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第三帝国的到来-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07) 119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极端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细致解析纳粹掌权的过程,获得今日的镜鉴——纳粹统治德国的时间虽只有十二年,却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在现代世界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理解纳粹的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明白纳粹独裁政权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并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历史重演,时至今日依然必要。
从德国特殊的历史中寻找法西斯和民粹主义的根源——纳粹的崛起并不能简单视为德意志民族的独特产物,其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能使任何国家堕入暴力的深渊。本书详细阐述了历经一战、《凡尔赛条约》、恶性通货膨胀和大萧条的德国,如何一步步走向专制统治;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如何为激进思想的酝酿提供了温床。
史学名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全景式纳粹德国史——基于详实的史料与丰富的细节,埃文斯出色地实现了语言生动、分析严谨与解释有力的完美结合,以中立的视角客观、准确地呈现了纳粹登台前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媒体齐声推荐。

作者介绍

理查德·J. 埃文斯,英国历史学家,以19、20世纪德国史,尤其是第三帝国的研究享誉学界。曾任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座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曾被授予汉堡艺术与科学奖,并凭学术成就获封爵士。著有《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18本著作,其中《死于汉堡》获沃尔夫森历史奖。
赖丽薇,英文译者,译有《西西弗斯的神话》《创新自信力》《打破僵局》等书。

部分摘录:
本书是第三帝国史三部曲的第一卷。它从19世纪的俾斯麦帝国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处在战后苦涩年代的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着手,追溯了第三帝国的起源;继而讲述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期间,纳粹党徒通过赢得选举并结合大规模政治暴力手段上台掌权的过程。本卷的核心主题是,纳粹党徒是如何在很短时间内在德国建立起一党独裁统治的,而且似乎没有受到德国民众实质上的抵抗。第二卷讲述第三帝国在1933—1939年的发展,分析其各个核心机构,描述其运作方式及其治下民众的生活状况,讲述它为恢复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而对国民进行的战争动员。最后一卷的主题是战争始末,讲述了第三帝国的军事征服政策、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动员与镇压政策,以及种族灭绝政策的迅速极端化,一直写到它最终在1945年全面崩溃与覆灭。结尾一章将剖析第三帝国在其短短12年的历史中所造成的后果及其遗留给现在与未来的问题。
这三部曲主要是为那些对第三帝国一无所知,或者略知一二并想要了解更多的人而写的。我希望专家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但这套书的主要目标读者并不是他们。近年来,第三帝国的遗留问题在媒体上被广泛讨论,一如既往地吸引着普遍的关注,归还与赔偿、罪责与道歉已成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和道德问题。虽然随处可见第三帝国的影像,以及提醒我们注意纳粹德国在1933—1945年间影响的博物馆和纪念碑,但这一切的产生背景在第三帝国史的相关撰述中尚付阙如,那恰恰是这三部曲旨在提供的内容。
