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文徵明传 : 苏州的风雅传奇-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13) 109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这本传记将追溯文徵明的成长经历,探究他如何在沈周、祝允明、唐寅、王世贞等名流雅士前后辉映的时代成为艺术巨人,同时也关注文徵明和苏州这座城市、城中各阶层民众的关系,探讨15世纪、16世纪的苏州带给文徵明的影响,文徵明又给16世纪乃至之后的苏州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作者介绍

周文翰,艺术和建筑评论家、作家。曾先后担任《财经时报》《新京报》文化记者,后赴印度、西班牙、东南亚等地旅行兼从事文化考察。2011年至今从事文化研究和写作,同时为《金融时报中文版》《新京报》《人民文学》《经济观察报》《艺术家》《亚洲眼》《TAZ》等国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收藏、博物学方面的专栏文章和评论。曾先后在北京、深圳、佛罗伦萨等地策划多个跨界艺术展览。已出版《中国艺术收藏史》《艺术家的永恒花园》《时光的倒影:艺术史中的伟大园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不止美食:餐桌上的文化史》《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等著作。

部分摘录:
元代,文时的第十一代后人文宝因为到湖南衡州府(今衡阳)担任儒学“教授”,从此定居衡州,遂称“衡山文氏”。元末,衡山文氏的一支从军,文俊卿任镇守武昌的“湖广管军都元帅”,在战乱中他可能在武昌或家乡衡州投降了明太祖朱元璋,被朱元璋任命为衡州卫千户,但不久就“坐事,卒于长沙铁佛寺前”(2),文家族谱如此语焉不详可能意味着他因某种原因被处死或在囚禁中亡故。
文俊卿生有六个儿子,大儿子文定开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攻打陈友谅有功,封为飞骑都尉、荆州左护尉,官职最高。三儿子文定聪是朱元璋的亲兵,被朱元璋的老部下蔡本看中,招赘为婿。蔡本在明朝建立后就成为高级武官,自洪武七年(1374年)起先后担任正三品的苏州卫指挥、宁国卫指挥,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升任正二品的浙江都指挥使,于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死于任上。蔡本担任苏州卫指挥时,与时任苏州知府魏观不合,上奏检举魏观心有异图,把苏州知府的府治迁移到张士诚当年的王宫旧址并大兴土木,长洲县著名文人高启为此所作的《郡治上梁文》中有“龙盘虎踞”四字,似乎在歌颂张士诚或魏观为“龙”,导致朱元璋诛杀了魏观、高启等人。
文定聪跟着蔡本一起在苏州、杭州等地迁徙,估计也是在军中任职,但是职务不高,所以后人没有提及他的详细经历和官职。文定聪生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在杭州安家,二儿子文惠则入赘苏州府长洲县的张生远家,从此定居长洲县德庆桥西北的曹家巷。文惠一度是“教授里中”(3)的私塾教师,也有记载说他以经营酒馆为业,可能当时小商人维生不易,他不得不干多种活计赚钱养家。
受到苏州重视文教的风气熏染,文惠重视两个儿子文洪、文济的教育。大儿子文洪(1426—1479)小时候比较顽皮,年龄大了才发奋读书,一边在店铺卖酒,一边自学诗文,后在苏州的私塾教书,经历了多次科考失败,到成化元年(1465年)40岁时才考中举人,之后两次到京城参加会试不中。成化十一年(1475年),50岁的文洪第三次参加会试仍然没有考中,但是因为在落榜之人中名次比较靠前,被吏部选派为涞水县儒学教谕,这是正八品的小官,他干了四年后就辞职回家养老了。
文洪生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从小都接受儒学启蒙和科举应试训练,幸运的是,他的大儿子文林在成化四年(1468年)乡试中考上举人,成化八年(1472年)27岁时考上进士,可谓一帆风顺,是苏州文家第一个科举成功的士人。又过了十五年,文洪的二儿子文森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沧州庆云县、兖州郓城县县令、浙江道监察御史、南京太仆寺少卿等官职,正德十二年(1517年)退休。文洪的三儿子文彬没有能考中举人,后来曾经以贡生(4)资格入京参加考试,但是没有什么结果,大概并没有获得太学生的资格。
