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电子书下载

生活时尚 2年前 (2022-07-11) 110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对爱的渴求是生命的本能。爱在家庭中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有需求就应有回应。当需求得到回应,讨爱的一方就能被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感凝滞的心结,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这一心结还会被带入新的人际关系,甚至代代延续。
本书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剖析了我们在家庭和人际中无意识的讨爱行为及其原因,并给出了疗愈的绝佳方案。作者认为,摆脱这一恶性循环的方式,就是回顾往事,打开我们的生命盒子,把家人之间的爱找出来,让家庭里凝滞的爱再次流动起来。

作者介绍

赵梅如,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专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她是能进行“内相故事对话”疗法的少数心理专家之一。在家庭、亲子、两性关系方面,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和演讲经验,常应邀参加心理情感讲座,深受广大父母、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出版有《心书:面对时光的力量》《讨爱勒索》等著作。

部分摘录:
讨爱的作用 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我有一个好方法安抚他们——当他有情绪的时候,就拿起手机对着他录像,不要说话,静静地观察,先拍下来,再找个恰当时机放映出来,约他一起看。
有妈妈很担忧地问我:“他正闹情绪,这样做他会更生气的。”其实孩子会哭闹,极大部分原因是你没有注意他,或者没有耐心慢慢了解他的需求。这种讨爱是生存的必备能力,所以,当你拿着手机对着他,并且没有生气,而是温暖而专注地对待他时,他就觉得自己被注意,被爱着了!
每个生命都是如此。专注,是回应讨爱的最佳方法。生活中处处有讨爱,但是只有足够专注,才能看出对方的内在需求;看懂了讨爱的真相,才能使彼此得到讨爱满足。
处处是讨爱,专心认识它 婴儿大叫,是在讨爱 有一回我跟对门的太太聊天,她怀里抱着8个月大的外孙女,才一会儿,那小婴儿就无端大叫起来,把我们两人都吓了一跳。她马上注视小婴儿,发现好像也没有什么事,于是我们继续聊。又过了一会儿,看着我们的小婴儿又叫了一声,然后她的外婆看着她,问她怎么了,有趣的是,我们看着她时,她好好的;我们专心说话,没看着她,她就大叫。
后来我出门去买东西,在一个生鲜食品柜前,看到一位妈妈怀里的小孩,忽然大叫了一声。我刚好在旁边,便过去询问,知道他是10个月大的小男婴,但那妈妈说不好意思,不知道小男婴为何大叫一声。
其实,这就是一种讨爱的生存本能。小婴儿必须依靠大叫引起注意,因为他自己无法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那位妈妈看货架上的东西看得太投入,小男婴似乎发觉妈妈太久没有跟自己互动了,所以才会以大叫发出警讯,让妈妈赶紧注意他。我家对门的小孙女也是在以大叫来讨爱。
既然我们理解了这样的讨爱现象,那么我们只要随时提醒自己,常与孩子交流互动,他们就能感到安心。
儿子说坏话,是在讨爱 白白的儿子全恒上小学一年级时遭到排斥,主要原因是老师不能接纳他,因为他常常说一些很怪的话,例如:“那地狱来的魔蝎人,想要跟我们打球,但是他带着刀子,想要杀死老师。”小男孩全恒在老师眼中是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于是在教室的角落里画一个圆圈,要他站在里面,不准说话。
白白很难过,但是也很无奈,只好给全恒转学。白白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全恒也会说一些让大人感到困扰、不能接受的话,例如:“我明天要带美工刀,去把老师杀死。”这让白白很生气,因为平时全恒都很好,但是有些时候,尤其是有别人在时,就会发生说坏话的情况。
其实这也是一种讨爱。我试着用另外一种方式跟全恒说话:“全恒,我认识一个跟你一样很有想象力的男生,他常常跟我说他能化身陀螺人,只要一转动,他的旋风就可以卷走坏人喔!我很喜欢他。”然后全恒就会继续跟我说更多他知道的事。
但是白白对这种讨爱一时无法理解,不知道如何帮全恒。我告诉她,全恒可能本来只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白白平常忙于做生意,有时无暇理会全恒,于是,在妈妈跟别人说话时,全恒就会故意说坏话,让妈妈注意他。
在学校发生那样的事情后,妈妈会去帮助全恒。在老师那儿不被接纳的那句“坏”话,就像一个在全恒心里没有过去的点,所以他会重复提及,直到这句话被接纳。这也是讨爱具有的一个特征。全恒的想象力不被老师接纳,使他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妈妈做生意很忙,只有全恒出问题时才会出来处理,这时候他才能全然感觉自己在妈妈心中是值得被爱的,于是,说坏话变成了跟妈妈讨爱的利器,全恒才会一直说,就像婴儿以大叫来讨爱一样。
