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培根随笔全集-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2年前 (2022-07-11) 99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知识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
智慧哲人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与同时期的莎士比亚一起被誉为“英国的骄傲”。
《培根随笔全集》是培根留给世人的礼物,写了30多年的心血之作,囊括培根思想精髓,讲透为人处世之道、哲学政治精要、爱情友情本质、人生命运真谛……每一页都充满智慧箴言,激发精神成长,堪称人生指南!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培根的书比任何其他的书更能让人修身养性,他是上帝派来的天才人物之一,他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功,如何造就伟大。——英国学者 霍勒
培根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他的哲理中有惊人的智慧。 ——英国诗人雪莱
培根的随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尘世中的智慧,让我们变得充满理性,并世事洞明.——美国作家 房龙
编辑推荐
◆如果你正在人生低谷,培根能让你脱胎换骨!
◆翻开本书,透过培根的智慧箴言,认清人生的真实面目,内心变得无比强大!
◆影响和改变万千年轻人对人生的思考和生活的态度!入选美国《生活》杂志“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至佳图书”!
全新作家榜经典《培根随笔全集》10大特色,您值得拥有:
1.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谈瀛洲全新译本,译自原版,一字未删,译文流畅,注释详尽!
2.新增译者万字精彩导读,带您真正读透《培根随笔全集》,完整掌握全书精髓!
3.特别收录94幅世界名画,唯美呈现文中主题,增强阅读乐趣,读来抚慰心灵。
4.特别收录培根年谱,带您快速了解培根的传奇一生。
5.国际设计师Dusse Bui倾心设计全新封面,清新典雅,适合收藏送人。
6.随书赠送1张培根肖像藏书票,复古精美,值得珍藏。
7.随机赠送英国插画师Owen Gent绘制的精美明信片1张。
8.内外双封,版式疏朗,字体清晰悦目,整洁美观,印刷精美。
9.特选80克天岳彩画纸张,柔和不伤眼,手感舒适,轻盈便携。
【名人推荐】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培根的书比任何其他的书更能让人修身养性,他是上帝派来的天才人物之一,他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功,如何造就伟大。——英国学者 霍勒
培根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他的哲理中有惊人的智慧。 ——英国诗人雪莱
培根的随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尘世中的智慧,让我们变得充满理性,并世事洞明.——美国作家 房龙虽然他(培根)的著作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来当作格言。——德国唯心论哲学家 黑格尔
培根的随笔一直在我的书架上,我每年都会重读。——50岁男性读者
这是明智而珍贵的人生智慧书,希望我的孩子能从中有所收获。——40岁女性读者
培根的文字是洞悉世间生存的智慧箴言,不可不读。——30岁女性读者

作者介绍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家喻户晓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与同时期的莎士比亚一起被誉为“英国的骄傲”。
生于伦敦权贵豪门,父亲是伊丽莎白一世的掌玺大臣,母亲是出身贵族的才女。12岁,培根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15岁,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旅居法国。18岁,父亲去世,培根回国,攻读法学。21岁考取律师资格,23岁当选国会议员。
41岁前热衷仕途并饱尝其苦,46岁时终于担任了副检察官,52岁时担任检察官,56岁成为掌玺大臣,次年晋升英格兰大法官,此后获封男爵、子爵,任大法官直至60岁。
从政巅峰时期,培根被控受贿遭弹劾撤职。晚年脱离政治活动,致力于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著述。其经典代表作《培根随笔全集》,字字珠玑,历久弥新,是公认的“永不过时的智慧箴言”。
1626年4月9日清晨,65岁的培根辞世,葬于母亲墓旁。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科学之光”“法律之舌”等赞语。

部分摘录:
论死亡
人恐惧死亡,就像孩子害怕走入黑暗一样;关于黑暗的可怕故事听得越多,孩子对黑暗的天然恐惧就越增加。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如此。当然,把死亡视为罪恶的报应和前往另一世界的通道,是虔诚与合乎宗教的;但对死亡的恐惧,却是软弱的表现,因为人都欠自然一死。
然而在宗教对死亡的思考中,混杂着迷信和无益的想法。在某些修士论苦行的著作中,你会读到说人只要想象一下他的指尖被挤压或者是受折磨,他就会感到多大的痛苦,那么可想而知,死亡的痛苦会有多大,因为那时整个身体都消解腐坏了。其实许多时候,死亡所带来的痛苦,比一肢受刑时人所受的痛苦要小得多:因为人最重要的器官感觉并不是最敏锐的。
有位哲学家虽还是个蒙昧人注08,却说得非常好:“死亡的装饰品比死亡本身,更让我们害怕。”注09人死时的呻吟与痉挛,还有变色的面容,加上朋友的哭泣、黑色的丧服、隆重的葬仪等类似的东西,让死亡显得可怕。
值得指出的是,人心中的任何一种感情,都强大到足以降服和控制对死亡的恐惧。人有那么多的随从可以助他打败它,所以死亡并不是那么可怕的敌人。复仇可以战胜死亡;爱情藐视死亡;荣誉向往死亡;悲哀奔赴死亡;恐惧期待死亡。而且,我们不是在书中读到过吗,在罗马皇帝奥索注10自杀后,许多最忠诚的拥护者,仅仅是因为对君主的同情(这是所有情感之中最温和的了),就追随他而死了。
在自杀的原因里,塞内加还增添了厌倦和腻烦:“不是只有敏感、愁苦或无畏的人才会想死。只要想想你做同样的事做了多久,感觉厌腻了的人也会想死。”注11一个既不勇敢也不悲苦的人,因为厌倦了反复做同一件事,也会想死。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豪杰之士在临近死亡的时候仍然不改本色;因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依然故我。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注12死前还在称赞他的妻子:“永别了,利维娅,别忘了我们的伉俪之情。”注13临死不改其诈伪。塔西佗注14说:“最终,提比略注15的体力和精力都不行了,但诈欺的能力不改。”注16韦斯巴芗注17死前还在说笑。他坐在马桶上说:“我一边在思考,一边在成神。”注18加尔巴注19临死前,一边伸长脖子,一边还说了这么一句话:“砍吧,倘若这有益于罗马人民。”注20塞普提缪斯·塞维鲁注21还在忙着处理公务:“如果还有事要我处理的话,那就快点!”注22等等。
关于死,斯多葛派的人当然是太小题大做了。为死做过多的准备,反而让死显得更可怕。有人说得很好,“应当把生命的结束,看作是自然的恩惠”注23。死亡和出生同样自然。对于婴儿来说,出生可能和死亡同样痛苦。
为伟大事业奋斗而死,可能就和在沙场鏖战中而死一样,当时几乎感觉不到痛苦;因此,一心向善的心灵,确实能避免死亡的苦痛。但最重要的是,应当相信,当一个人实现了期望,达到了高尚目标的时候,对上帝最动听的颂歌就是:“主啊,请释放仆人安然去世。”注24死亡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它打开了美誉之门,熄灭了妒忌之火:“(活着遭人妒忌的)那人死后,却会被人爱戴。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