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阿德勒心理学经典(套装共4册)-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14) 114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洞察人性》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体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超越自卑》依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及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绪的关系,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方面加以论述,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生活的科学》人生来就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然而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如何生活的科学,个体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阿德勒以咨询师的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问题和基本观点。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临床经验,按照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引导读者认识生命不同阶段的问题及其根源。借此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家庭、恋爱、婚姻、工作等各方面,同时也更了解我们自己。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孩子在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自卑、孤僻、怕被忽视、逃学、闹事……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更顺利地成长? 阿德勒着眼于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他主张,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的个人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父母和老师在激发孩子的思想及潜能方面,应尽可能避免因受到干扰就放弃,而是要倾尽所能地继续帮助孩子,使他们获得勇气和信念。

作者介绍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后与弗洛伊德出现分歧,阿德勒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著有《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洞察人性》《生活的科学》等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经典作品。

部分摘录:
教育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以及用自身的理性来指导自己,这在心理学的视角上而言,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其实都是一样的。不过,成人与儿童自然有所不同,差异就在于:尽管都需要予以指导,但儿童因正值生长发育的阶段,显然相较于成人而言要尤为重要得多。要是我们乐于让孩子随着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当然尽可如此;要是环境允许,且孩子们也可以适当运用两万年的时光,以我们这样的方式发展文明的话,自然也能企及我们这般高度,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如此,有关儿童成长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得由成年人来留心并对他们加以引导了。
不过,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人们对儿童的了解并不多。对于成年人来说,自己都很难了解自己,很难把握自己的心理成因,也就是说,很难弄清楚自己的好恶和情感缘起何处。由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清楚地知道孩子的事,可就更难了,况且,还要基于一定程度的认知去给予他们指导,无疑会倍加困难。
虽然说我们可以借由个体心理学这门针对研究儿童心理的科学知道关于孩子的事,可通过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也同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弄清成年人是怎么回事,即: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与其他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相比,个体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因而有所不同。个体心理学主要将视角聚焦在了人格的统一体上,不但对此进行研究,还着力研究人格统一体是如何努力去谋求发展,又是如何奋力进行表达的。由此来看,个体心理学知识本身就可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什么是知识?不过是明白错在哪里了。因此,不管是心理学家、做父母的人,还是友人,抑或个体自身,只要在个体心理学知识上有所收获,不管是谁,都可以立马将知识活学活用到生活中去,凭此来发展人格。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心理学,就意味着这门学说具有完整性,其各个部分可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个体心理学出发,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人的行为反映出来的,而行为又受个体的人格统一体驱动并给予其引导。我打算把个体心理学的全盘主张都总述在第一章里,然后再分章详述此章节中所涵盖的各有关问题。
