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中国文化简史(套装4本)-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15) 152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中国文化简史(套装共4册)》包括《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理学与意趣(宋元文化简史)》、《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共4册。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部分摘录:
追寻汉唐风范 诗歌与散文有着十分长远的历史渊源。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韵文诗体之一代先河,而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都是用散文的体裁写成的。到有明一代,诗歌与散文的文风几经变换,明代初期的文坛上气势恢宏,宋濂、方孝儒、雄文天、刘基、杨维桢诗性风流,一时胜代遗逸,人才辈出,风神飘举,统领风骚。
这时候的诗文有一种拟古的气象。说起拟古之风,总会让人想起唐宋时候的古文运动,当时文坛上的一些著名人物纷纷打起“复古”大旗,希望借助汉朝以来优秀的文学传统一反六朝骈体文的纤巧华丽和空洞无物,但是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古文革新开创一条文学发展的新路,正像韩愈所说“师其意、不师其辞”。但是明代初期文坛上兴起的一股追寻汉唐风范的潮流,不但在理论上文必师秦汉、诗必师盛唐,在创作实践上,也是以古人为标本,处处效仿,所以称为“拟古”。
一般认为,明初拟古的风气,是“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首倡。宋濂认为“文学之事……当以圣人之文为宗”,对于后世的诗文,他动不动就谴责它们为“风花烟鸟之章”。继宋濂之后,举起拟古大旗的是宋濂的弟子方孝儒。方孝儒的拟古言论表现在他对后世诗文抨击的言语之中:“后世之作者,较奇丽之词于毫末,自谓超乎形器之表矣,而浅陋浮薄,非果能为奇也。”“近世之诗,大异于古。”仿佛因为“大异于古”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与宋、方同时,也有其他一些文学家发出拟古的言论,著名的诗人杨维桢说“非先秦两汉弗之学”,认为只要不是先秦两汉的文章风格与作文技法,就是不应该学习仿效的。著名诗人高启的诗,被人赞扬说是“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时人以为达到极至了,但是就是没有自己的独创风格。
之后兴起的闽中诗派和茶陵派,接过宋、方、杨、高等人开创的拟古旗帜,继续传承。林鸿是闽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尊奉盛唐诗歌之风,认为“唯唐作者可谓答成……学者当以是为楷式”。他自己作诗也是专学唐人,一味模仿。在他的带动下,闽中一带诗人竞相效法盛唐诗风,形成一个闽中诗派。而明代的诗歌,首先是在闽中一带昌盛的,所以他们推崇盛唐的思想,对后来的诗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有人认为,后人作诗师法唐朝,认为唐诗是正宗,其“胚胎实兆于此”。
茶陵派的代表人物是成化、弘治年间的李东阳,由于他的籍贯是湖南茶陵,所以他和他的弟子门生组成的诗派就叫作茶陵派。在李东阳看来,唐以外各个时代的诗歌都是不值得推崇和仿效的。他评价六朝和宋元时代的诗歌时说,虽然这中间也有一些比较好的,但是不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特点,而且也不能够深得诗歌的真谛,“只是禅家所谓小乘,道家所谓尸解仙耳”。这一评论,过于尖刻,不能不说是他的主观臆断。他还认为,宋人写的诗歌,由于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思想比较深邃,哲理性比较强,但是与唐诗相比,相差太远了;元代诗歌相对来说有复归质朴的特点,于是内涵相对浅显,注重形象表达,倒是离唐诗近了一些,但是也不能够尊为典范,因为“所谓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耳”,既然有那么多的唐诗可供模仿,何必再把元代的诗歌拿来效法呢?
