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07) 122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用了‘虚无主义’这个概念来捕捉现代性的本质。
★让虚无主义一词获得尽可能明确的含义,进而恢复这个词应有的批判力。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虚无主义代表着那些支撑现代哲学、政治和科学思想的基本前提的阴暗面。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遏制无限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有害影响。书中作者关注支持虚无主义的一系列论证,确定虚无主义的主要论题,列举这些论题在当下依然具有相关性的依据;接着,作者全面评论了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宗教和哲学方面的价值,而虚无主义的一些主要论题,消极地反映着这些价值在现代西方的流行。

作者介绍

唐纳德·A.克罗斯比(DonaldA. Crosby),1932年生。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形而上学、美国实用主义、自然哲学、存在主义和宗教哲学等。著有Horace Bushnell’s Theory of Language (1975), The Specter of the Absurd(1988), A Religion of Nature(2002), Novelty(2005), Faith and Reason(2011), The Philosophy of William James (2013), More than Discourse (2014), Consciousness and Freedom (2017), 等等。
【译者简介】
张红军,1971年生。哲学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曾在《哲学研究》《现代哲学》《山东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译著有《虚无主义的平庸化——20世纪对无意义感的回应》(2016)、《现代主义与虚无主义》(2017)、《狄奥提玛的孩子们——从莱布尼茨到莱辛的德国审美理性主义》(2019)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审美虚无主义研究”。

部分摘录:
从晚期尼采开始,“虚无主义”成为西方众多思想家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关键词。正如沙恩·韦勒所言,“在哲学现代主义领域,尼采是独一无二的典范,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现代性批判的影响比同时期任何哲学家都要大,还因为他使用了‘虚无主义’这个概念来捕捉现代性的本质。……哲学和美学现代主义领域一些关键人物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深受尼采现代性诊断的影响,这种诊断认为现代性包含虚无主义内容。举例来说,这些人物有雨果·鲍尔、高特弗里德·本、恩斯特·容格、马丁·海德格尔、温德姆·刘易斯、西奥多·阿多诺、阿尔贝·加缪、莫里斯·布朗肖和E.M.齐奥兰。”[1]然而,由于尼采及其后众多思想家过度频繁而不加严格限定的使用,虚无主义一词早已变得含糊不清,充满歧义。
让“虚无主义”一词获得尽可能明确的含义,进而恢复这个词应有的批判力,成为美国学者唐纳德·A.克罗斯比《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一书的重要任务。该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就是对虚无主义一词的各种使用进行分类。克罗斯比把虚无主义主要分为政治虚无主义和哲学虚无主义,其中前者专指俄国19世纪后期以刺杀沙皇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行为,而后者贯穿整个西方现代思想领域,并且可以进一步区分为道德虚无主义、认识论虚无主义、宇宙论虚无主义和生存论虚无主义。克罗斯比认为,这四种虚无主义和政治虚无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否定或拒绝的态度,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种虚无主义都否定人类生活的某一重要方面。政治虚无主义否定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结构,以及表现这些结构的社会和文化,而很少甚至没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案或改进计划;道德虚无主义否认道德义务的意义、道德原则或道德观点的客观性;认识论虚无主义否认存在任何不被严格限定于某一单独个体、群体或概念架构中的真理或意义,任何不是完全相对于这些个体、群体或概念架构而言的真理或意义;宇宙论虚无主义否认自然的可理解性或价值,认为它对人类的关切漠不关心或充满敌意;生存论虚无主义否定生命的意义。”[2]
克罗斯比对这四种哲学虚无主义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规定了虚无主义概念的基本含义。首先是道德虚无主义,它可以分为三种,其中第一种可以被命名为非道德主义,它拒绝所有道德原则,缺乏任何有道德地生活的决心。这种虚无主义可以在杰克·伦敦的小说《海狼》中找到原型。第二种是道德主观主义,它认为道德判断是纯粹个体性的和任意性的,从而是没有理性的判断或批判标准的。伯特兰·罗素主张事实与价值二分的伦理学,可谓这种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第三种为利己主义,它认为任何个体承担的唯一义务,就是对他自己的义务,于是,他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做出道德考量,除非这些影响也关涉自己的切身利益。麦克斯·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可谓这种虚无主义的典型代表。
其次是认识论虚无主义,它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认为真理是视角性的,完全相对于特殊的个人或团体,而尼采无疑是这种虚无主义的最合适的代言人;第二种认为语义学的可理解性完全相对于独立的、不可比较的概念图式,不同概念系统之间存在的基本意义是不可比较的,而尼采的同代人弗里茨·茅特纳的唯名论语义学就是这种虚无主义的最好表现。
再次是宇宙论虚无主义,它也可以分为三种。其中第一种否认宇宙具有任何可理解性或可知结构,否认宇宙可以为人类渴望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提供支持。尼采和茅特纳的认识论虚无主义同时也是这种宇宙论虚无主义,因为一个原则上不可知的世界,必然也是一个无意义的世界。第二种认为宇宙尽管经过了科学和数学的理解,依然没有任何价值,依然不可能为人类提供理想和目的。罗素的道德虚无主义同时也是这种宇宙论虚无主义的表现,因为事实与价值无关,那么科学所描述的事实世界必然缺乏任何意义。第三种认为宇宙不仅是无价值、无意义的,还是充满恶意的,人类生存于其中,只能永远受苦。叔本华毋庸置疑是这种虚无主义的坚定主张者。
最后是生存论虚无主义,它认为人的存在是没有意义和荒诞无比的,这种虚无主义是上述所有虚无主义的逻辑结果,而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无疑明确了这种虚无主义和其他三种虚无主义的关联。由于生存论虚无主义是所有其他虚无主义的必然结果,是虚无主义的最重要表现,克罗斯比最终决定把虚无主义主要理解为生存论虚无主义,即一种否定人类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哲学观念。[3]
本书第二部分,梳理支持虚无主义的各种理由,它们包括与上帝相关的理由(上帝信仰的丧失导致虚无主义),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相关的理由(人类中心主义的放弃导致虚无主义),与生命的苦难相关的理由(生命的脆弱与无尽的痛苦导致虚无主义),与人的现世存在相关的理由(生命的短暂、无聊与死亡的威胁导致虚无主义),与理性相关的理由(理性能力的贫乏导致虚无主义),与意志相关的理由(意志的软弱或激进都可能导致虚无主义),以及与他人共在的生活相关的理由(生命的孤独性导致虚无主义)。
尽管如斯坦利·罗森所言,虚无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人类危险”,它“不可能被‘解决’,除非人性消失不见”,[4]克罗斯比还是把虚无主义主要视为西方文化传统的产物,并且从西方世界的宗教和哲学中找到了十三种假设,作为虚无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西方基督教传统包括六个非此即彼的假设:第一,假设人类要么是人格化的上帝赋予这个世界的目的或理由,要么是无望地漂泊在一个陌生的世界;第二,假设自然要么被上帝从外面赋予价值,要么就完全没有价值;第三,假设宗教信仰要么是基督教信仰,要么是无神论;第四,假设我们要么用上帝的全知之眼非视角性地看待世界,要么就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第五,假设我们要么把圣经和教会权威作为使一切认识为真的确定性基础,要么就无法获得任何真理;第六,假设我们要么到天堂享受上帝的祝福,要么在当下的世界受苦。[5]很明显,如果这些假设中的前一项被否定,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后一项,而后一项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虚无主义,尤其是生存论虚无主义。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