文家在苏州经历了两次转变,文惠时期从尚武的军人家庭转变成亦商亦儒之家,文洪考中举人、文林考中进士,意味着他们完全变成以文教科举为特色的家族,在苏州城中有了较高的地位。当然,文家之所以如此转变,也和苏州稍微富足的家庭都普遍重视科举教育的社会氛围有关,人们都希望儿子能考中进士,为官为宦,光宗耀祖。
文徵明的父亲文林(1445—1499),字宗儒,号交木,因为祖籍所在地衡州有著名的南岳“衡山”,友人也以郡望称之为“文衡山”。文林刻苦攻读参加科考的同时,于成化二年(1466年)与本地人祁彦和之女祁守端结婚,两人同为22岁。
文林夫妇于成化五年(1469年)生下大儿子文奎,成化六年(1470年)冬生下二儿子文壁。文林以古人认知的天上二十八座星宿的名称“奎”“壁”为两个儿子命名,似乎是希望他们像天上的星宿一样高升和灿烂。但是文徵明约在42岁时改名为“徵明”,所以现在人们所知的是“文徵明”而不是“文壁”。
文徵明出生的这一年,文林首次拜会了比自己大十八岁的长洲县相城镇人沈周(1427—1509),这时他仅仅是苏州本地著名的画家之一。文林和沈周算是远亲,因为沈周娶了常熟人陈原嗣之女、陈蒙之妹陈慧庄为妻,陈慧庄是文林表弟桑悦的姑母。
沈周次年创作的《有竹居图卷》上就有文林的题跋,之后彼此经常赠诗,在文人聚会、游览中相会。此时文林是举人身份,有了参加会试成为进士的可能性,应该有很多社交活动。比如他和另一位苏州画家杜琼也有交往,他去北京参加会试之前,杜琼曾铭刻一方小端砚赠给他,后来文林曾把此砚先后送给两个弟弟,期冀这件帮助自己科考成功的文房用具也能带给他们好运(5)。
文徵明的母亲祁氏也会绘画,也许是文徵明的第一位老师。祁氏非常支持丈夫的学业,她在家侍奉公婆文洪夫妻,照顾丈夫和两个儿子饮食起居。为了支持丈夫外出访学、考试,不惜变卖自己的发簪、耳环。有时候祁家送一些好吃的给祁氏,但祁氏拒绝接受,因为她觉得这些食物不适合或不宜献给家里老人吃,自己私下独自吃又显得失礼和自私,还不如不要。为了节省支出,她还陪同丈夫进京参加成化八年(1472年)的会试,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而其他经济宽裕的文人则是带着家仆从行。
幸运的是,文林在这一年的考试中名列三甲“同进士出身”,成了250名考中者之一。他的苏州同乡吴宽更是连中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一举闻名天下。文林的表弟、苏州府常熟县的文人桑悦也考中了这一年的进士。
参加会试、殿试的各地文人通常要在京城待两三个月,因此得以和在京的官员、文人、学子广泛社交。这一年考中进士的250位即将进入官场的士人互相称“同年”,在当时的官场这是和同乡一样格外重要的关系,“同朝则加亲,同事则加密,进则同授,退则相拯,宴会则相征召”(6)。在北京期间文林和吴宽关系较为密切,与“同年”杨一清、黄谦等也有交往,并与资格更老的翰林院编修李东阳、谢铎,翰林院修撰张泰、兵部主事陆容等也有往来。
之后,文林被任命为温州永嘉县令,他和妻子祁氏回到苏州后携4岁的文奎、3岁的文徵明和两个仆从一起赴任,沈周写有送行诗。
永嘉县是浙江温州府下属的一个较大的县。文林初次任职,勤于政事,事无巨细成天处理各种公务,大概并没有多少时间与两个孩子相处。
当时一个知县名义上的法定月俸是7.5石(年俸为90石米,也就是6372公斤米),似乎足够一个大家庭吃用,但是当时官员的俸禄常常并不足额发放,而是将米换算成绢布、棉布等发放,有时候甚至延迟发放。不过,许多县官都从地方税收中截流一部分俗称“火耗”的银钱,这才是官员主要的收入。
在永嘉居住了三年后,因为俸禄经常拖欠,文林感到一家四口人生活比较吃力,加上考虑到父亲在涞水当教谕这种小官并不愉快,需要为他回苏州养老早作准备,于是在成化十二年(1476年)春天托妻兄祁春把祁氏和两个孩子送回苏州老家居住。
不幸的是,回到苏州几个月后祁氏就得了病,医治也没有效果,竟然就故去了,年仅32岁,留下8岁的文奎、7岁的文徵明两个孩童。文林在永嘉为官,他的父亲文洪带着妻子、两个弟弟在涞水,苏州家里没有什么人,文林只好把孩子送到岳母徐氏家里,拜托她照看。徐氏年老,主要是文林的妻妹祁守清帮忙照看两个孩子。祁守清的丈夫亡故不久,也正抚养幼子,她就经常到母亲家里照顾这两个外甥。她家里比较穷,只好把旧衣服缝缝补补,给孩子们做冬夏合适穿的衣服。经商的舅舅祁春也经常给两个外甥送粮食、衣服,如此过了三年多,倒是也没有冻着、饿着这两个小孩。文徵明长大后一直感激外祖母徐氏、姨母祁守清、舅舅祁春的恩德,在给他们三人撰写的墓志铭中都提到了自己小时候受照看的经历。