讲到明代文坛的拟古倾向,不得不谈“前七子”和“后七子”,他们对明代前期拟古思潮的继承和发扬,使拟古运动在明代文坛中真正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明弘治年间(1488~1505),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徐祯卿、王九思、康海、王廷相七人结成一个文学团体,“文称左迁(左丘明、司马迁),赋尚屈宋(屈原、宋玉),古诗体尚汉魏,近律则法李杜(李白、杜甫)”,至于历史上其他的文学家一概嗤之以鼻,“非是者弗道”。由于这七人在文坛上的影响,明代文学拟古思潮一时风行,后人称他们七人为“前七子”。既然有“前七子”,那么就肯定会有“后七子”,嘉靖年间(1522~1566),李攀龙、王世贞、宗臣、谢榛、徐中行、吴国伦、梁有誉七人,支持“前七子”的主张,结社宣传,发扬天下。这七人才高门望,例如李攀龙有“文苑之南面王”之称,而王世贞更是“声华意气笼盖海内”。这些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认为这之后的书是不应该去读的。“后七子”拟古思潮的影响,直到万历年间(1573~1619)还能够感觉得到,所以自弘治至万历这一百多年的时间,是明代文坛拟古风潮的鼎盛时期。其中“前七子”“后七子”等人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拟古潮流因何而起 想了解明代诗文拟古风潮兴起的原因,就要深入分析这些拟古主义者们所批判和抨击的对象。无论是宋濂、方孝儒,还是后来的“前七子”“后七子”,他们共同抨击的目标是宋代的“理气诗”和“以文为诗”。所以,如果从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来看,这个时代的拟古风潮,无疑体现了一种对宋元一代诗文流弊的反动。
所谓“理气诗”,指的是宋代诗人受到当时流行的理学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不自觉地融入了许多哲理,虽然使诗歌增加了许多深度,但是忽略了诗歌的形象艺术以及通俗表达,结果诗歌中充满了说教气息,失去了唐代以来的质朴纯真的美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有一首诗歌是这么写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虽被后人广为传诵,但都是作为一首哲理诗来理解的,它说明了人的思想就像水一样,必须有源头的活水作为补充,流水不腐,否则就会僵化,没有了创新和清晰的思辨能力。所谓“要让你的思想流动起来”,正是这个道理。至于宋朝的散文,更是“长于议论而欠弘丽”“尚理而病于意兴”,甚至“言理而不言情”,使诗歌的文学性大大减弱。还有一些理学家“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把诗歌变成了压韵的语录讲义,“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这就是所谓的“以文为诗”。“以文为诗”更加忽视了文学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使得诗歌难以卒读,味同嚼蜡。
明代拟古文学家极力反对这种创作方式,他们强调诗文之间各方面的不同,认为诗歌首先应该“吟咏性情”,而文章也应该首先是文学性和可读性。李东阳认为,早在“六经”中诗文已经分家,各有各的写法,写诗应该像《风》《雅》《颂》,写文章应该像《诗》《书》《礼》《乐》《易》《春秋》。他指出诗之区别于文的最大之处是诗歌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其有声律讽咏,能使人反复讽咏,以畅达情思,感发志气。”那么,怎样才能够改变宋代诗文的弊端呢?在他看来,学习先秦两汉的古文、效法盛唐时期的诗歌,这才是正途。
明代拟古运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批判对象,那就是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这一宫廷文学形式。所谓“台阁体”,指的是明初由杨士奇、杨荣、杨溥(人称“三杨”)开创的一种应景、颂圣、题赠、应酬之类的诗文,内容千篇一律,多为歌舞升平粉饰太平的诗文。“三杨”在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都是官居高位,成为所谓的“台阁重臣”,他们所作的诗文就叫作“台阁体”。