人的心理和精神总在不停歇地追求,并带着自身强烈的目的,这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本质性的事实。因此,儿童自出生起,便在努力抗争中日渐长大,其目的是要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完善,以及更为优秀,尽管他们并非有意识地要这么做,可目标就摆在那里,时刻都在他们的心中。人们想要追求这样的目的,并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抗争,自然离不开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其直接的反应。这样的抗争支配着我们,使我们一辈子的具体行为都受其掌握,甚至,它还左右了我们的精神,毕竟在思维上,我们都做不到客观,这就令思维不得不受限于我们业已生成的目的及生存方式。
在我们的人生中,很难看到人格的统一体全部显露出来,它是隐含在个体人格之中的。任何人都是其自身的人格统一体,同时也是其自己安排和创造的自己特有的人格统一体。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而同时,也是那画画之人,是自己人格的描绘者。然而,虽说人本身就是创造者,可并不代表就不会犯错,或是对自己的精神及肉体有全然的认知,说到底,不过是个并不完美的人罢了,也会软弱,亦会有诸多过失。
当我们在看待人格建构的时候,需要留心一点,那就是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形式和目的并非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而是建立在个体主观看待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这才是其人格架构的基准。因此,人们对现实的见解及观点是不能代表事实本身的。由此,尽管现实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同,而人们却都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创造自己,依据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去调整自己,其中有些观点是正确的,而有些则并不准确。因此,当一个人在成长时犯了错,或是遭遇了失败的经历时,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不能马虎,得特别认真地正视其早期作为更小的孩子时是如何看待事物的,分析其在认知上有无偏颇之处,因为这恰恰就是对其一生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的案例当可在此方面给出实证。有一个女人如今已经五十二岁了,总是看不上比自己年龄大的同性,总忍不住想贬损对方。她跟我们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姐姐为人注目而感到自己总被瞧不起,为此,她觉得很受屈辱。在此,我们可以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进行考察,也就是用被我们叫作“垂直”的方法来分析该案例,这样,就能知道这位女士从生命初期至后期,也就是截止到现在的心路历程了。其实,她的原动力和心理运行过程始终都没有变过,即:老是担心她被人看不起。当她目睹自己之外的人更受人喜欢便会嗔恨起来。由此,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位女士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也不清楚其人格整体的概况,但以这两个事实作为基点,基本上也还是可以补全那些我们所不了解的方面。就这一点而言,心理学家与写小说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在用一条明确的主线来重塑一个个体。在主线上,要集合只属于这个人的专属动作、生活模式或行为范本,而所创造出来的个体,应与其整体给人留下的印象相吻合。这个案例放在一个杰出的心理学家身上去解读的话,甚至都能预判出她在特殊情景下会采取什么行动,并且,还能将这位女士所特有的“生命主线”里附加的那些人格特点也清楚地描述出来。
个体人格的形成是由人的抗争、对目的的追求,或找到自己的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导致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个前提非常重要,它与心理学事实相关——人的自卑感。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内心里都是存在自卑感的,它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诱使他们想要去改善自己的处境,从而让自卑感被排除出去。当个体所处的境遇得到了改善,自卑感也就会相应减轻。对于这个现象,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心理补偿”。
人的自卑感,以及经由自卑感所萌生的心理补偿机制,会使人更轻易地犯错。或许,人们可以出于自卑感在客观上做出点成绩,可事实上,人们又或许只会因自卑而进行纯心理上的调整,逐渐拉大个体与客观现实的差距。还有,当自卑感严重到一定程度,会令人不受控地发展出其他心理,来进行心理补偿,可不管怎么说,现状却不会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善,只不过使当事人在心理上得到了必要的满足罢了。
举例来说,有三类儿童的表现能够明显地表露出其补偿心理的特性:其一,身体器官先天性虚弱或存在缺陷的孩子;其二,被父母严厉管教而从未获得过亲子之爱的孩子;其三,从小娇生惯养,被过分宠溺的孩子。
以上这三类儿童是三种基本情况的典型代表,因此,对他们进行考察,就能更容易地了解那些处在正常发展阶段的孩子了。尽管有些孩子存在着由身体器官先天虚弱或缺陷而引起的心理特征,可不少正常儿童也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这种心理,这就着实叫人感到惊讶了。我们需要仔细地研究那些极端的残障孩子,并以他们为原型来了解这些心理特征是怎么回事。至于第二类和第三类儿童,差不多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过,不是受过过严的管束,就是被过分宠溺,有的孩子甚至都经历了。