任何要开始这样一项工程的人必定首先自问:是否真的有必要另写一部纳粹德国史。我们确实已经写尽了吗?确实已经书写到几乎无可增补的程度了吗?毋庸置疑,极少有哪个历史课题曾受到过如此密集的研究。由勤勉的迈克尔·拉克(Michael Ruck)出版的关于纳粹主义的标准参考文献,在2000年最新版中列出了37000多个条目;而1995年第一版中所列的条目仅有25000个。标题数量的惊人增长,雄辩地证明了有关此一课题的出版物持续涌现、从未断绝。[1]没有哪位历史学家有望通晓如此之多的文献,哪怕只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确实,有些研究者面对如此卷帙浩繁、几乎不可能整合在一起的参考资料,就已经望而却步,绝望地放弃努力了。结果就是,书写第三帝国全史的作品实际上出乎意料地少之又少。近年来确实出版了一些精彩的概括式简史,尤其是诺伯特·弗赖(Norbert Frei)和卢多尔夫·赫布斯特(Ludolf Herbst)的著作[2];出版了一些有启发性的分析性史论,特别是德特勒夫·波伊克特(Detlev Peukert)所著的《纳粹德国内幕》(Inside Nazi Germany)[3];也出版过一些实用的文件汇编,其中由杰里米·诺克斯(Jeremy Noakes)编选并详细评注的4卷英文版文选相当出色。[4]
然而,为普通读者撰写的有关纳粹德国史的全景式鸿篇巨制屈指可数。其中首推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威廉·L.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的《第三帝国的兴亡》(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出版于1960年。自问世以来,夏伊勒的著作在40年间Ⅱ可能已售出数百万册,或者更多;它从未断版,对于许多需要一部通俗易懂的纳粹德国全史的人来说,它一直是首选读物。该书的成功自有充分的理由:夏伊勒是位美国记者,在1941年12月美国参战之前,一直从纳粹德国发回报道。凭借记者所特有的观察力,他擅长捕捉生动的细节和富有启示性的事件。该书充满人情味,引用了许多绝妙的戏剧对白,而且文笔尽显一位老练的记者从前线发回新闻报道时所展露的那种才华与风格。但它受到了历史专业人士的一致抨击。流亡的德国学者克劳斯·爱泼斯坦(Klaus Epstein)道出了许多人的看法,他指出,夏伊勒作品所呈现的德国历史,是一种“粗糙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叙述,似乎在说纳粹攫取政权完全是历史的必然。其报道存在“明显的缺陷”,过分侧重高层政治、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即使在1960年,它也“根本无法与当今学界对纳粹时期的研究相提并论”。近半个世纪之后,这一评语比爱泼斯坦当时更加令人信服。因此,尽管优点很多,但夏伊勒所呈现的纳粹德国史无法真正满足21世纪初读者的需要。[5]德国政治学家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尔(Karl Dietrich Bracher)的研究与夏伊勒的作品截然不同,他在1969年出版的《德国的独裁政府》(The German Dictatorship)中,总结了自己对魏玛共和国倒台以及纳粹攫取政权所做的开创性研究,他的研究至今依然具有价值,其中最精彩之处是纳粹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德国历史的关系,这恰恰是夏伊勒作品最薄弱的地方。布拉赫尔用将近半部书的篇幅论述这些专题,其余部分则略论了第三帝国的政治结构、外交政策、经济与社会、文化与艺术、战时政权以及纳粹体制的崩溃。尽管存在这种不平衡,但其论述既精辟又权威,至今仍是一部经典作品。布拉赫尔著述的突出优点,在于其分析的清晰,以及他对书中所涵盖的一切内容寻根究底式的说明、叙述和阐释。它是一部可以一读再读、常读常新的作品。不过,该书不仅在论述专题时用力不均,而且行文方式显然是学术性的,往往令人难以卒读。在过去的35年间,它已不可避免地被许多领域的研究所超越。[6]关于纳粹德国的著述,如果说夏伊勒呈现了通俗的一面、布拉赫尔呈现了学术的一面,那么最近,有位作者则成功地弥合了二者之间的鸿沟。英国历史学家伊恩·克肖(Ian Kershaw)的两卷本《希特勒》(Hitler)成功地将希特勒的人生嵌入德国现代史,展示了他的个人兴衰与宏观的历史因素有着怎样的关联。但克肖所著《希特勒》并非一部纳粹德国史。实际上,随着希特勒本人在战争期间日渐孤立,该书的关注范围也不可避免地随着叙述的推进而渐趋狭窄。它着重探讨了希特勒最为关注的领域,即外交政策、战争和种族事务,而显然无法采用普通人的视角,或大量着墨于希特勒并不直接关注的诸多领域。[7]因此,我写作这三部曲的主要目的,一是涵盖第三帝国史所涉及的范围广阔的主要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外交和军事事务,还包括社会、经济、种族政策、警察与司法、文学、文化与艺术,这样的广度是以往著述出于各种原因而缺失的;二是将这些方面整合起来,展示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克肖所著传记的成功,表明对纳粹德国的研究是一项不分国界的事业。