在永嘉,文林又续娶了永康县学教谕吴清的女儿吴氏为妻,生下第三子文室。这个儿子长大后似乎无心读书而且行为不端(7),与两位异母兄长的关系也不亲密,所以文奎、文徵明一生很少提及他的名字,在文氏族谱中对他的记载也语焉不详。
成化十四年(1478年)秋冬,文洪从涞水辞职回到苏州,这时候文徵明兄弟似乎仍然在外祖母家生活。可能因为从小经历了从苏州家中到永嘉、外祖母家的变动,加上从小就失去母亲,父亲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兄弟接受启蒙教育的时间比较晚,尤其是文徵明八九岁时连话都说不流利,亲友难免以为他天生愚笨。
成化十五年(1479年)初,当了六年永嘉县令的文林到北京参加吏部组织的官员考核,在北京时他提及父亲辞职回家之事,按照当时的士人习惯,他请李东阳、谢铎、张泰、吴宽、陈琼、陆容、杨一清、黄谦、吕㦂等在一幅《吴山归老图》后撰文、赋诗祝贺父亲退休,之后在南京的庄昶等人也在其上赋诗。参与此事的人士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乐于和年轻官员、进士结交的中青年官员,如翰林侍讲李东阳等就是如此;第二类是文林弘治八年(1495年)科举考试的“同年”,如杨一清、黄谦等人,这些科举时认识的人一般都会保持长期联络,交往较多;第三类是苏州府及附近的南京、嘉兴等地出身的官员,如长洲县的陈琼、太仓州的陆容就是这种情况。
文林不好四处钻营社交,家庭资产也有限,因此他的社交网络不算特别广泛。尽管如此,作为一位进士,他结交的上述官员、名士不同程度上都拥有或多或少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权力,他们都属于同时期活跃的约三千人的在职进士官员这一精英群体。以后文林也把自己的儿子带入这个网络之中,如果他们应用得当的话,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诸多名流文人的祝贺没有给文林的父亲带来好运,文洪在这一年八月就去世了(8),按照当时的制度文林需要回家守孝三年,于是他就和继室吴氏回到苏州家中,文奎、文徵明便从外祖母家回到曹家巷,与父亲再次团聚。在父亲的督促下两兄弟加紧学习启蒙知识。成化十六年(1480年),11岁的文徵明终于学会了说话,开始就读外塾。一同上学的兄长文奎当时学业更好。亲友大多不好看文徵明的前途,只有文林器重二儿子,说他的智慧还没有显露出来,未来的成就会超越他的兄长。对当时的学童来说,学会识字启蒙之后,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科举考试的文法、章句、义理等。
成化十八年(1482年)守孝完毕,文林被派任到山东聊城下属的博平县当知县,13岁的文徵明跟随父亲、继母、弟弟前去就任。这是一个小县,事务没有永嘉那样多,文林日常主要处理修建水渠、判断诉讼、鼓励农耕、勉励进学等工作,不算太忙。可是文林不是那种混日子的圆滑官员,他为官颇有风骨,在这里干了两件得罪太监和宗室却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情:博平县出产一种味道甜美、个头硕大的梨,因此皇宫中的太监命令博平每年贡献若干给皇帝,民众为此不堪其扰。文林觉得所谓“贡梨”徒有名声,民众不仅无法得益还要饱受骚扰,干脆命人把所谓贡梨树木全部砍掉,这样也就不必进贡,让负责此事的太监大为恼火。另外,博平县境内有宗室德王的田地出租给他人种植,县府官吏前去征收粮税有诸多不便,常常纠缠不休,于是他建议由位于济南的德王府相应官员统一征收并缴纳给朝廷,获得上级支持并得以实行。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任职满三年的文林按照惯例前往京城参加吏部考核,16岁的文徵明也陪同父亲一同前往。这是文徵明第一次踏足北京,他不是才华外露的少年才子型人物,此时还是老实的懵懂少年,估计只是跟在父亲身边帮忙做些杂事,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诗文,也没有给京城的文人留下任何印象。
文林这次考核的成绩优异,按惯例应该提拔到中央担任御史,但是因为伐梨等事,一些太监和朝臣觉得文林当县官敢得罪太监、宗室,性格刚强执拗,如担任有监察、弹劾及谏议权力的御史恐怕要频繁上书,惹出事端,于是刻意不让他到中央做官,而是升迁为正六品的南京太仆寺丞,办公地点在滁州,显然是个清水衙门。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