙利亚的苏丹萨拉丁于1187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堪称十字军的首要敌人。但是长久以来,他在欧洲有着“开明宽容之君”和“骑士精神之楷模”的美名。汉尼斯•默林以生动的笔调讲述了萨拉丁的一生,展现了他成为近东最有权势之人的历程。默林再现了萨拉丁在十字军东征中扮演的角色,还探究了欧洲萨拉丁传说的根源与依据。 《路易十四:太阳王的生活》
[德]马克•亨格勒尔著 邱瑞晶译
路易十四作为法兰西国王在位72年,使自己的名字成为专制王权和宫廷文化的代名词。在本书中,马克•亨格勒尔的叙事从路易十四的童年时代开始,自马扎然和黎塞留这两位强大的枢机主教的摄政时代写到他实施独裁统治,再写到围绕西班牙帝国展开的战争。亨格勒尔不仅描绘了路易十四光辉灿烂的一生,也为读者阐释了艺术的政治意义,以及王后及情妇们的那些权力斗争。 《威廉二世》
[德]约翰•C.G.勒尔著 陈晓莉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德国历史上的“根本性灾难”,而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应当对这场战争负多大责任,学界就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达成共识。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勒尔是最了解德意志帝国历史及其核心人物的学者之一,他深入研究了威廉二世从出生到在流亡荷兰期间去世的全过程,并仔细论证了他对德国内外政策之形成所起的作用。

部分摘录:
亚历山大之谜 “历史上爱他恨他的人各不相让,他的形象也模糊不清,摇摆不定。”[1]席勒在《华伦斯坦》(Wallenstein)的序诗中的这句格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对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态度,至少如同人们看待三十年战争的指挥官们那样。即使在古代,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大相径庭。“在很短的时间内,”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2]评价道,“这位君王建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超越了有史以来所有的君王。在短短十二年的时间里,他便征服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几乎整个亚洲,并以此获得了广泛的声誉,使自己与古代英雄和半神齐名。”(17,1,3f.)然而与之相反,我们从罗马元老院议员和斯多葛派哲学家卢修斯·阿奈乌斯·塞内卡[3]这里读到了截然不同的评论:“不幸的亚历山大的暴戾恣睢令人发指。希腊是他的故乡,他在这里初获启蒙,之后却也偏偏从这里开始他的征服之路,难道你认为这样的人是精神健康的吗?……对于那些在被父亲腓力二世(Philipps II)征服或购买的国家中所发生的不幸,他并不感到满足,而是继续举着他的武器将整个世界变得支离破碎。他的暴行永无止境,这样的他如同贪得无厌的野兽。”(Epistulae morales 94,62)
这全然相反的两种评论所表现的张力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研究之中。这一研究始于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4]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早期著作(1833)。马其顿国王和世界征服者的身影就像在邀请我们前来评判他。如果仔细揣摩这些关于他的评论,我们会吃惊地发现:虽然这些林林总总的陈述都是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的,且其中也包含着辉煌的研究成果,但是最终它们 都各自指向某一幅特定的关于亚历山大的图景。这些图景往往更多地展现了其作者与他们的时代的面貌,而不是历史对象亚历山大大帝本身。我们感觉到,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亚历山大大帝的人物形象仿佛与不同年代的社会背景缠绕在了一起,甚至在近现代,尤其是在启蒙运动中,我们也经常能够读到这样带有影射意味的解释。在德罗伊森看来,亚历山大大帝在黑格尔哲学的意义上促进了历史发展,从而为基督教的启示和传播创造了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即某种东西方的结合。在威廉·伍德索普·塔恩(William Woodthorp Tarn)笔下,亚历山大大帝则是开明的英帝国主义意义上的一位“世界祝福者(Weltbeglücker)”,在弗里茨·沙赫尔梅尔(Fritz Schachermeyr)眼中,他又如恶魔般的超人和泰坦,使人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回想起希特勒的所作所为。以怀疑主义为标志的战后精神环境促进了实用主义解释的倾向,这种倾向仅仅想要以“极简主义”的方式提供某种确定性,并且相较于总体判断,它更倾向于在不错失全部价值的条件下讨论某个问题。[5]事实上,我们所处的“后现代”对这种立场更为开放,甚至可以说是助其一臂之力:我们现在遇到了一名极具破坏性的精神病患者,或者说是狄俄尼索斯式的纵情过度的酒鬼亚历山大。[6]尽管如此,亚历山大大帝始终伫立于东西方之间这一充满张力的领域之中,邀后人评说。[7]