最新出版的关于此专题的全景式大部头,也是由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撰写的——迈克尔·伯利(Michael Burleigh)的《第三帝国史新编》(The Third Reich: A New History)。该书以其他著作不曾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使读者从一开始就清楚地认识到纳粹政权的暴力本质。伯利的抱怨没错:学院派作者描绘的纳粹党徒形象,往往显得苍白、近乎抽象,似乎有关纳粹党徒的理论和辩论比他们本身更加重要。他的著作极大地修正了这种平衡。伯利的主要目的是从道德的角度书写一部第三帝国史。《第三帝国史新编》侧重于大屠杀、抵抗与合作、政治暴力与政治胁迫、罪恶与暴行,从而有力地重申了一个近年常常被淡化的观点:纳粹德国属于极权独裁政体。然而该书没有详细探讨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的有关纳粹德国的专题——外交政策、军事战略、经济状况、社会变迁、文化与艺术、宣传、妇女与家庭等等。而且,由于优先考虑的是价值判断,因此该书在解释和分析时往往失之草率。例如,将纳粹意识形态斥为“歪理”、“自负的谬论”等等,以此强调德国人的道德堕落——抛弃了对于道义的思考。但是人们有理由采用与伯利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像布拉赫尔那样,认真地对待纳粹的思想观点,无论它们在现代读者看来多么令人厌恶或感到荒谬,并对那么多德国民众如何以及为何相信它们做出解释。[8]
本书尽量博采如上述作品等以往著述之所长。像夏伊勒的作品一样,本书首先是叙述式的,旨在按时间顺序讲述第三帝国的历史,并展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叙述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有好多年不再流行,因为各地的历史学家普遍侧重于使用社会科学领域的分析方法。但是近年出版的各种大部头叙述史著作表明,史家能够做到用叙述体书写历史,同时又不牺牲分析的严谨或解释的力度。[9]与夏伊勒一样,本书也试图展现那些生活在书中所述岁月里的个人。纳粹党对德国历史的歪曲、个人崇拜,以及第三帝国历史书写者对领袖的尊崇,导致二战后的德国史学家走向另一面,在修史时完全不述及个体人物的性格。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现代社会史研究的影响下,史学家最感兴趣的是宏观的结构与进程[10],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作品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对纳粹德国的认识。然而在追求知性解读的过程中,有血有肉的个人几乎从史家视野中消失了。因此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就是将个人放回到历史图景中去。我在书中自始至终尽量引述当时人物的文字和言论,并将宏观叙述和分析性梳理与卷入历史事件中的真实男女的故事并置呈现,涉及的人物上自政府高层,下至普通公民。[11]
没有什么比个体经历的叙述更能使今人深切地体会到,时人不得不做出的抉择是多么复杂,其面临的处境是多么困难,常常令人迷惘。时人判断事情,不像今人有后见之明的优势:他们无法在1930年知道1933年将发生什么,无法在1933年知道1939年或1942年或1945年将发生什么。如果能有先见之明,时人无疑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历史写作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想象自己置身昔日世界,怀着时人在面对未来(对历史学家来说那已成为过去)何去何从时的全部疑虑与彷徨。今人回顾历史时觉得似乎不可避免的发展进程,在当时则绝非如此。我在本书中一再提醒读者,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德国历史的许多节点,事态的发展本可以轻易地走到截然不同的方向。马克思说过一句令人难忘的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那些条件不仅包括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还包括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行动依据的基本假定,以及影响其行为的原则与信念。[12]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当今读者还原上述所有条件,并且,借用另一句关于历史的名言,提醒读者:“往昔犹如异乡,那里的人们做事都和今天不一样。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