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西方哲学史七讲-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11) 114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本书分三个阶段对哲学的产生、发展和流变加以论述,分别为希腊化时代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和古典时代晚期、中世纪。全书以时间为序,以哲学家为主线,从希腊化时代的哲学和罗马哲学谈起,再谈到奥古斯丁、皮埃尔·阿伯拉尔、托马斯·阿奎那等哲学家的思想脉络,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阐述哲学的相关问题,梳理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图表、插图、文献选读等形式,对内容加以丰富,便于读者使用。

作者介绍

兰切斯卡·奥基平蒂,意大利哲学教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史研究。擅长比较哲学,对西方历目前的哲学流派及其渊源有深入的研究。已出版多部相关著作。

部分摘录:
可感认识的作用
伊壁鸠鲁明确地指出了真理的准则:只有当认识如同感觉(由感官获取的认识)一般,能够被即时理解,并且如实反映被感知事物的可感表象时,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因此,当人们以可感事物为基础形成判断和评估时,谬误便产生了。
对常见事物的映像同样是真实的,例如人们在生活中不断重复地感知到树木,对其产生经验,由此产生树木的映像。
特定而明显的感觉不断积累,被保留在记忆中,成为一般概念或观念(关于树木、人类、房屋等)的来源。由于它们是在已经获得的知识——特定物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做出的预先了解,因而被伊壁鸠鲁称之为前定观念或预想。例如,“树木”的概念使我们能够认识面前出现的这一物体,而这一物体则展现出符合树木概念的特定特征。
所有其他不是来源于感官的思维内容都是想象的产物,也就是说它们不符合真实物体的映像,是简单的假设。然而,通过推理,我们同样能够从可被感知之物上升至不可被感知之物,将认识扩展到感官对象之外。
◆2.2 物理学 原子和虚空
伊壁鸠鲁的物理学在准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对显性之物,即来自经验的资料进行逻辑推理,获知隐藏的本原:原子(数量无限、不可分割的微粒)和虚空(原子运动的空间)。他重新采用了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和虚空的概念,在不借助精神和超自然力量的条件下解释物质世界。
经验表明,虚无既无法从虚无中产生,也无法消失在虚无之中,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宇宙的永恒性:如果这一刻存在的宇宙不是来自虚无,也不会在虚无中消亡,那么就应当是亘古长存、不朽不灭的。
同样,从躯壳和其运动的显著性中,可以推理出虚空的存在,因为如果没有虚空就没有运动,虚空就是运动发生的场所。
在伊壁鸠鲁的观念中,虚空是无限的空间,是无限的宇宙的所在地,而宇宙由无限的世界构成,每一个世界都由原子构成的实体组成。
正如经验告诉我们,实体会瓦解和死亡,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东西消失,因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它们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所构成。因此,正如德谟克利特的论断:实体是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的聚合。
原子的偏移
伊壁鸠鲁与古代的原子论主义的相同点在于他认同原子缺乏性质,不同之处则在于他认为原子的基本特征是重量,因此所有的原子都循着平行的轨迹向下不断运动。那么,它们是如何聚合成实体的呢?为解决这一问题,伊壁鸠鲁承认存在一种偏移,这种偏移后来被拉丁诗人卢克莱修(前98/前96—前55/前53)称作克里纳门(clinamen)。伊壁鸠鲁通过在物理行为中引入一种随机性的组成部分,解释了原子的碰撞和随之而来的实体的诞生。这种不确定性的边界也使得人类可以无视物理的因果关系,自由地行动。
人类的灵魂和死亡问题
人类的灵魂由如风一般细微而轻盈、遍布全身的原子构成。这解释了感觉的起源——灵魂的原子与来自外物的原子流的碰撞。这些原子流被称作映像,如实地保留了其来源物体的外形(如果它们的路径没有受到干扰)。
灵魂的原子构成在涉及死亡的问题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灵魂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是会朽坏的,换言之,注定瓦解。一旦解体,灵魂就再也不能体验丝毫,也无法感受到死亡。因此,当自知拥有会朽坏的灵魂时,人们就能够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尚未降临;当死亡降临时,我们已经不复存在。为什么要惧怕死亡呢?
神明:有福而遥远
实在的原子论解释排除了神明对世间事物所进行的任何主动干预。伊壁鸠鲁承认神明的存在——神明是大众普遍信仰的对象,具有普遍共识的观点不应受到怀疑。但是,神明与其他存在物形成的方式截然不同。
不朽的神明享有至福极乐(不受任何不安、痛苦、忧虑的烦扰),这导致他们对世间发生的一切皆漠不关心,毫无兴趣。对神明来说,对凡尘俗世上心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至福极乐。
恶与痛苦的存在恰恰证实了神明对世间万事的袖手旁观。为什么神明无动于衷,不出手消灭它们呢?是因为他们力有不逮,还是压根儿兴味索然?
若爱莫能助,那么神明就是虚弱无力的;若隔岸观火,那么神明就是善妒而邪恶的。然而,孱弱和妒忌如何能用来形容神明?这意味着神明对世事和人事无动于衷,所以我们应当摆脱对神明的恐惧,认清他们并非奖惩的支配者。
哲学的疗愈作用
对自然知识的了解使我们知道,对死亡和神明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但是,另外两种灵魂的病症——对疼痛和对无法获得幸福的畏惧——仍然折磨着人类。哲学思考,尤其是伦理学的反思,是应对这些情况的药方。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