本书的作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或者说成功避免了——这些历史的影响,就要交由读者来判断了。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我们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正是有这些历史评判在先,作者公开他自己的出发点和应对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特别要强调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阿里安[8]的历史著作,同时,我也部分地参考了罗宾·莱恩·福克斯(Robin Lane Fox)的最令人兴奋却稍显简略的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作品。随着这些作品一道,我开始了寻找亚历山大大帝之旅。当人们通过《伊利亚特》走进大帝的内心世界,窥探他的心性,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帝的行事动因之时,阿里安则是致力于根本地再现历史——将历史事实中的诸多细节形诸笔墨。以这些作者为基础的阐释起舞于古老的想象视野之中,而不必被现代主义的,因而是不合时宜的看法所拘囿。此外,通过对亚历山大所偏好的某些象征性仪式行为(rituelle/symbolische Akte)进行分析,这些阐释也得到了实质性的证实。
然而,为什么偏偏是比亚历山大大帝早了几个世纪诞生的《伊利亚特》和在大帝逝世将近五百年之后才被创作出来的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呢?阅读荷马史诗是希腊教育的重中之重,马其顿人也沿用了此种教育方式。它所代表的理念和价值观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希腊人的心性之中——“永争第一,超越旁人”。这种伊利亚特式的英雄主义的理想似乎也作为一种独特的竞争思想的表达,在后期指导了人们的行为。这种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地位、荣誉、权力和声望。人们可以从荷马这里学到很多东西,例如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张力,还有一些规则:关于付出与收获、友谊与敌意、不公与复仇。虽然自荷马时代(公元前8/前7世纪)[9]以来,希腊社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通过让个人参与城邦(Polis)立法而改变了面貌,但刚刚提到的这些原则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毋宁说,那些在与荷马所描述之处相似的地方生活的人们,也就是亚历山大故乡的马其顿人,更加需要理解并且接受这些原则,它们对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以亚历山大为对象的历史学传统展现了一个特殊的问题,即事实上,所有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展现其事迹的作品都很晚才出现: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丛书》第17卷的大纲成形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大概100年后,昆图斯·库尔提乌斯·鲁弗斯(Quintus Curtius Rufus)用拉丁语书写的《亚历山大大帝传》(Historiae Alexandri Magni)问世;随后在公元2世纪的前几十年里,普鲁塔克的亚历山大传记[10]和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也都写成了。尽管所有作家都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进行创作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几乎完全遗失了那些诞生于亚历山大生前和他逝世不久后的文献。在这大量的文学作品之中包含着非常重要的著作,比如卡利斯提尼(Kallisthenes)的作品,他似乎曾以随军史官的身份参与了亚历山大的波斯战役。还有克来塔卡斯(Kleitarchos),他在对战役参与者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撰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此外,一些高级军官也讲述过亚历山大的时代,其中的大部分是以回忆录的形式被记载的,例如海军将领尼阿库斯(Nearchos)和亚历山大后来最亲密的战友之一托勒密一世[11]。
我们的历史学传统的另一个缺点是,在这些早期作品中,许多作品从一开始就去突出强调亚历山大大帝的那些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与神话般的人物形象,而这也就奠定了人们在描述亚历山大时大多对其歌功颂德的基调。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克来塔卡斯,之后主要由狄奥多罗斯、库尔提乌斯·鲁弗斯和普鲁塔克所继承和发展。而另一派的作者,例如托勒密,尤其是同样参加了侵略战争的阿里斯托布鲁斯[12],却倾向于从更加理智的角度进行叙述。阿里安正是站在这种理智的立场上,在他那个时代的风格中抱守着质朴与清晰,谨慎落笔。虽然我们不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阿里安的叙述都是较旁人更好的,但是,据个案分析中的历史资料考证,与其他传统文献相比,阿里安的可靠性往往更高。最新的个案研究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一些学者正在试图重新平衡学术界对亚历山大的叙述方式。当然,我们也需要对阿里安的著作进行一些修正,主要是以不同的角度并借鉴其他来源的信息对之进行一定的补充。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