孩子们因为如上三个基本情境会生出心理自卑的感觉来,或是产生某种心理缺陷,而为了对抗这两种感觉,身处这种境遇中的儿童亦会萌生出非同一般的雄心,这往往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人的自卑感和寻求优越的感觉常常是混在一起的,因为它们源自人生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这个事实的一体两面。我们很难在病理学上清楚地分析出,到底是自卑感在起作用,还是受到了追求优越感的影响。这两种心理总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出现,并且同进同退,但不管怎么说,对优越感的追求心会更强烈地伤害到我们。对孩子来说,会由于过度的自卑而激起野心,同时,日渐强烈的野心又会荼毒他们的心灵,无法令其天长日久地本本分分生活。之所以不安分,是因为他们的雄心已经膨胀到不成比例的程度了,所以,这种心理不会促成任何有益的活动,反而什么用处也没有。我们可以从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及其平素的举止中看出这种心理的苗头,不过,它并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这种野心无止境地刺激着孩子,因而他们会变得非常敏感且总是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唯恐旁人会伤害、看不起自己。
个体心理学的刊物中满载着这样的案例,而这样的儿童在成人后,会在才智和能力方面长期处于沉睡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性格怪异、精神不正常的人。这类人满脑子除了自己是装不下他人的,若是朝着极致发展下去的话,终将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甚至成为罪犯。不管是从道德上讲,还是从心理层面上说,他们都是绝对奉行自我主义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为数不少的人都不愿意面对客观事实,对现实生活避而远之,他们只是活在自己铸就起来的世界里,在幻想中沉沦、胡思乱想,似乎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了,如此一来,他们确实是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宁,因为可以借由思维出来的虚拟现实和真正的客观现实达成一种和解。
不论是心理学家,还是做父母的人都应该留心一个标准,那就是,社会感情是评判儿童或是个体到底有没有得以成长的关键。因为,这种感情是强还是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得到正常的发展,是至为关键的要素。所以,不论是什么事情,只要让孩子们的社会感情和集体感情有所削减,便都会有损于其精神方面的发展。在我们考察孩子是否在正常发展时,只要看其社会感情是强还是弱,就知道答案了。
个体心理学在培养儿童的社会感情上有自己的原则,并从中发展出了一些方法来帮助更好地教育他们。不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一定要让所看护的孩子与更多的人建立起亲密关系,而不是只和一个人联系得太过紧密,不然,孩子就肯定没法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应对日后的生活了。
通过观察孩子在入学时是如何表现的,就能知道其社会感情如何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途径。对于孩子来说,一踏进校门就等于步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同时也开始了其最早的、也是最为严苛的考验,这时候,他们是如何应对新环境的,又是如何与陌生人开始接触的,便都会清晰地表露出来了。然而,大多数成年人并不清楚如何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不知道怎么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所以,不少父母都在忆起孩子在入学阶段的生活时,感到如身处噩梦一般。要是教育得当,学校自然可以弥补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所缺少的部分。因为,让人感到合意的学校机能,应该能够联通起家庭和现实世界,成为其间的中介,不但教给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还能解读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以及阐述生活方面的艺术。可在这种令人感到心合意满的学校出现前,在它们还未能补足因双亲教育所遗留的缺憾时,我们应该也同时重视起家庭教育,审视一下在这方面有无欠缺之处。
学校只能显示出一些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弊端,还不能真正作用于这些缺憾,而这也正好说明,学校尚不能成为这样的理想之地。在入学前,要是父母没能教给孩子与别人交往的方法的话,当他们入学后,就会感到郁郁寡欢、孤单无助,并逐渐因此而被其他人看作是性情怪诞之人。如此一来,孩子会从最开始的孤单无助、无可奈何逐渐往深层次发展,时间愈久,就会愈发严重。这不但会压抑其发展,还会使他们逐步在行动上出现缺憾,成为问题儿童。到了这一步,人们往往会把过错推给校方,可事实上,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而学校不过是将这些隐而未发的问题给彰显出来了。
个体心理学当前还不能判定那些在行为上有问题的孩子,是否可以在学校里得到改善,不过,要是孩子在入学之初就开始有失败的经历,无疑就代表着危险了,这是可以得到证明的。刚到学校就体会挫败可不仅仅是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更是在心理上的挫败,孩子会开始变得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此一来,就会感到灰心丧气,不想完成该完成的事,也想要逃开那些一般性的方式方法,并尽可能地不走社会上大家所公认的坦途,一意孤行地不走寻常路,通过另辟蹊径来得到一些心理补偿,用优越感来填补其缺憾感。一旦孩子丧失了信心,就会被快速满足渴望成功的心理所吸引,因而想要抛开自己在道德上对社会负责的义务,并以违反法律的方式来凸显自己,这样,就能感觉自己是个征服者了,实现起来也比按照社会既定的模式要简单多了。不过,走上此类捷径的人想必明白,虽然他表现出来的样子是英勇强悍的,可内心里,却一定是胆小无助的。他们只会做那些自认为稳妥的事,并确定自己能够成功,好以此向他人显示自己是非凡的。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