这一类的诗文,如杨士奇的《西夷贡麒麟早朝应制诗》《圣德诗十首》等,雍容典雅、词气安闲,但是内容空洞、陈陈相因、白草黄茅、纷芜靡蔓,至于“成、弘间,诗道旁落,杂而多端”,更可悲的是“众人糜然和之,相习成风”,终至“庸肤之极,不得不变而求新”了。针对这种“流于庸肤”“气体渐弱”的危机局势,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试图以“宗唐法杜”为旗帜,希望能够扫除文坛上的冗长拖沓,于是“永乐以后诗,茶陵起而振之,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给“台阁体”诗风以沉重的打击。之后,“前七子”“后七子”继续以拟古法则批判“台阁体”,极有明一代诗坛大盛。他们对“台阁体”的批判不但有改革文体、文风的要求,而且还有一定的思想解放的意义,因为对宫廷歌舞升平文学的反对,本身就是一种革命性的挑战权威、冲破束缚的行动。
正是因为拟古文人对宋人“以文为诗”和对明初“台阁体”的批判,“情”和“意境”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才得到了重视。宋人写诗,大多不怎么重视“情”,或者说他们对“情”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对“理”的重视程度高。宋人“言理不言情”的思潮大大违背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征,“感心而动目者,一发于诗”,这一点正是明代拟古主义者所追求和倡导的。在《梅月先生诗序》中,李梦阳说:“情者,动乎遇者也,幽岩寂滨,深野旷林,百卉既痱,乃有缟焉。山英之媚枯,缀疏横斜,奇绮清浅之区,则何遇之不动矣?……故天下无不根之萌,君子无不根之情,忧乐潜之中,而后感触应之处,故遇者因乎情,情者形乎遇。”徐祯卿说:“夫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所以诗是什么呢?诗其实就是“心之精神发而声者也”。
如果说“情”是诗歌创作的灵魂,那么意境就是诗歌美感体现之所在。如果一首诗没有意境,无论它的文辞多么华美,内容多么丰富,都难以体现出这首诗的美感。明代诗人把诗的意境称为“情景”,认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诗歌创作的真谛,就是“发情景之蕴”,所谓“遇境即际,兴穷即止”“情景妙合,风格自上”,都是这个道理。正是因为受到追求“情景”的启发,明代诗人开始对民间诗文有所重视,比如李梦阳高度评价了市井流传的民间歌谣,认为它们中间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何景明也认为民间诗歌质朴真实,这是那些士大夫们写不出来的。王廷相则亲自研究、学习民间诗歌的创作,他写的十首《巴人竹枝词》就是对民歌的一种模仿。这种对民间诗歌的重视和研究,与当时在市井百姓当中兴起的通俗文学相互对应,共同表达了明代文学思潮的新动向,其中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无论“前七子”和“后七子”的主张产生了怎样的积极意义,在他们后来的著作中却难免出现了一种唯古是尊的错误倾向。古人的诗歌和散文,无论是内容、格调、风尚、音节以及一切内在的意境和外在的形式,都成为这些拟古主义者逐篇模拟的对象。一味地拜古贱今,在精华的取舍方面不免带有盲目的主观意识。何景明认为“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文非秦汉不以入于目,诗非汉魏不以出诸口”“诗自天宝以下,文自西京以降,誓不纡其毫素”“大历以后书勿读”。这种“文不程古则,不登于上品”的思想与主张,在清算宋人“理气诗”以及明初“台阁体”的同时,也阻塞了后来诗文创新之路。
其实拟古主义文学家内部发展到“前七子”“后七子”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危机的征兆。“前七子”中的何景明,已经对盲目的仿古隐含的弊端有所认识,他曾经指责李梦阳“刻意古范、铸形塑模”“如小儿依物能行,独趋颠仆”。“后七子”之一的谢榛,一边在鼓吹诗以初唐、盛唐为宗,一边又主张兼收并蓄、采取各家之所长,尤其是重视性灵的抒发,比如他曾经说过:“万物一我也,千古一心也。”他认为诗文的绝妙之处在于自然,而不是单纯的仿古,所谓“妙则自然”。这使得李攀龙、王世贞大为愤慨,“岂其使一眇君子肆于二三兄弟之上!”于是众人自作主张,把谢榛从“后七子”里面除名。
单纯的拟古,在晚明时期已经在文坛上失去感召力量,再次发起明代诗文革命的,就是性灵派文人。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