如果我们不了解什么是讨爱,我们可能会生气,甚至责骂孩子。但是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孩子的讨爱得不到温暖的回应,就会一再重复自己的行为,好像争辩一般,直到有人相信他为止。可是大人只会认为他变本加厉了。
其实这种讨爱行为,只需要妈妈接纳,并以温暖专注的爱回应,就可以解除。例如,白白可以跟全恒说:“那如果你杀了老师,你觉得谁会高兴,谁会伤心?”这就是一种专注,因为妈妈想知道全恒心里想什么,这会让他觉得在妈妈心中他值得被爱,相信他的任何答案都被妈妈接纳。假设全恒回答:“当然是我高兴,没有人会难过。”白白也可以说:“妈妈会难过,因为老师万一死了,她的孩子就没有妈妈,多可怜啊。如果我是你,就不杀老师。”所以白白不必过度惊慌,担心他将来会不会真的杀人,孩子那个纯真的内在小孩只是需要温暖的回应罢了。
女儿吸脚趾,是在讨爱 8岁的咪咪有着与她的年龄不符的吮吸行为——吮吸唇、手指头、甚至脚趾,让她的妈妈很头痛。由于无法改善,妈妈最后常常生气骂咪咪,母女关系变得很紧张。
原来,咪咪出生后的3年内,得到妈妈的全心照顾。后来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因为是长孙,全家族都对弟弟疼爱有加。咪咪的吮吸行为便是发生在弟弟出生后,而且越来越严重,由吸手指头到吸脚趾头。
咪咪的吮吸行为,也是一种讨爱行为——吮吸代表在妈妈怀里,能受到妈妈全心而安全温暖的照顾,就像小时候一样。但是咪咪的妹妹和弟弟更小,更需要妈妈照顾,因此分走了妈妈对咪咪的关注。咪咪后来吮吸行为越来越频繁,可能是因为妈妈会不断纠正她,使她认为吮吸是可以引起妈妈注意的特定行为。因此,吮吸变成咪咪的讨爱,妈妈的纠正反而增强了她继续吮吸行为的念头。
也或许,咪咪的吮吸行为来自一种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焦虑转移。因为整个家族都期待能添男丁,弟弟的出生很可能引起咪咪极大的挫折感,在这种挫折的心态下,咪咪的吮吸行为就更强烈了。
评估过后,我计划以行为治疗的方法,改变咪咪的吮吸行为。我负责在治疗期间观察咪咪,每天1小时观察记录,并以点数换取礼物鼓励咪咪减少吮吸行为。刚开始效果很好,然而渐渐地,咪咪又恢复了原状,就好像咪咪本来很想要的直排滑轮对她忽然不具吸引力了一样。
治疗一时陷入胶着,又恰逢我有事不能亲自观察,于是改变方案,请咪咪的妈妈帮忙观察记录。观察策略也随之调整——5分钟看一下,如果有吮吸行为就打叉,但是在观察记录时妈妈不做任何纠正行为,也不能有任何言语干涉。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记录,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咪咪的妈妈说情况竟然大有改善,咪咪已经很少吸吮手指头,而吸吮脚趾头的行为也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完全明白了这件事——咪咪的吸吮行为是在讨爱。全家的焦点都在弟弟身上,妈妈也不再注意她,使咪咪有了讨爱凝滞点,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人。但是后来我请咪咪的妈妈观察,虽然妈妈不能说话,但是她看到咪咪没有吸吮会露出满意的表情,而这就是妈妈对咪咪讨爱的最佳回应。
这样的状况,绝对不只在小孩身上,即便是当了爸爸妈妈的成人依然有讨爱的行为,有时甚至是父母向孩子讨爱。
爸爸的责怪,也是讨爱 李良和女儿瑞瑞有天为了一件事,闹到不可收拾。瑞瑞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她顺利地一路读到了顶尖大学的企业管理研究所。最近,她为了准备硕士论文,要爸爸帮忙带相关的访问资料去公司,请他的同事填写。李良当然很愿意,也觉得挺有面子。
有一天,瑞瑞忽然从学校返家,李良将同事已经填好的问卷数据搁在了办公室里,便跟瑞瑞说他现在就去拿。瑞瑞说不急,等她下次回来再拿。李良却还是兴冲冲地出了门,心里高兴着能帮女儿。
可是李良回来时却怒气冲冲地对女儿说:“就为了你跑了一趟公司,没想到还没到公司就发生车祸,这下麻烦了!要赔偿人家,我的车子也要保修,都是你害的!”瑞瑞听了很生气:“我又没要你去拿,我说不急,是你自己要去的,怎么可以把账算到我头上。”
李良已经在气头上,一听瑞瑞这种语气,更是火冒三丈,对着瑞瑞骂:“天天辛苦还不是为了你,没一天停歇。家里忙,连公司也要为你忙,你不知感谢,还顶撞!”瑞瑞可能也是心情不好,闭着眼睛更用力大叫:“不是我叫你去的,不是我害的,不要乱说话。”瑞瑞讲完,忍不住哭了出来。李良大骂:“在我们家就是不准哭,你给我跪下。”
瑞瑞已经受不了了,冲出门跑开了。后来她还是回来了,却不发一语。李良则是千头万绪,越理越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这就是爸爸在“讨爱”啊!可是瑞瑞却没听出来,因为她有自己的心事。瑞瑞之所以今天忽然回家,是因为指导教授很严厉地指出论文中大大小小的错误,让她很不好受,她一向追求完美,自认为已经很用心做了,指导教授却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就随意指责。
这是瑞瑞的讨爱凝滞点所引起的“情绪地雷”——只要有人说她哪里没做好,她就能对自己生气很久。于是,瑞瑞决定回家。没想到爸爸也是完美主义者,急着要让瑞瑞知道自己帮她做得很好。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